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169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涡旋线齿。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包括一对动涡盘和静涡盘,两个涡旋盘相互啮合,动涡盘相对于静涡盘转动,动涡盘与静涡盘的涡旋体一般为相同的渐开线型线构成,通过动、静涡盘之间的多个同时接触的啮合点,将压缩机分隔为吸气腔、中间压缩腔和高压腔,从而完成压缩机的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理论状态下,动涡盘与静涡盘的侧壁的壁厚相等,动涡盘与静涡盘的涡旋线齿会很好的啮合,但是实际上,动、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加工结果与理想设计总有偏差。因机械加工误差,可能会导致涡旋盘的涡旋线齿某段偏厚,从而导致动、静涡盘无法按照理论啮合点进行啮合,动、静涡盘在相对运动时,涡旋线齿之间会发生干涉或者存在径向间隙,当吸气腔段的涡旋线齿加工偏厚的时候,涡旋线齿的尾部发生干涉,从而导致整个涡旋线齿发生径向偏移,导致高压腔的涡旋线齿啮合产生间隙,从而导致压缩气体的泄漏,压缩气体反复被压缩,压缩机功耗增加,寿命也会缩短,同时压缩机在吸气过程中,吸气腔内的啮合点时时啮合,时时存在摩擦,导致动静涡盘磨损大,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能够解决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涡旋线齿的压缩机涡旋线齿因机械加工误差所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旋压缩机,包括相互啮合的动涡盘及静涡盘,所述动涡盘及所述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腔、压缩腔及高压腔,所述动涡盘及所述静涡盘均包括横截面呈圆渐开线的涡旋线齿,组成吸气腔的动涡盘或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减薄区。进一步的,所述减薄区手自涡旋线齿的头部旋转500° 630°区域开始至涡旋线齿尾部的区域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减薄区包括顺序相接的减薄过渡段和减薄延伸段,所述减薄过渡段的厚度自起始处至尾部逐渐递减,所述减薄延伸段起始处的壁厚等于所述减薄过渡段尾部的壁厚,并维持所述壁厚不变直至所述减薄延伸段的尾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涡旋线齿包括顺序相接的两个减薄区,分别为起始减薄区及尾部减薄区,所述起始减薄区的减薄延伸段与所述尾部减薄区的减薄过渡段相接。进一步的,所述起始减薄区的减薄厚度范围为0.02、.1mm。进一步的,所述尾部减薄区的减薄厚度范围为0.1 "0.2mm。 进一步的,每个减薄区的减薄过渡段以均匀递减的方式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涡旋线齿沿其侧壁内侧或者外侧减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旋压缩机,在吸气腔的动涡盘或者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侧壁实施减薄,动涡盘相对于静涡盘旋转时,动涡盘与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尾部不会产生干涉,而不会使压缩腔与高压腔的涡旋线齿的啮合点产生径向偏移,从而实现很好的啮合,保证了压缩腔与高压腔的密封,避免高压气体被反复压缩,降低了压缩机的消耗功率,同时还减小了吸气腔涡旋线齿的摩擦,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寿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静涡盘一个转动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相互啮合的动涡盘及静涡盘,动涡盘及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腔、压缩腔及高压腔,动涡盘及静涡盘均包括横截面呈圆渐开线的涡旋线齿,组成吸气腔的动涡盘或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减薄区。具体的,涡旋线齿的减薄区位于自涡旋线齿的头部旋转500° 630°区域开始至涡旋线齿尾部的区域范围内。随着动涡盘及静涡盘的相对移动会使吸气腔与压缩腔之间出现啮合点,这对啮合点随着动涡盘的转动会不断的向内或者向外移动,从此产生了出现啮合点的区域,此区域大概自动、静涡盘涡旋线齿头部旋转500° 630°的区域开始,从此区域开始减薄,既能保证压缩腔的涡旋线齿正确啮合,又能防止啮合段以后的线齿间的干涉。且线齿减薄后,还可以使线齿间的摩擦减小,有利于延长涡旋线齿的寿命。本实施例中的减薄区包括顺序相接的减薄过渡段和减薄延伸段,减薄过渡段的厚度自起始处至尾部逐渐递减,减薄延伸段起始处的壁厚等于所述减薄过渡段尾部的壁厚,并维持所述壁厚不变直至减薄延伸段的尾部位置。减薄过渡区的设置可以使减薄平缓过渡。