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72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加氢装置用高压多级离心泵,其结构为卧式高压高温多级离心泵,广泛应用于石油产品
精炼、石油化工流程、油田注水、集输工程、除磷、除焦、液态烃输送、锅炉给水以及其他
化学工业等行业。特别适合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的高温石油产品及其他高温液体。其工作原
理在动力(如电机等)的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首级叶轮将介质从吸入段抽吸到叶轮中
去,介质在叶轮流道中受到叶片的作用被迫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速流出叶轮,进入
导叶,在导叶中介质将叶轮传递的速度能变为压力能,并通过反导叶送至下一级叶轮入口,
在下一级叶轮中,也同样进行着上述的能量交换,每经过一级叶轮,介质能量就增加一次,
最后高压、高速的介质通过末级导叶被输送到泵筒体吐出口排出。该型泵在企业的实际应用
过程中,发现受泵的结构影响,当泵出现工作异常时,需要先拆装相联的各管路,并依次将
泵完全拆解,才能够进行检修,费时、费力,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 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泵筒体内设置在转动轴上 的多级叶轮组件,本技术要点在于泵筒体与叶轮组件之间设置与泵筒体相互独立的内壳体, 该内壳体由吸入段、中段、导叶及末导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内壳体与叶轮 组件相互匹配,内壳体的外端部再通过固定螺栓与泵筒体、泵盖相联。
所述的叶轮组件依次同向排列。
所述的中段由2个以上的内壳体单元构成,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仅仅拆装泵盖及相关固联组件后,即可将内壳
体以及与内壳体匹配的叶轮组件抽出,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完全拆装泵体,因此具有结构
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泵筒体内设置在 转动轴8上的多级叶轮组件6,本技术要点在于泵筒体与叶轮组件之间设置与泵筒体相互独 立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由吸入段9、中段7、导叶4及末导叶3依次通过紧固螺栓5固联为一 个整体,内壳体与叶轮组件6相互匹配,内壳体的外端部再通过固定螺栓与泵筒体2、泵盖l 相联。所述的叶轮组件6依次同向排列。所述的中段由2个以上的内壳体单元构成,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壳体,与现有技术的节段式多级泵导叶、中段相配合的泵芯相比,消 除了段与段之间的密封泄漏,大大提高了泵芯整体结构刚性提高了泵机组的可靠性。并且,与 节段式泵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不移动管路情况下快速抽出内壳体,以及内壳体内安装的与 之一体的各组件,方便的进行维修,大大縮短了泵检修时间,方便用户,提高泵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仅仅拆装泵盖及相关固联组件后, 即可将内壳体以及与内壳体匹配的叶轮组件抽出,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完全拆装泵体,因 此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泵筒体内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级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泵筒体与叶轮组件之间设置与泵筒体相互独立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由吸入段、中段、导叶及末导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内壳体与叶轮组件相互匹配,内壳体的外端部再通过固定螺栓与泵筒体、泵盖相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叶轮组件依次 同向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中段由2个以 上的内壳体单元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属于离心泵领域,包括泵筒体,以及泵筒体内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级叶轮组件,本技术要点在于泵筒体与叶轮组件之间设置与泵筒体相互独立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由吸入段、中段、导叶及末导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内壳体与叶轮组件相互匹配,内壳体的外端部再通过固定螺栓与泵筒体、泵盖相联。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仅仅拆装泵盖及相关固联组件后,即可将内壳体以及与内壳体匹配的叶轮组件抽出,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完全拆装泵体,因此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优点。
文档编号F04D1/06GK201110263SQ2007200281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8日
发明者左传玺, 左长志, 徐秀生, 王玉霞 申请人: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