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产生纯净压缩空气供食品、卫生、仪表、电子、化工、轻工及科研部门使用的一种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
目前,空气压缩机的用户要求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要达到7~10巴,排气量要达到0.6~0.9立方米/分钟,以便扩大使用范围。现有技术中的几种微、小型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由于气缸的直径较小,未超过80毫米,无二级压缩气缸,对空气只压缩了一次,其最大排气量只能达到0.6立方米/分钟,最大排气压力只能达到7巴,因而满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排气量为0.6~0.9立方米/分钟、排气压力为7~10巴的一种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
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主机上设置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对空气进行两级压缩,以便增大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用气缸这一名称泛指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增大气缸的直径,以便增大压缩机的排气量在气缸中采用特殊结构的气阀组件,它包括阀板、排气阀片、排气升程限制器和吸气阀片;在曲轴箱内,移动曲轴的位置,使曲轴的迥转中心线偏离气缸的中心线;在曲轴上设置一个内平衡块;将皮带轮改装成轴流风扇;在轴流风扇上设置一个外平衡块;在主机上设置一套中间冷却系统,它包括中冷器、离心风扇和导风罩。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量和排气压力较大,其适用范围较广,采用的气阀组件结构使吸气阀片和排气阀片的寿命达到8000小时,易损件的寿命长,维护费用低,采用的冷却方式使机器可连续运转2500小时,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采用内外平衡的结构使机器工作平稳。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储气罐〔8〕上设置有主机〔7〕、电机〔2〕和电气控制器〔1〕,在主机〔7〕的曲轴箱上设置有二个一级气缸〔6〕和一个二级气缸〔3〕,在主机〔7〕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流风扇〔5〕和一套中间冷却系统〔4〕。
附图2为附图1中的中间冷却系统〔4〕的结构示意图。导风罩〔9〕被固定在主机〔7〕的背面,中冷器〔10〕在导风罩〔9〕内位于上部,其两端分别与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相连,在导风罩〔9〕内位于下部的离心风扇〔11〕与曲轴〔12〕的一端装配在一起。
附图3为曲轴箱与气缸〔13〕的结构示意图,即附图1中主机〔7〕的结构简图。在气缸〔13〕的左、右两边省略了一个二级气缸〔3〕和一个一级气缸〔6〕,用气缸〔13〕泛指两个一级气缸〔6〕和一个二级气缸〔3〕。附图3说明曲轴〔12〕的迥转中心线与气缸〔13〕的中心线之间存在偏心距。
附图4为气缸〔13〕中的气阀组件的剖视图。排气阀片〔15〕和吸气阀片〔17〕位于阀板〔14〕的上、下表面,排气升程限制器〔16〕位于排气阀片〔15〕之上,附图4在附图3中位于气缸〔13〕内的上部,排气升程限制器〔16〕在气缸〔13〕内处于上部。
附图5为曲轴箱与轴流风扇〔5〕的结构图,此图是附图1中的主机〔7〕的一部分。在曲轴〔12〕的两端分别装配有离心风扇〔11〕和轴流风扇〔5〕,在曲轴箱内的曲轴〔12〕上设置有内平衡块〔18〕,在轴流风扇〔5〕上设置有外平衡块〔19〕。
现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由主机〔7〕、电机〔2〕、电气控制器〔1〕和储气罐〔8〕组成,主机〔7〕包括两个直径均为100毫米的一级气缸〔6〕、一个直径为80毫米的二级气缸〔3〕、曲轴箱、轴流风扇〔5〕、中间冷却系统〔4〕和两个进气消声过滤器,用气缸〔13〕泛指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气缸〔13〕内装配有活塞和气阀组件,气阀组件包括阀板〔14〕、排气阀片〔15〕、排气升程限制器〔16〕和吸气阀片〔17〕,活塞和气阀组件装配在一起,曲轴箱内装配有曲轴〔12〕和连杆,连杆与气缸〔13〕中的活塞装配在一起,在曲轴〔12〕上设置有内平衡块〔18〕,在轴流风扇〔5〕上设置有外平衡块〔19〕,中间冷却系统〔4〕包括由圆铜轧制管制成的中冷器〔10〕、离心风扇〔11〕和导风罩〔9〕,在两个一级气缸〔6〕上均设置有一个进气消声过滤器。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的直径可取不同的值,其取值范围为80~110毫米,相应与压缩机配套的动力功率为5.5~7.5瓩,压缩机相应提供的排气量为0.6~0.9立方米/分钟、排气压力为7~10巴。此实施例的一级气缸〔6〕的直径为100毫米,二级气缸〔3〕的直径为80毫米,相应需要与其配套的动力功率为5.5瓩,压缩机相应能提供的排气量为0.6立方米/分钟。排气压力为10巴。