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365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型压缩机,更详细地说是一种把曲柄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的直线运动来压缩工作流体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般密封型压缩机的内部构成剖视图;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密封型压缩机中从曲柄轴上端部飞散出的油运作状态图。
如图所示,现有的密封型压缩机具备有由上部容器1t和下部容器1b组成的密封容器1;上述密封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框架2,上述框架2上固定有定子3,而且被弹簧2s支撑在密封容器内部。
另外,设置有贯通上述框架2中央的曲柄轴5。上述曲柄轴5一体设置有转子4,根据转子4与定子3之间的相互电子作用,转子4与上述曲柄轴5一起旋转。
上述曲柄轴5上端形成有与下面所要说明的连接轩8连动的离心销5b。另外,形成有上述离心销5b的对面形成有平衡块5c。
上述曲柄轴5的内部形成有油通道5a。上述油通道5a将把具备在密封容器1底面5的油L导引至上述框架2的上部。如上构成的油通道5a偏离上述曲柄轴5的中心形成在曲柄轴的下部,而且与上述框架2滑动的部分随着上述曲柄轴5的外面形成,连接至上述离心销5b的内部。这样的油通道5a贯通上述离心销5b的上端部,与密封容器1的内上部连通。另外,上述曲柄轴5的下端部设置有吸取上述油L并传递到上述油通道5a上的油泵工具5d。
另外,上述框架2的上端形成有内部具备有压缩室6′的气缸6。另外,上述压缩室6′设置有由上述曲柄轴5的离心销5b和连接杆8连接的活塞7。
在这里,上述离心销5b连接有连接杆8的大端径8a,上述连接杆8的小端径8b利用活塞板7′连接到活塞7。上述气缸6的前端设置有控制流入到上述压缩室6′并排出的工作流体的阀门组件9。
另外,与上述头盖10连接设置有消音器11,其中,消音器能够减少上述工作流体产生的噪音。标号12为把工作流体传递到密封容器1内部的吸入管,13为把被压缩的工作流体排出到压缩机内部的吐出管。
如上构成的密封型压缩机,当插入电源,通过上述转子4和定子3的电性相互作用,使上述转子4同时上述曲柄轴5一体旋转。当上述曲柄轴5旋转时,偏离上述曲柄轴5的离心销5b进行圆周运动,与上述离心销5b连接的连接杆8随着上述离心销5b启动使得上述活塞7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当活塞7在压缩室6′内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时,完成对工作流体的压缩。
另外,当上述曲柄轴5旋转时,通过其下端部油泵工具5d吸取储存在密封容器1底面油L,从而传递到上述油通道5a内。上述油L通过上述曲柄轴5下部的油通道5a被吸取并传递到上部,在上述曲柄轴5的上部中沿着曲柄轴5中形成的油通道5a导引到上部。另外,在进行圆周运动的离心销5b中,通过离心力沿着贯通其内部形成的油通道5a传递到上部,如图2所示的箭头飞散到离心销5b的上部。
如上所述,飞散到离心销5b上部的油L飞散到摩擦部位和热发生部位,执行润滑和冷却。如图2所示,当活塞7的一部分突出到气缸6的外侧时,上述油L中的一部分传递到上述活塞7和连接杆8的连接部,即连接杆8的小端径8b和活塞7之间的滑动部上。
另外,上述油L中的一部分设置在上述气缸6的外周面,通过重力沿着外周面流淌并冷却上述气缸6。
但是,如上构成的现有技术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存在如下问题。
即,根据现有技术从上述离心销5b飞散出的油L附着在上述活塞7的外周面和上述气缸6的外周面,冷却上述压缩室6′和活塞7之间产生的摩擦热。但是,虽然有上述油L的冷却作用,上述气缸6被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上,从而使流入到上述压缩室6′上的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因上述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即使上述工作流体被活塞7压缩,其冷却能力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全体系统性能降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油对气缸的冷却作用,最小化流入到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其包括曲柄轴30、连接杆40、活塞50和气缸60。上述曲柄轴具备有油通道,其作用在于,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吸取通过上述油通道31的油L并传递;上述连接杆40的一端连接有曲柄轴30并旋转;上述活塞50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连接杆40的另一端上,通过连接杆接受能够压缩工作流体的上述曲柄轴30的旋转运动,并在上述压缩室61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上述气缸60外周面上具备有可收容一定油L的油储存部63,其中上述油储存部63作用在于,在内部形成的上述压缩室61中通过上述曲柄轴30中飞散出的油L冷却与活塞50之间产生的摩擦热,从而防止上述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
上述油储存部的内部形成有与上述气缸外周面接触的一定空间,为了利用上述空间流入及流出油,从而至少开启上述油储存部的一面。
