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660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真空泵。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食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真空包装用泵。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日益广泛,产品的真空包装成为产品贮储保质的重要手段。所以真空泵产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被包装产品的保质期。现有真空泵的结构一般由泵体、泵盖、转子、旋片、顶盖、油箱、电机、传动机构、吸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转动轴承、安装件和密封件组成,转子与泵体安装成偏心结构。泵体的高压侧与吸气通道相连通,低压侧与排气通道相连通,通过转子带动旋片的转动,将被抽真空容器中的气体,通过吸气通道由高压侧经中间级抽到低压侧,并经排气通道排到大气中。其主要缺点是泵体的高压侧、中间级和低压侧为整体结构,致使高压侧泵体、中间级泵体和低压侧泵体的内腔壁加工精度低,与转子和旋片间配合精度低,最终导致产品的工作噪声大、工作效率低、抽真空效果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作噪声小、工作效率高、抽真空效果好的真空泵。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泵体、泵盖、转子、旋片、旋片弹簧、油箱、电机、传动机构、进气管、排气管以及密封件和安装件,转子与泵体为偏心结构,泵体内腔分为高压段、中间段和低压段,其技术关键是高压段泵体、中间段泵体和低压段泵体为分立的三段,通过连接件固定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泵体采用由分立的高压段泵体、中间段泵体和低压段泵体三部分通过安装件或焊接组合构成,从制造工艺上,能够提高高压段泵体、中间段泵体和低压段泵体内腔壁的加工精度,提高泵体与转子及旋片间的配合精度,从而降低了产品工作噪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抽真空效果,使被抽容器的真空度可以达到90%,比使用现有产品提高了20%左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
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
图1所示的真空泵,包括泵体、泵盖、旋片、转子、旋片弹簧、油箱、电机、传动机构、进气管2、排气管1以及密封件和安装件,转子15与泵体成偏心的结构,泵体内腔分为高压段、中间段和低压段,高压段泵体35、中间段泵体36和低压段泵体38三者为分立的三段,通过连接件固定密封连接。该连接件可以采用螺钉,也可以通过焊接工艺使三段成为整体的泵体。高压段泵体35的内腔与进气管2相连通。中间段泵体36上制有润滑孔。低压段泵体38的内腔与排气管1连通,在排气管1内设有排气阀11。在转子15对应高压段泵体35和低压段泵体38位置上制有槽33,并由旋片弹簧13和弹簧12将旋片14安装在转子15上。转子15与高压侧泵盖25之间设有密封圈31,并设有骨架油封29。螺钉39将低压侧泵盖40、低压段泵体38、中间段泵体36、高压段泵体35固定密封连接。进气管2由压板22、垫片9、压板螺钉7固定于高压段泵体35上,进气管2与油箱上盖18之间由密封圈4和压盖3密封。
油箱16与油箱上盖18之间装有密封垫片19,并由螺钉17固定安装,油箱16上制有油标8,并设有放油孔,放油孔由放油螺钉48及垫片47密封。油箱底座由螺钉37固定安装于底板41上。油箱端盖23、垫片24和油箱16之间由螺钉34密封联接。高压侧泵盖25与油箱端盖23之间由螺钉32连接。在泵体上侧的油箱内设有档油板20,该档油板20由螺钉5和垫片6安装在泵体外侧。
电机44由螺钉42安装于底板41上,电机皮带轮43与泵皮带轮26之间由皮带21转动。泵皮带轮26由垫片28、卡簧30和螺钉27固定于转子15的轴上。
底板41由螺钉37安装于支架45上,在支架45外设有箱壳46,底部设有脚轮49。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泵,包括泵体、泵盖、旋片、转子、旋片弹簧、油箱、电机、传动机构、进气管、排气管以及密封件和安装件,转子与泵体偏心结构,泵体内腔分为高压段、中间段和低压段,其特征在于高压段泵体(35)、中间段泵体(36)、低压段泵体(38)为分立的三段,通过连接件固定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高压段泵体(35)、中间段泵体(36)、低压段泵体(38)由螺钉(3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高压段泵体(35)、中间段泵体(36)、低压段泵体(38)由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包括泵体、泵盖、转子、旋片、旋片弹簧、油箱、电机、传动机构、进气管、排气管及密封件和安装件,主要是泵体采用分立的高压侧泵体,中间级泵体,低压侧泵体三部分组装构成,从制造工艺上提高了泵体内腔壁的加工精度,提高泵体与转子的配合精度,降低产品的工作噪声,提高工作效率的抽真空效果,是食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中真空包装的理想设备。
文档编号F04C18/34GK2570499SQ0127986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信华, 陈光涛 申请人:陈信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