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1623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机,油泵、主阀的进油口、主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平衡阀的进油口和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油路;主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形成第二油路;抗冲击阀的进油口与位于平衡阀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抗冲击阀的出油口与油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机,通过抗冲击阀有效地解决了变幅油缸快速起动及制动过程中无杆腔的压力冲击问题,提高了无杆腔压力的稳定性;通过溢流阀,有效地改善了臂架下落抖动及不同负载下落速度不合理的现象,实现了轻载快速下落、重载稳定慢速下落,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起重机是一种用途非常广的起重机械,例如,起重机械随车起重机具有起重、运输功能,同时具有机动、灵活、作业速度快、装卸方便等特点。但是整机在快速起动和制动时,液压系统产生冲击,变幅下落时,臂架易抖动;且轻载与重载的下落速度匹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整机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目前,随车起重机的变幅液压系统包括主泵
4、主阀3、平衡阀2、安全阀10、变幅缸I和油箱5等部分,其中,油泵为柱塞泵或齿轮泵等类型,主阀采用的是六通手动多路阀,实现变幅起、落的快速切换。平衡阀为标准型,变幅下落时,负载压力和先导压力同时作用,克服弹簧力及弹簧腔背压,控制平衡阀的开口大小,实现变幅液压系统的速度控制。
[0003]现有的变幅液压系统虽然能满足工作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0004]1、现有的随车起重机变幅系统中无抗冲击装置,在变幅系统快速起动及制动时,变幅油缸无杆腔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冲击,造成了臂架抖动。
[0005]2、现有的随车起重机变幅系统,在臂架变幅下落时,负载压力、先导压力、弹簧力及弹簧腔背压共同作用,决定平衡阀的阀芯位移。下落过程中,负载及先导压力的变化易引起平衡阀阀芯位移的波动,造成下落过程抖动,并且重载下落速度与轻载下落速度始终相等,维持在高速状态,影响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机,在变幅油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路中设置抗冲击阀及溢流阀。
[0007]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包括:油泵、油箱、主阀、安全阀、平衡阀和变幅油缸;所述油泵、所述主阀的进油口、所述主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平衡阀的进油口和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油路;所述安全阀的进油口与位于所述油泵与所述主阀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还包括:抗冲击阀;所述抗冲击阀的进油口与位于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抗冲击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包括:溢流阀;所述主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形成第二油路;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位于所述主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的第二油路相连通,所述溢流阀的控制口与位于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在所述溢流阀的控制口与位于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的油路中设置阻尼孔。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阀、所述平衡阀和所述溢流阀集成在同一个阀体内。
[0011]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
[0012]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及起重机,在臂架快速变幅上升起动及快速变幅下落制动时,通过抗冲击阀有效地解决了变幅油缸快速起动及制动过程中无杆腔的压力冲击问题,提高了无杆腔压力的稳定性;通过溢流阀,有效地改善了臂架下落抖动及不同负载下落速度不合理的现象,实现了轻载快速下落、重载稳定慢速下落,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0017]下文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等与附图本身的左、右、
上、下等方向一致。
[001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包括:油泵4、油箱
5、主阀3、安全阀10、平衡阀2和变幅油缸I。油泵4、主阀3的进油口、主阀3的第一工作油口、平衡阀2的进油口和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油路。安全阀10的进油口与位于油泵4与主阀3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安全阀10的出油口与油箱9相连通。油泵为柱塞泵或齿轮泵等类型。
[0019]主阀3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变幅油缸I的有杆腔连接,形成第二油路。主阀3的出油口与油箱5相连通。抗冲击阀6的进油口与位于平衡阀2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抗冲击阀6的出油口与油箱相连通。主阀3采用六通手动多路阀,实现变幅起、落的快速切换。