上述油储存部的上部被开启,是为了上述曲柄轴飞散出的油通过其上部流入且填满上述油储存部的内部。
上述油储存部从上述气缸的底板向与上述压缩室的上端部相对应的高度延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性,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具有连接于气缸的外周面形成的一定空间的油储存部具备在上述气缸上。从离心销飞散出的油流入到上述油储存部并暂时储存从而冷却上述气缸,其结果冷却上述气缸的压缩室和活塞之间的摩擦热。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对上述气缸的冷却作用最小化流入到上述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因此防止上述工作流体的冷却能力的下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通过油对上述气缸的冷却作用,可以最小化流入到上述压缩室的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从而防止上述工作流体的冷却作用降低。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般密封型压缩机的内部构成剖视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密封型压缩机中从曲柄轴上端部飞散出的油运作状态图。
图3为根据图2的A-A线的现有技术气缸构成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适宜的实施例构成示意图。
图5的根据图4的B-B线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成剖视图。
图6为根据图4的C-C线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缸的构成剖视图。
20框架30曲柄轴31油通道 33离心销35平衡块 40连接杆41大端径 43小端径50活塞51活塞板60气缸61压缩室63油储存部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4~图6所示,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适宜的实施例构成示意图;图5为根据图4的B-B线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成剖视图;图6为根据图4的C-C线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缸的构成剖视图。
如图所示,构成压缩机外观的密封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框架20,上下贯通上述框架20设置有曲柄轴30。曲柄轴30的下端部压入到构成电机部的转子上,并与转子一体旋转。上述曲柄轴30形成有吸取储存在密封容器下部的油L的油通道31,上述油通道31在上述曲柄轴30的内部和外面形成。且贯通至下面所要说明的离心销33的上端部。
上述曲柄轴30的上端部偏离曲柄轴30的旋转中心的位置上具备有离心销33。为了使因上述离心销33的曲柄轴30的旋转部均衡,上述曲柄轴30具备有平衡块35。上述平衡块35的下面实质上被上述框架20支撑。
连接杆40把上述曲柄轴3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下面所要说明的活塞50的直线往返运动。因此,上述连接杆40的各端各自连接有上述曲柄轴30和活塞50。
在这里,上述连接杆40的一端具备有大端径41。上述大端径41以环状形成,从而挂接在上述离心销33上。即,上述离心销33插入在上述大端径41内,上述大端径41与上述离心销33相对旋转,从而大概以圆筒形状构成。上述离心销33和大端径内面之间介入有滑动部。
上述连接杆40的另一端具备有小端径43,上述小端径也以环状形成,相对比上述大端径41的直径小。上述大端径43在活塞50内部通过活塞板51与上述活塞50连接。
活塞50设置在下面所要说明的压缩室61上,从而与上述压缩室61的内周面面接触,且随着上述压缩室61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同时压缩流入到上述压缩室61的工作流体并吐出。
因此,上述活塞50的外周面以与上述压缩室61的内周面相对应的形状形成。这时,如上所述,上述曲柄轴30的旋转运动通过上述连接杆40转换并传递到上述活塞,从而上述活塞50可进行直线往返运动。
上述框架20的另一侧具备有活塞50,上述活塞50的内部形成有压缩室61。上述压缩室61一端安装有把工作流体传递到上述压缩室61内且把被压缩的工作流体吐出的阀门组件,另一端设置有活塞50。
随着活塞50在压缩室61的内周面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上述压缩室61和活塞之间产生很多摩擦热。为了冷却此热且润滑上述活塞50和压缩室61之间,使用如上所述的从上述曲柄轴30飞散出的油L。即,如图5的箭头所示,上述曲柄轴30的离心销33的上端飞散出的油飞散到上述气缸60和活塞50及连接杆40等上。这时,附着在上述气缸60外周面上的油冷却上述气缸60,而且附着在上述活塞50上的油L以涂布在上述活塞50的状态进入到上述压缩室61内,既直接冷却上述活塞50和压缩室61之间的热也起到其之间的润滑作用。
但是,附着在上述气缸60上的油L通过重力随着上述气缸60的外周面流淌,从而对上述气缸60的冷却没有多大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气缸60的外周面具备有油储存部63。其中上述油储存部63使上述油停留在上述气缸60的外周面上而且能够冷却上述气缸60。
