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0004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保持现有单流装置结构的基础上,在阀座下端连接沉砂装置,沉砂装置为管状结构,其自上而下分为漏斗过滤管、割缝筛管以及沉砂管,其中漏斗过滤管为内腔设有漏斗状滤网的过滤结构,割缝筛管为管壁均布割缝的过滤结构,沉砂管由管体及其底部的丝堵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在阀体以及单流內管下部的防砂装置,可使含砂废水在进入井下前通过多级过滤,避免大颗粒砂子进入阀体内部,能够延长单流阀的使用寿命,提升稠油开采的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稠油井热采输水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稠油井的开采面临着油流在井筒内流动困难管壁结腊的问题,目前应对稠油井开采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利用电加技术对井下稠油实施加热。由于我国电力资源紧缺,加上电加热进行热采成本和使用费用都比较高,而利用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加热水,再用热水加热稠油降粘成为近几年研究开发的方向。
[0003]中国专利200920026559.6公开了 一种新型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其上接头连接阀体,在阀体内连接单流内管,单流内管内装置有钢球、高压弹簧和弹簧调节螺塞,阀体与单流内管形成局部径向连接和轴向导流腔,并在连接处预制有径向导流通道,单流内管的下端部缩颈作为钢球的球座,单流内管的上端与弹簧调节螺塞密封连接。它能够利用原油脱水站的含有废水,经地面燃烧炉加热后输送到井口,经高压软管将高温热水通过空心抽油杆后,与该装置配套使用,一方面将高温热水输送到井下直接与稠油混合加热,另一方面在输送热水的过程中将热量传导给抽油杆外部的稠油,很好的实现对稠油的加温降粘作用。但是由于注入的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泥沙,通过单流装置时容易对阀体、阀座以及阀球造成损害,单流装置容易发生故障,进而影响热水采油的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过滤、沉砂功能的新型高压掺水单流装置。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端开放、下端封闭的管状阀体,所述管状阀体上端连接上接头、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的管状阀体通过径向臂连接单流内管,且单流内管与管状阀体之间形成轴向导流腔,所述的径向臂内设有连通管状阀体内腔和单流内管内腔的径向导流通道;所述单流内管的上端封闭、下端设有阀座以及阀球,且单流内管安装弹簧,弹簧上端与单流内管的上端抵靠、下端与阀球抵靠;所述的阀座下端连接沉砂装置,沉砂装置为管状结构,其自上而下分为漏斗过滤管、割缝筛管以及沉砂管,其中漏斗过滤管为内腔设有漏斗状滤网的过滤结构,割缝筛管为管壁均布割缝的过滤结构,沉砂管由管体及其底部的丝堵组成。
[0006]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改进为:
[0007]为了进一步增加沉砂功能,所述的管状阀体的下部设有沉砂段,沉砂段的底部通过丝堵密封;所述的下接头固定在丝堵上。
[0008]为了更加准确控制注水的流量,所述的径向臂为自上而下的多级,每级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每个径向臂内均设有连通管状阀体内腔和单流内管内腔的径向导流通道。
[0009]为方便与上部的空心抽油杆以及下部的实心抽油杆连接,所述的上接头为公接头、下接头为母接头。[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在阀体以及单流内管下部的防砂装置,可使含砂废水在进入井下前通过多级过滤,避免大颗粒砂子进入阀体内部,能够延长单流阀的使用寿命,提升稠油开采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3]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上接头,2、管状阀体,3、单流内管,4、弹簧,5、径向导流通道,6、阀球、7、阀座,8、漏斗状滤网,9、漏斗过滤管,10、割缝筛管,11、沉砂管,12、下接头,13、轴向导流腔,14、径向臂,15、第一丝堵,16、沉砂段,17、第二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6]实施例1
[0017]参见图1-2,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包括上端开放、下端封闭的管状阀体2,管状阀体2上端连接上接头1,管状阀体2的下部设有沉砂段16,沉砂段16的底部通过第一丝堵15密封,第一丝堵15的下部连接下接头12 ;管状阀体2通过对称的两个径向臂14连接单流内管3,且单流内管3与管状阀体2之间形成轴向导流腔13,径向臂14内设有连通管状阀体2内腔和单流内管3内腔的径向导流通道5 ;单流内管3的上端封闭、下端设有阀座7以及阀球6,且单流内管3安装弹簧4,弹簧4上端与单流内管3的上端抵靠、下端与阀球6抵靠;阀座7下端连接沉砂装置,沉砂装置为管状结构,其自上而下分为漏斗过滤管9、割缝筛管10以及沉砂管11,其中漏斗过滤管9为内腔设有漏斗状滤网8的过滤结构,割缝筛管10为管壁均布割缝的过滤结构,沉砂管11由管体及其底部的第二丝堵17组成。
[0018]使用时,通过上接头1和下接头12分别连接空心抽油杆和实心抽油杆,由地面装置将加热好的废水由空心抽油杆进入管状阀体2上部,然后经过轴向导流腔13进入管状阀体2下部;然后废水通过割缝筛管10 —级过滤后,一级过滤的砂粒沉降至沉砂段16内;一级过滤后的废水进入漏斗过滤管9后通过漏斗状滤网8 二级过滤,二级过滤的砂粒沉降至沉砂管11内;经过以上两级过滤后的热水在压力作用下使阀球6离开阀座7,热水即可通过径向臂14上的径向导流通道5进入井内。第一丝堵15和第二丝堵17可定期打开,将沉降的砂粒排除。
[0019]实施例2
[0020]参见图3,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在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上,区别仅仅在于:径向臂14为自上而下的两级,每级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径向臂,每个径向臂内均设有连通管状阀体2内腔和单流内管3内腔的径向导流通道5。当经过两级过滤后的热水在压力作用下使阀球6离开阀座7,热水即可根据压力大小依次打开两级径向臂14上的径向导流通道,实现流量的调节。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包括上端开放、下端封闭的管状阀体,所述管状阀体上端连接上接头、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的管状阀体通过径向臂连接单流内管,且单流内管与管状阀体之间形成轴向导流腔,所述的径向臂内设有连通管状阀体内腔和单流内管内腔的径向导流通道;所述单流内管的上端封闭、下端设有阀座以及阀球,且单流内管安装弹簧,弹簧上端与单流内管的上端抵靠、下端与阀球抵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下端连接沉砂装置,沉砂装置为管状结构,其自上而下分为漏斗过滤管、割缝筛管以及沉砂管,其中漏斗过滤管为内腔设有漏斗状滤网的过滤结构,割缝筛管为管壁均布割缝的过滤结构,沉砂管由管体及其底部的丝堵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阀体的下部设有沉砂段,沉砂段的底部通过丝堵密封;所述的下接头固定在丝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臂为自上而下的多级,每级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每个径向臂内均设有连通管状阀体内腔和单流内管内腔的径向导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压掺水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为公接头、下接头为母接头。
【文档编号】E21B43/24GK203515535SQ20132071239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丰雅 申请人:丰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