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888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启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能源的消耗需求量迅速增加,能源问题早己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是一个用煤大国,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据了超过70%的比例;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8.6%。近年来,我国煤矿的安全状况总体上趋于好转,但煤矿的安全水平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仍时常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调查表明,在掘进过程中发生的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占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总数的 60%~70%,目前我国开采的煤矿约有48%为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是从煤层中逸出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氮等组成的混合气体,而煤巷(半煤巷)综掘工作面是首先进入煤层的工作区域,因此是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最为频繁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单一工作面开采规模的不断提高,煤巷长度、巷道断面尺寸及推进速度也呈现增大趋势,使得巷道开拓过程具有瓦斯涌出量大、产尘量大、工作面狭窄、作业线路长等特征。掘进煤巷是一个独头巷道,通风回路不完整,稀释和排除来自煤体涌出的瓦斯和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是靠由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组成的局部通风系统给端头区域压入的新鲜风流来实现的,局部通风系统通风方式、布置位置及出风口速度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掘进通风风流分布情况,进而影响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及通风排瓦效果。

由此可见,随着煤矿开采规模扩大,煤巷综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情况急需改善,由于“煤矿安全规程”仅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的合理风速范围和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因此,解决煤矿高速大断面煤巷综掘工作面对通风需求增加的方式是实施局部通风控制,也就是不断提高局部通风机功率和加大风筒直径,由于不能随时调节风筒出风口风筒直径会造成综掘工作面风量过度加大,也易造成循环风、工作区域局部风速过高、工作条件劣化等现象。因此,设计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解决了局部通风机风筒不能随时伸缩调节风速的问题,且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不会卡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风筒和叶片调节环,所述叶片调节环套设在硬质风筒的下部,所述叶片调节环的外侧安装有控制杆,所述叶片调节环上沿圆周均匀开有多个叶片调节槽,所述叶片调节槽由上至下倾斜设置,所述叶片调节环的上部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所述硬质风筒的下部外侧设置有多个导向块和多个叶片连接耳组,多个所述导向块沿硬质风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导向块位于叶片连接耳组的上方且相邻两个导向块之间设有一个叶片连接耳组,所述导向块与环形滑槽相配合且能够沿着环形滑槽滑动,所述硬质风筒的出风口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形成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大端靠近硬质风筒,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叠合部,所述叶片与叶片连接耳组铰接,相间隔的两个叶片的连接端均设置有滑球,所述滑球与叶片调节槽相配合且能够沿着叶片调节槽滑动以调节叶片开口大小。

上述的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通过连接销钉与叶片连接耳组铰接,所述连接销钉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紧环和销轴座,所述顶紧环和销轴座均固定在硬质风筒的下部,所述连接销钉的一端顶紧在顶紧环的端面上,所述销轴座上插接有顶紧销钉,所述顶紧销钉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连接销钉的另一端顶紧在顶紧销钉的下端面上,所述顶紧销钉的上端顶紧在导向块的下部。

上述的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供连接销钉穿过连接孔。

上述的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滑球的叶片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上述的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叶片连接耳组和导向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12个,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6 个。

上述的一种手动式通风风筒叶片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槽与叶片调节环的端面之间成30°夹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不采用任何电器设备,安全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易操作,方便安装使用。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随时调节风筒出风口直径,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出风口角度,合理控制巷道内风流场,有效解决了现有风筒通风过程中定角度吹风,容易造成瓦斯、粉尘积聚和巷道内容易形成涡流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煤矿通风的可调可控,促进了煤矿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5、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风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增加出风口风速,优化巷道风流场的作用,工作可靠性高,节省了资源,实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在有限空间气体射流在掘进工作面容易形成涡流,使煤尘等有害物质积聚在端头工作面,具有爆炸危险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若在引爆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问题,可有效减少矿毁人亡,减少损失,提高了煤矿安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叶片调节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片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硬质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片、连接体和滑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叶片、连接体和连接销钉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顶紧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叶片; 2—加强筋; 3—连接销钉;

4—导向块; 5—顶紧销钉; 6—硬质风筒;

7—控制杆; 8—连接体; 8-1—连接孔;

9—顶紧环; 10—滑球; 11—叶片调节环;

12—环形滑槽; 13—叶片调节槽; 14—销轴座;

15—叶片连接耳组; 16—叠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硬质风筒6和叶片调节环11,所述叶片调节环11套设在硬质风筒6的下部,所述叶片调节环1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杆7,所述叶片调节环11上沿圆周均匀开有多个叶片调节槽13,所述叶片调节槽13由上至下倾斜设置,所述叶片调节环11的上部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12,所述硬质风筒6的下部外侧设置有多个导向块4和多个叶片连接耳组15,多个所述导向块4沿硬质风筒6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导向块4位于叶片连接耳组15的上方且相邻两个导向块4之间设有一个叶片连接耳组15,所述导向块4与环形滑槽12相配合且能够沿着环形滑槽12滑动,所述硬质风筒6的出风口设置有多个叶片1,多个所述叶片1形成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大端靠近硬质风筒6,相邻两个叶片1之间形成叠合部16,所述叶片1与叶片连接耳组15铰接,相间隔的两个叶片1的连接端均设置有滑球10,所述滑球10与叶片调节槽13 相配合且能够沿着叶片调节槽13滑动以调节叶片开口大小。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叶片1通过连接销钉3与叶片连接耳组15铰接,所述连接销钉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紧环9和销轴座14,所述顶紧环9和销轴座14均固定在硬质风筒6的下部,所述连接销钉3的一端顶紧在顶紧环9的端面上,所述销轴座14上插接有顶紧销钉5,所述顶紧销钉5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连接销钉3的另一端顶紧在顶紧销钉5 的下端面上,所述顶紧销钉5的上端顶紧在导向块4的下部。

设置顶紧环9、销轴座14和顶紧销钉5,以防止顶紧销钉5向两端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叶片1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体8,所述连接体8上设置有供连接销钉3穿过连接孔8-1。

如图5所示,设置有所述滑球10的叶片1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2。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叶片连接耳组15和导向块4的数量相等且均为12个,所述加强筋2的数量为6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调节槽13与叶片调节环11的端面之间成30 °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手动转动叶片调节环11上的控制杆 7,导向块4与环形滑槽12相配合保证叶片调节环11只做旋转运动,滑球10在叶片调节槽13中做往返运动,叶片调节环11中的叶片调节槽13 为顺时针30°方向,滑球10会做一定左右距离的移动,通过滑槽12带动叶片1做收缩和张开的运动,以调节叶片的开口大小。解决了目前实施局部通风控制不能随时调节风筒出风口风筒直径造成综掘工作面风量过度加大,也易造成循环风、工作区域局部风速过高、工作条件劣化等现象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