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往复式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50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周转往复式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周转往复式抽油机属于油田抽油设备。
目前油田使用的抽油机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曲柄连杆机构带动配有平衡凸块的回转往复式抽油机;链条式皮带传动的装有附加铰连机构以实现垂直往复运动的抽油机;带有贮能器的用油缸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抽油机;螺杆泵式抽油机。上述抽油机中有的使用安全可靠,但是效率低,累计耗能大;有的使用寿命短或维修难度大,故障率高,目前还不适合野外作业。因此,有更新换代的必要。
为了克服现有的抽油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维修周期长的新型抽油机。
该机是利用周转齿轮在封闭循环齿道内作周转运动实现往复运动的,从而达到井下抽油的目的。具体方案结合
如下该周转往复式抽油机,主要是由机架(1)、平动机架(6)、封闭循环内齿道和相应的封闭循环滚道(7)以及电机(3)组成,在平动机架(6)上固定装有各自独立的两组电机(3)和四组行星减速器(4)、周转齿轮(5),周转齿轮(5)装在行星减速器(4)的输出轴上,行星减速器(4)由电机(3)驱动,每个周转齿轮(5)与其对应的封闭循环内齿道啮合,周转齿轮(5)的外侧轴端装有滚动轴承(13),该滚动轴承(13)装在封闭循环滚道(7)内,井绳(11)和平衡配重(12)固定在平动机架(6)上。
以上所说的每个封闭循环滚道(7)可以与滚道板(14)为一体,滚道板(14)与机架(1)之间通过弹簧组(9)联接。
在机架上固定装有导向轮(8)和滑轮(10),平衡配重(12)通过导向轮(8)和滑轮(10)与平动机架(6)联接。
上述方案的工作过程是当电机(3)通过行星减速器(4)驱动周转齿轮(5)旋转时,由于周转齿轮(5)与封闭循环内齿道啮合,于是带动平动机架(6)沿封闭循环滚道(7)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通过井绳实现从井下抽油的目的。
本方案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和优点由于采用齿轮齿条啮合,由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周转齿轮沿设定的封闭循环齿道和滚道作周转运动,从而转变成平动机架作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工作可靠,运动的速度可调并容易控制。可大大延长维修周期。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加装了配重,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图1是该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上述方案及实施例。其中(1)是机架。(2)是封闭循环内齿道上的盖板。(3)是电机,共2组,它固定在平动机架(6)上,该电机采用双轴。(5)是周转齿轮,它装在行星减速器(4)的输出轴上,共4个行星减速器,它们分别装在每组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7)是封闭循环滚道,它与封闭循环内齿道对应设置,共4条,封闭循环齿道是由内齿条和两个半圆形内齿轮组成。(14)是滚道板,封闭循环滚道与滚道板可以为一体,也可以两体固定在一起。(8)是导向轮。(10)是滑轮,导向轮和滑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它们均为安装平衡配重(12)而设置的。(9)是弹簧组,它装在滚道板(14)和机架(1)之间。使封闭循环滚道(7)与机架之间为柔性联接,以防止滚动轴在滚道内的摩擦或卡阻。(11)是井绳。(13)是装在周转齿轮(5)侧面轴端上的滚动轴承。该轴承与封闭循环滚道滚动配合。
权利要求1.周转往复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机架(1)、平动机架(6)、封闭循环内齿道和相应的封闭循环滚道(7)以及电机(3)组成,在平动机架(6)上固定装有各自独立的两组电机(3)和四组行星减速器(4)、周转齿轮(5),周转齿轮(5)装在行星减速器(4)的输出轴上,行星减速器(4)由电机(3)驱动、每个周转齿轮(5)与其对应的封闭循环内齿道啮合,周转齿轮(5)的外侧端装有滚动轴承(13),该滚动轴承(13)装在封闭循环滚道(7)内,井绳(11)和平衡配重(12)固定在平动机架(6)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往复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封闭循环内齿道是由固定的内齿条和两个半圆形内齿轮组成,封闭循环滚道(7)的形状与封闭循环齿道对应。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转往复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封闭循环滚道(7)可与滚道板(14)为一体,滚道板(14)与机架(1)之间通过弹簧组(9)联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往复式抽油机,其特征是在机架上固定装有导向轮(8)和滑轮(10),平衡配重(12)通过导向轮(8)和滑轮(10)与平动机架(6)联接。
专利摘要周转往复式抽油机属于油田抽油设备。它是由四条封闭循环内齿道和对应的封闭循环滚道、平动机架、电机驱动周转齿轮以及平衡配重等部件组成。平动机架上装有2组双轴电机,电机通过行星减速箱驱动周转齿轮沿内齿道作周转运动。同时周转齿轮侧面的滚动轴承在封闭循环滚道内滚动。它是通过周转齿轮和滚动轴承的周转运动带动平动机架作上下往复运动而实现抽油的。该机具有维修周期长,节能,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特点。
文档编号F04B47/00GK2283136SQ9621099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7日
发明者刘巨元, 王美瑞, 李红兵, 王美光, 王国强, 王镇昌, 孔德文, 张益贤, 刘巨昌, 刘知星, 张志茹, 陈向东 申请人:吉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