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排量式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814发布日期:2019-01-08 21:4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排量式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排量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由于其具有节能高效、噪音较低、运行平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中。涡旋压缩机主要由两个双函数方程涡卷的动、静涡旋相互齿合而成。在吸气、压缩、排气工作过程中,静涡盘固定在机架上,动涡盘由曲轴驱动并由防自转机构制约,围绕静涡盘基圆中心做很小半径的平面转动,气体吸入静涡盘的外围,随着偏心轴的旋转,气体在动静盘啮合合所组成的若干个月牙形压缩腔内被逐步压缩,然后由静涡盘中心部件的轴向孔连续派出。

现有技术中为改变涡旋压缩机的制冷量以适应不同工作需求,通常选用数码式涡旋压缩机或直流变频式涡旋压缩机。而数码式涡旋压缩机在频繁开闭时容易造成涡盘的过度磨损,导致压缩机寿命大大缩短。直流变频式涡旋压缩机成本较高,需额外配置变频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易损坏且成本较低的变流量涡旋压缩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排量式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上端盖、下端盖、控制盒、转轴、第一压缩机构、第二压缩机构,所述上端盖侧壁开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下端盖侧壁开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包括第一静涡盘、第一动涡盘,所述第一动涡盘顶部开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上端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包括第二静涡盘、第二动涡盘,所述第二动涡盘顶部开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上端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二静涡盘涡卷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静涡盘,所述第二动涡盘涡卷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动涡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垫片,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容置腔,所述两容置腔底部分别设有电磁铁,所述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末端设有磁铁,另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末端设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缩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垫片,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容置腔,所述两容置腔底部分别设有电磁铁,所述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末端设有磁铁,另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末端设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及第二压缩机构内的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的动、静涡盘尺寸不同,配合支撑架上挡板的开闭可实现三种不同制冷量的输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环境中,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涡旋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压缩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压缩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架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架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架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架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上端盖2、下端盖3、控制盒4、转轴5、进气口6、控制器7、低压腔8、第一排气口9、油分离器10、第二排气口11、第一静涡盘12、第一垫片13、第一通气孔14、第一支撑架15、第一轴套16、第一曲轴17、第一十字架18、第一动涡盘19、第一排气孔20、第一高压腔21、第二静涡盘22、第二通气孔23、第二轴套24、第二曲轴25、第二十字架26、第二支撑架27、第二垫片28、第二动涡盘29、第二排气孔31、第二高压腔32、电磁铁33、磁铁34、第一挡块35、容置腔36、第二挡块37、排气阀3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1、上端盖2、下端盖3、控制盒4、转轴5、第一压缩机构、第二压缩机构,所述外壳1侧壁开设有进气口6,所述控制盒4与所述外壳1侧壁连接,控制盒4内容置有控制器7。所述外壳1上端与所述上端盖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下端与所述下端盖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2侧壁开设有第一排气口9,所述第一排气口9处设有油分离器10,上述下端盖3侧壁开设有第二排气口11,所述第二排气口11处设有油分离器10。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包括第一静涡盘12、第一动涡盘19、第一支撑架15、第一垫片13,所述第一静涡盘12上端部通过销轴与所述上端盖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下端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静涡盘12与第一支撑架15间设有第一垫片13,所述第一静涡盘12内设有第一动涡盘19,第一静涡盘12及第一动涡盘19设置于第一垫片13一侧,第一十字架18及第一支撑架15设置于第一垫片13另一侧。垫片将动涡盘与支撑架分隔开,涡旋压缩机工作时,动涡盘在垫片表面运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动涡盘与支撑架的接触磨损。

所述第一动涡盘19的卷顶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间隙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抵接所述第一静涡盘12底部表面,所述第一静涡盘12的涡卷顶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间隙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抵接第一动涡盘19底部表面。

如图所4-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14,所述第一通气孔14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容置腔36,所述两容置腔36底部分别设有电磁铁33,所述一容置腔36内设有第一挡块35,所述第一挡块35末端设有磁铁34,另一容置腔36内设有第二挡块37,所述第二挡块37末端设有磁铁34;所述控制盒4内设有控制器7,所述电磁铁33与控制器7电连接。

所述电磁铁33通电后产生磁力,控制器7改变电磁铁33的电流方向,从而控制电磁铁33对磁铁34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当所述电磁铁33吸引磁铁34时,所述第一挡块35及第二挡块37经磁力作用滑入容置腔36内,此时第一通气孔14处于打开状态,系统冷媒可经由第一通气孔14流入所述第一静涡盘12和所述第一动涡盘19形成的压缩腔内进行压缩。

