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车载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5665发布日期:2019-04-29 12:4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及车载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及车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车载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没有设置单向阀,具体地,如图1所示,压缩机为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接线柱2,接线柱2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内且接线柱位置较低。空调系统停机后,在放置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射在位于车前部的冷凝器上或者其他原因,使得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温度相应升高,进而造成系统压力不平衡,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向压缩机内部迁移、沉积,随着停机时间加长,制冷剂迁移量增加,压缩机内部制冷剂液面逐渐升高,液面最终可能接触到接线柱2,此时若启动空调系统,接线柱2通电后,接线柱2与壳体1通过制冷剂导通,进而导致壳体带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车载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系统停机后制冷剂向压缩机迁移导致再次启动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接线柱,接线柱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迁移到壳体内的冷媒加热,冷媒受热蒸发后壳体内的冷媒的液面下降,以使接线柱不与冷媒接触。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安装通孔,加热装置包括穿设在安装通孔中的传热件和设置在传热件内的加热件,加热件的两端从位于壳体外的传热件中穿出并形成电连接端。

进一步地,传热件具有开口,电连接端从开口处穿出。

进一步地,传热件包括传热管和连接在传热管的第一端的空心球体,传热管的第二端形成开口,传热管穿设在安装通孔中。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封堵件,电连接端从封堵件穿出。

进一步地,封堵件为螺母。

进一步地,加热件为电热丝。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的一端的第一盖体和设置在筒体的另一端的第二盖体,接线柱设置在第一盖体上,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盖体上。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设有多个,至少一个加热装置位于壳体内的冷冻油的液面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进一步地,车载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蓄电池,蓄电池与加热装置连接,蓄电池和加热装置形成的电路回路中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壳体和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感应开关闭合,以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器控制感应开关断开,以使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壳体上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迁移到壳体内的冷媒加热,冷媒受热蒸发后壳体内的冷媒的液面下降,从而使接线柱不与冷媒接触,这样可以保证接线柱不会通过冷媒和壳体导通,再次启动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解决空调系统停机后制冷剂向压缩机迁移导致再次启动时存在电气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压缩机的加热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壳体;2、接线柱;

10、壳体;11、筒体;12、第一盖体;13、第二盖体;20、接线柱;30、加热装置;31、传热件;311、传热管;312、空心球体;32、加热件;33、封堵件;40、冷冻油;5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压缩机,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上的接线柱20,接线柱20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0内,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上的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对迁移到壳体10内的冷媒加热,冷媒受热蒸发后壳体10内的冷媒的液面下降,以使接线柱20不与冷媒接触。

应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10上设置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对迁移到壳体10内的冷媒加热,冷媒受热蒸发后壳体10内的冷媒的液面下降,从而使接线柱20不与冷媒接触,这样可以保证接线柱不会通过冷媒和壳体导通,再次启动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解决空调系统停机后制冷剂向压缩机迁移导致再次启动时存在电气安全隐患的问题。

因壳体中有冷冻油,为了防止直接加热冷冻油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上设有安装通孔,加热装置30包括穿设在安装通孔中的传热件31和设置在传热件31内的加热件32,加热件32的两端从位于壳体10外的传热件31中穿出并形成电连接端。加热件32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热件31传到含有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液中,使得冷媒气化,冷媒气化之后,壳体内的压力升高,气态冷媒通过排气管迁移至与压缩机连接的换热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传热件31具有开口,电连接端从开口处穿出,便于将加热件通过开口安装在传热件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传热件31包括传热管311和连接在传热管311的第一端的空心球体312,传热管311的第二端形成开口,传热管311穿设在安装通孔中。空心球体312的表面积比较大,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封堵件33,电连接端从封堵件33穿出。封堵件33方便固定加热件的电连接端。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封堵件,直接将电连接端固定在传热件上。

在本实施例中,封堵件33为螺母,螺母与传热管螺纹连接,螺母使用方便,连接简便。具体地,螺母上开设与电热丝的两个电连接端配合的小孔。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32为电热丝,电热丝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当然,加热件也可以为能够产生热量的其他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筒体11、设置在筒体11的一端的第一盖体12和设置在筒体11的另一端的第二盖体13,接线柱20设置在第一盖体12上,加热装置30设置在第二盖体13上,第二盖体13靠近排气管50,快速地将气态冷媒驱赶至换热器中。具体地,传热管与第二盖体焊接,保证压缩机的密封性能的同时实现对压缩机内部空间的加热。优选地,在第二盖体外将传热管与第二盖体焊接,方便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设有两个,一个加热装置30位于壳体10内的冷冻油40的液面的下方,另一个加热装置位于冷冻油40的液面的上方。加热装置30对冷冻油也有加热作用,避免寒冷天气压缩机启动时冷冻油温度过低、粘度过大造成启动润滑不良的情况。当然,加热装置30的个数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为转子压缩机。

下面对加热装置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从第二盖体的内部将加热装置的传热管插入安装通孔中,在第二盖体的外部将传热管和第二盖体焊接,保证压缩机的密封性;焊接好传热管后可进行第二盖体的环焊,环焊第二盖体后将带有螺母的电热丝插入传热件中,将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系统,车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当然,该压缩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空调系统,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蓄电池,蓄电池与加热装置30连接,蓄电池和加热装置30形成的电路回路中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壳体10和接线柱20之间的电阻值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感应开关闭合,以启动加热装置,即蓄电池为加热装置进行供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器控制感应开关断开,以使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其中,壳体10和接线柱20通过冷媒导通时壳体10和接线柱20之间的电阻值很小,正常情况下壳体10和接线柱20不导通,这时壳体10和接线柱20之间的电阻值很大。

开车前启动空调系统时,在壳体10和接线柱20之间的电阻值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自动启动加热装置,短时间内可将压缩机内空间加热,从而将压缩机内部的制冷剂驱赶到换热器中,保证接线柱不会通过冷媒和壳体导通。加热一段时间后,达到设定时间,感应开关断开,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空调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其中,加热时间长短根据压缩机内部容积和电热丝功率确定。

具体地,两个电连接端分别为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连接蓄电池。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在空调系统尤其车载空调系统停机较长时间后重新开启前启动上述加热装置,可将停机时间内迁移到压缩机内部的制冷剂驱赶到换热器中,有效避免压缩机接线柱通过迁移到压缩机内部的冷媒与壳体导通,保证接线柱对壳体的绝缘电阻,进而保证人身安全,从而使得转子式压缩机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不受由于制冷剂迁移带来的电气安全问题的限制,有利于车载转子式压缩机的开发和推广。

2、加热装置对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油有加热作用,避免寒冷天气压缩机启动时冷冻油温度过低、粘度过大造成启动润滑不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