参照图1,以静涡盘I为例,根据吸气腔与压缩腔的位置分布,可以在吸气腔区域内涡旋线齿上设置两个顺序相接的减薄区,分别为起始减薄区10及尾部减薄区20,起始减薄区包括减薄过渡段11与减薄延伸段12,尾部减薄区包括减薄过渡段21与减薄延伸段22,起始减薄区的减薄延伸段12与尾部减薄区的减薄过渡段21相接。当然,两个减薄区的设置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可以根据减薄厚度设置多个减薄区,减薄区个数的设置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起始减薄区与尾部减薄区的减薄厚度是不一样的,起始减薄区的减薄厚度范围为0.02、.1mm,由于尾部较易干涉,故在尾部减薄较多,尾部减薄区的减薄厚度范围为0.]Λθ.2mm。各个减薄区的减薄过渡段可以以均匀递减的方式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涡旋线齿可以沿其侧壁内侧减薄,也可以沿其外侧减薄,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动涡盘的减薄设置与静涡盘相对应,上述静涡盘的减薄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动涡盘。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涡旋压缩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旋压缩机,在吸气腔的动涡盘或者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侧壁实施减薄,动涡盘相对于静涡盘旋转时,动涡盘与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尾部不会产生干涉,而不会使压缩腔与高压腔的涡旋线齿的啮合点产生径向偏移,从而实现很好的啮合,保证了压缩腔与高压腔的密封,避免高压气体被反复压缩,降低了压缩机的消耗功率,同时还减小了吸气腔涡旋线齿的摩擦,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寿命。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啮合的动涡盘及静涡盘,所述动涡盘及所述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腔、压缩腔及高压腔,所述动涡盘及所述静涡盘均包括横截面呈圆渐开线的涡旋线齿,组成吸气腔的动涡盘或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减薄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区位于自涡旋线齿的头部旋转500° 630°区域开始至涡旋线齿尾部的区域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区包括顺序相接的减薄过渡段和减薄延伸段,所述减薄过渡段的厚度自起始处至尾部逐渐递减,所述减薄延伸段起始处的壁厚等于所述减薄过渡段尾部的壁厚,并维持所述壁厚不变直至所述减薄延伸段的尾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线齿减薄区包括顺序相接的两个减薄区,分别为起始减薄区及尾部减薄区,所述起始减薄区的减薄延伸段与所述尾部减薄区的减薄过渡段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减薄区的减薄厚度范围为 0.02 0.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减薄区的减薄厚度范围为 0.1 0.2mm。
7.根据权利要求3飞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减薄区的减薄过渡段以均匀递减的方式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3飞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线齿沿其侧壁内侧或者外侧减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相互啮合的动涡盘及静涡盘,所述动涡盘及所述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腔、压缩腔及高压腔,所述动涡盘及所述静涡盘均包括横截面呈圆渐开线的涡旋线齿,组成吸气腔的动涡盘或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减薄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旋压缩机,动涡盘与静涡盘的涡旋线齿的尾部不会产生干涉,而不会使压缩腔与高压腔的涡旋线齿的啮合点产生径向偏移,从而实现很好的啮合,保证了压缩腔与高压腔的密封,避免高压气体被反复压缩,降低了压缩机的消耗功率,提高了压缩机的寿命。
文档编号F04C29/00GK203035553SQ20122072882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敏, 姜连超, 陈义, 刘芳 申请人:安徽省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