更详细的说,上述油储存部63使上述压缩室61和活塞50之间产生的热通过从上述曲柄轴30飞散出的油L冷却,且在上述气缸60的外周面上收容一定量的油L。为此,上述油储存部63的内部形成有与上述气缸60的外周面接触的一定空间,而且至少开启任何一面,因为能够向上述空间流入和流出油L。
在这里,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油L从上述油储存部63的上面流入填满其内部空间时,收容在上述油储存部63的油L中的一部分从上面冒出,上述油储存部63的上面被开启。因此,如果从上述离心销33飞散出的油L附着在上述气缸60的外周面上时,上述油L随着上述外周面流淌聚集到上述油储存部63上。
这时,储存在上述油储存部63上的油L为了能够冷却上述压缩室61周边的气缸60,以形成在上述气缸60外周面周围为宜,但是,因上述油储存部63上端必须能够流入或流出油L,所以其形成范围有一定限制。这是因为上述离心销33持续的供应油,而且一部分的油L排出,因此上述油储存部63上储存的油L的温度上升,从而最小化对工作流体的冷却效率的下降。因此,本实施例中上述油储存部63从上述气缸60的底板60a延长至与上述压缩室61的上端部相对应的高度。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的作用。
当压缩机启动时上述曲柄轴30旋转,而且通过上述曲柄轴30的旋转储存在密封容器下部的油L被吸取,随着油通道31上升。由此上升的油L在上述曲柄轴30和框架20摩擦的部分上,通过随着曲柄轴30的外面以螺旋形状形成的油通道31导引的同时一部分起到润滑作用。
如图5所示,通过随着上述曲柄轴30的外周面形成的油通道31上升的油L,通过形成在上述离心销33内部的油通道31在离心销33的上部飞散。从离心销33的上部飞散出的油L各自传递到摩擦部和放热部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
更详细地说,上述被飞散的油L附着在气缸60和活塞50及连接杆40上,冷却及润滑相对部位。这时,附着上述气缸60外周面上的油L冷却通过上述活塞50和压缩室61的摩擦热且根据重力向下流淌。流淌的油L暂时储存在形成在上述气缸60外周面上的油储存部63。因此上述油L渐渐填满上述油储存部63的同时使上述气缸60冷却。
这时,上述油储存部63的高度与上述压缩室61相对应,因此流入到上述油储存部63上的油几乎全部围住并冷却朝向上述压缩室61的上述气缸60。
但是上述油储存部63上继续流入从上述离心销33持续飞散出的油L。因此,在上述油储存部63上填满上述油L的状态下,如果继续增加油L,储存在上述油储存部63上的油L的一部分从上述油储存部63向外部流出。
根据如上作用,收容到上述油储存部63上的油L维持比上述气缸60的温度低状态并且持续冷却上述气缸60。在这种状态下,流入到上述压缩室61的工作流体通过上述气缸60的温度最小化比体积增加,而且以此状态被活塞50压缩并吐出。因此,上述工作流体以维持一定冷却能力的状态流入到整个系统中循环,从而能够稳定地执行对系统的特定部分的冷却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包括曲柄轴(30)、连接杆(40)、活塞(50)和气缸(60),其特征在于上述曲柄轴(30)具备有油通道(31),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通过上述油通道(31)吸取油(L)并传送;上述连接杆(40)的一端连接有曲柄轴(30)并旋转;上述活塞(50)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连接杆(40)的另一端上,通过连接杆接受能够压缩工作流体的上述曲柄轴(30)的旋转运动,并在上述压缩室(61)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上述气缸(60)外周面上具备有可收容一定油(L)的油储存部(63),该油储存部(63)使得在内部形成的上述压缩室(61)中,通过上述曲柄轴(30)中飞散出的油(L)冷却与活塞(50)之间产生的摩擦热,防止上述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油储存部的内部形成有与上述气缸外周面接触的一定空间,而且为了向上述空间流入及流出油,从而使其一个面呈开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油储存部的上部打开,是为了上述曲柄轴飞散出的油通过其上部流入且填满上述油储存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油储存部从上述气缸的底板以与上述压缩室的上端部相对应的高度延长形成。
专利摘要一种密封型压缩机的压缩设备部,包括曲柄轴;连接杆;活塞;气缸。曲柄轴具备有油通道,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通过上述油通道吸取油并传递;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曲柄轴并旋转;活塞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通过连接杆接受上述曲柄轴的旋转运动在内部形成的上述压缩室中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同时压缩工作流体;气缸外围面上具备有可收容一定油的油储存部,该油储存部作用在于,在内部形成的上述压缩室中,通过上述曲柄轴中飞散出的油冷却与活塞之间产生的摩擦热,从而防止上述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对气缸的冷却作用,最小化流入到压缩室的工作流体的比体积增加,从而防止上述工作流体的冷却能力的下降。
文档编号F04B39/06GK2821217SQ20052011380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尹炳天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