为使气缸〔13〕防锈,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均采用耐蚀合金铸铁制成,为恰当地布置主机〔7〕上的各部件,两个一级气缸∥〔6〕的布置位置相邻,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的布置呈W型。在气缸〔13〕中,气阀组件中的排气阀片〔15〕和吸气阀片〔17〕均采用舌簧阀,舌簧阀的特点是阻力损失小,余隙容积小,输气系数高,图4的这种结构的气阀组件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其排气阀片〔15〕和吸气阀片〔17〕的寿命达到8000小时。在曲轴箱内,移动曲轴〔12〕的位置,使得气缸〔13〕的中心线与曲轴〔12〕的迴转中心线不共面,偏心距为7~9毫米,最佳偏心距为8毫米,曲轴〔12〕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根据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这种运动机构能减小活塞对气缸壁的侧压力,从而减少摩擦功耗,侧压力的峰值可减少50%,相对摩擦功可减少15~30%。在曲轴〔12〕上设置内平衡块〔18〕和在轴流风扇〔5〕上设置外平衡块〔19〕,这种内外平衡相结合的动力平衡系统,使得压缩机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在皮带轮上设置叶扇,将皮带轮改装为轴流风扇〔5〕,轴流风扇〔5〕在作为皮带轮转递动力的同时,产生一股气流冷却一级气缸〔6〕、二级气缸〔3〕和曲轴箱。在中间冷却系统〔4〕中,离心风扇〔11〕产生一股气流冷却中冷器〔10〕,气流越过中冷器〔10〕,从导风罩〔9〕上部的孔中流出。这种双面冷却方式能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使压缩机能连续工作2500小时。电气控制器〔1〕对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电气自动控制,从而使得压缩机工作安全,储气罐〔8〕下部装有四个轮子,以便于移动。压缩机工作时,空气通过进气消声过滤器进入一级气缸〔6〕,温度升高的压缩空气从一级气缸〔6〕进入中冷器〔10〕,降低了温度的压缩空气从中冷器〔10〕进入二级气缸〔3〕,经过两级压缩的压缩空气从二级气缸〔3〕进入储气罐〔8〕,纯净无油的压缩空气从储气罐〔8〕排出,供用户作为不同目的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它由主机、电机、电气控制器和储气罐组成,主机包括气缸、曲轴箱、皮带轮和进气消声过滤器,气缸内装配有活塞和气阀组件,曲轴箱内装有曲轴和连杆,其特征是在主机[7]上设置有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中的气阀组件包括阀板[14]、排气阀片[15]、排气升程限制器[16]和吸气阀片[17],在曲轴箱内,曲轴[12]的迥转中心线偏离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的中心线,在曲轴[12]上设置有一个内平衡块[18],在主机[7]上设置有一个轴流风扇[5]和一套中间冷却系统[4],在轴流风扇[5]上设置有一个外平衡块[19],中间冷却系统[4]包括中冷器[10]、离心风扇[11]和导风罩∥[9]。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80~110毫米,相应与其配套的动力功率为5.5~7.5瓩,排气量为0.6~0.9立方米/分钟,排气压力为7~10巴。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均由耐蚀合金铸铁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两个一级气缸〔6〕和一个二级气缸〔3〕在主机〔7〕上的布置呈W型。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两个一级气缸〔6〕在主机〔7〕上位置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的中心线与曲轴〔12〕的迴转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为7~9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一级气缸〔6〕和二级气缸〔3〕的中心线与曲轴〔12〕的迴转中心线之间的最佳偏心距为8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全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气阀组件中的吸气阀片〔17〕和排气阀片〔15〕均为舌簧阀。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与曲轴箱内均为无油润滑的空气压缩机。现有的微、小型全无油润滑空气压缩机为气缸直径小于80毫米的单级压缩机,由于其功率较小,因而其适用范围较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主机上设置有两个位置相邻的一级气缸、一个二级气缸、一个轴流风扇和一套冷却系统,两级气缸的布置呈W形,改变气缸的直径尺寸和配套功率,则能提供不同等级的纯净无油的压缩空气。
文档编号F04B39/02GK87201988SQ87201988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7日
发明者韩俊英, 张和平, 马全香, 陈建锋 申请人:常德通用机械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