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40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缸体,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缸。
背景技术
油缸即液压缸液压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 动式执行元件。它的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缸的输入量是流体的流量和压 力,输出的是直线运动速度和力。液压缸的活塞能完成直线往复运动,输出的直线位移是有 限的。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基本上由 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 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油缸是工程机械最主要部件,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拉削缸 体——精镗缸体——磨削缸体,工序主要是以上三部分。虽然目前的液压缸就可以做比较大的功率的元件来使用,或者使用在油缸系统 中,但是现有的油缸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密封效果不佳,容易出现漏雨等情况;2、由于长久使用后,容易出现锋利的微小刃口,对操纵人员带来一定的操纵风险, 长时间的运动摩擦也不会损伤密封圈或密封件;3、油缸工作过程进油或出油过程较慢,使工作时间延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 油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油缸,包括空腔的油缸本 体,以及能够在其空腔中活动的活塞,油缸本体前后端均设有通油孔,油缸本体前端面连接 有前压盖,油缸本体后端面连接有后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压盖与油缸本体之间、后 压盖与油缸本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在上述的一种油缸中,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制造。在上述的一种油缸中,所述的后压盖上设有与油缸本体连通的通孔。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油缸的优点在于1、由于前压盖与油缸本体之间、后压盖与油缸本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实现了油 缸中液压油密封效果好。2、本实用新型中,另外,后压盖上设有与油缸本体连通的通孔,在通油孔对油缸输 入或输出液压油的同时,又能够通过通孔一起实现对油缸输入或输出液压油,避免了现有 油缸工作过程进油或出油过程较慢等问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本体2、活塞3、通油孔4、前压盖5、后压盖;51、通孔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油缸,包括空腔的油缸本体1,以及能够在其空腔中活动的活塞2, 油缸本体1前后端均设有通油孔3,油缸本体1前端面连接有前压盖4,油缸本体1后端面 连接有后压盖5,所述的前压盖4与油缸本体1之间、后压盖5与油缸本体1之间均设有密 封圈6,另外,密封圈6采用橡胶制造,该密封圈6实现了油缸中液压油密封效果好。后压盖5上设有与油缸本体1连通的通孔51,在通油孔3对油缸输入或输出液压 油的同时,又能够通过通孔51—起实现对油缸输入或输出液压油,避免了现有油缸工作过 程进油或出油过程较慢等问题,减小了生产的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油缸,包括空腔的油缸本体(1),以及能够在其空腔中活动的活塞(2),油缸本 体(1)前后端均设有通油孔(3),油缸本体(1)前端面连接有前压盖(4),油缸本体(1)后 端面连接有后压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压盖(4)与油缸本体(1)之间、后压盖(5)与 油缸本体⑴之间均设有密封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6)采用橡胶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压盖(5)上设有与油缸本体(1) 连通的通孔(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缸体,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缸。它包括空腔的油缸本体,以及能够在其空腔中活动的活塞,油缸本体前后端均设有通油孔,油缸本体前端面连接有前压盖,油缸本体后端面连接有后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压盖与油缸本体之间、后压盖与油缸本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具有油密封效果好、实用价值高、方便拆卸等优点。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1866005SQ20102059450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徐群永 申请人:杭州巨能铸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