[0020]抗冲击阀6是一种灵敏度高的溢流阀,主要实现高压小流量溢流功能。当臂架快速变幅上升起动及快速变幅下落制动时,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产生压力冲击,当无杆腔压力大于抗冲击阀6的调定弹簧力时,抗冲击阀6打开,液压油通过抗冲击阀6流回油箱。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溢流阀7的进油口与位于主阀3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变幅油缸I的有杆腔之间的第二油路相连通,溢流阀7的控制口与位于平衡阀2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溢流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相连通。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油泵4的吸油口和油箱5连接,油泵4的出油口与主阀3的进油口 P连接,主阀3的第一工作油口 A与平衡阀2的进油口连接,主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 B分别与平衡阀2的控制口、溢流阀7的进油口及变幅油缸I的有杆腔连接,主阀4的回油口 T与油箱5连接。
[0023]平衡阀2的出油口分别与抗冲击阀6的进油口、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及溢流阀7的控制口连接,平衡阀2的控制口除了与主阀4的工作油口 B连接,还与变幅油缸I的有杆腔、溢流阀7的进油口连接,变幅油缸I的有杆腔除了与主阀4第二工作油口 B、平衡阀2的控制口连接,还与溢流阀7的进油口连接。
[0024]溢流阀7的控制口与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连接,当臂架在轻载变幅下落时,变幅油缸I的大腔工作压力相对较低,无法打开溢流阀7,小腔不会出现溢流,保证了轻载工况的快速下落速度。
[0025]当臂架在重载变幅下落时,变幅油缸I的大腔压力相对较高,当大腔压力大于溢流阀7的调定弹簧力时,溢流阀7开启,大腔压力越高,溢流阀7开口越大,小腔溢流量越多,变幅下落速度越缓慢,实现重载降速的作用,同时有效地减小了变幅油缸I的有杆腔压力的波动幅度,改善了臂架抖动的现象,提高了臂架的稳定性。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溢流阀7的控制口与位于平衡阀2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的油路中设置阻尼孔8。阻尼孔8的作用是当臂架变幅下落时,变幅油缸I的小腔压力不稳定,导致大腔压力也不稳定,通过阻尼孔8,缓冲了大腔的压力波动,将稳定的压力作用于溢流阀7,使溢流阀7避免了由于压力波动间断开启或关闭。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抗冲击阀6、平衡阀2和溢流阀7等集成在同一个阀体内,为一整体的阀模块。例如,将抗冲击阀6、平衡阀2、阻尼孔8、溢流阀7集成在一个块上,通过板式连接方式连接于变幅油缸I的无杆腔,节约空间,便于安装,外形美观。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起重机可以为随车起重机等类型。
[0029]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当臂架快速变幅上升起动及快速变幅下落制动时,变幅油缸产生压力冲击,当压力高于抗冲击阀的调定弹簧力时,打开抗冲击阀,通过抗冲击阀实现高压小流量溢流,有效地减小了系统中的压力冲击,解决了变幅下落时油缸无杆腔的压力冲击问题。同时,通过溢流阀的不同工作状态,缓解了下落抖动问题,降低了重载下落速度,保证了轻载下落速度,有效地提高了整机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整个变幅系统采用手动控制,相对于其他电控液压系统,节约成本,可靠性更高。
[0030]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夕卜,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2]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33]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003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包括:油泵、油箱、主阀、安全阀、平衡阀和变幅油缸;所述油泵、所述主阀的进油口、所述主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平衡阀的进油口和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油路;所述安全阀的进油口与位于所述油泵与所述主阀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抗冲击阀;所述抗冲击阀的进油口与位于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抗冲击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溢流阀; 所述主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形成第二油路;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位于所述主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的第二油路相连通,所述溢流阀的控制口与位于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溢流阀的控制口与位于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一油路相连通的油路中设置阻尼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冲击阀、所述平衡阀和所述溢流阀集成在同一个阀体内。
5.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变幅液压系统。
【文档编号】F15B11/02GK204096970SQ20142043745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崔竹君, 韩家威, 孙珍菊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