当所述电磁铁33排斥磁铁34时,所述第一挡块35及第二挡块37经磁力作用滑出容置腔36,第一挡块35端面与第二挡块37端面相互抵接,从而封闭第一通气孔14,此时系统冷媒被阻隔在第一通气孔14外,由于系统冷媒无法进入压缩腔内,使得涡盘不进行气体的压缩。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包括第二静涡盘22、第二动涡盘29、第二支撑架27、第二垫片28,所述第二静涡盘22上端部通过销轴与所述下端盖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27下端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静涡盘22与第二支撑架27间设有第二垫片28,所述第二静涡盘22内设有第二动涡盘29,第二静涡盘22及第二动涡盘29设置于第二垫片28一侧,第二十字架26及第二支撑架27设置于第二垫片28另一侧,垫片将动涡盘与支撑架分隔开。

所述第二动涡盘29的卷顶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间隙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抵接所述第二静涡盘22底部表面,所述第二静涡盘22的涡卷顶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间隙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抵接第二动涡盘29底部表面。

如图所4-5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架27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23,所述第二通气孔23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容置腔36,所述两容置腔36底部分别设有电磁铁33,所述一容置腔36内设有第一挡块35,所述第一挡块35末端设有磁铁34,另一容置腔36内设有第二挡块37,所述第二挡块37末端设有磁铁34,所述电磁铁33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第二通气孔23两侧的挡块运动方式与所述第一通气孔14两侧挡块运动方式相同。

所述第二静涡盘22涡卷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静涡盘12,所述第二动涡盘29涡卷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动涡盘19,从而使得第一静涡盘12与第一动涡盘19配合形成的压缩腔体积小于所述第二静涡盘22与第二动涡盘29配合形成的压缩腔体积,由此第一压缩机构、第二压缩机构可产生不同的制冷量。控制器7控制第一通气孔14及第二通气孔23的挡板同时打开时,系统冷媒进入第一压缩机构以及第二压缩机构,此时涡旋压缩机可输出最大制冷量。控制器7控制第一通气孔14的挡板打开,第二通气孔23的挡板闭合,系统冷媒仅进入第一压缩机构,此时涡旋压缩机输出最小制冷量。控制器7控制第一通气孔14的挡板闭合,第二通气孔23的挡板打开,系统冷媒仅进入第二压缩机构,此时涡旋压缩机输出中等制冷量,由此本实用新型涡旋压缩机可实现输出不同制冷量。

如图1-3所示,所述转轴5上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下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7转动连接。转轴5通过中空电机驱动旋转,所述中空电机的转子与所述转轴5固定连接,定子与所述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5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一曲轴17,所述第一曲轴17端部套设有第一轴套16,所述第一轴套16通过弹簧卡环固定在第一曲轴17曲轴端部。所述第一动涡盘19底部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一轴套16转动套接,所述第一十字架18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5与第一动涡盘19之间。

所述转轴5下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曲轴25,所述第二曲轴25端部套设有第二轴套24,所述第二轴套24通过弹簧卡环固定在第二曲轴25曲轴端部。所述第二动涡盘29底部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二轴套24转动套接,所述第二十字架26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7与第二动涡盘29之间。

所述第一静涡盘12顶部开设有第一排气孔20,排气阀8通过螺钉与第一静涡盘1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8设置在第一排气孔20上方。所述第二静涡盘22顶部开设有第二排气孔31,排气阀8通过螺钉与第二静涡盘2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8设置在第二排气孔31上方。

所述上端盖2与所述第一静涡盘2围合形成第一高压腔21,外壳1内壁与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27围合形成低压腔8。系统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气体通过第一通气孔14进入第一压缩机构中,经第一动涡盘12与第一静涡盘19压缩后,高压气体进入第一高压腔21内,高压腔混合气体中的油雾经油分离器10的作用,变成油滴掉落至第一静涡盘12表面。

所述下端盖3与所述第二静涡盘22围合形成第二高压腔32,系统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气体通过第二通气孔23进入第二压缩机构中,经第二动涡盘22与第二静涡盘29压缩后,高压气体进入第二高压腔32内,高压腔混合气体中的油雾经油分离器10的作用,变成油滴掉落至下端盖3表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