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631发布日期:2020-09-18 19:4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引风机包括电机、蜗壳、风轮和转换接口,蜗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转换接口包括入口部分、过渡部分和出口部分,入口部分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出风口上设有与若干安装孔对应的螺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旋入螺孔,将转换接口锁紧在出风口处,由于转换接口的安装孔加工比较麻烦,且装配时需要从多个方向打螺钉固定很麻烦,同时蜗壳和转换接口之间间隙大,密封性不好,当压力高的时候会从转化接口和蜗壳之间的缝隙漏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风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转换接口的安装孔加工比较麻烦,且装配时需要从多个方向打螺钉固定很麻烦,同时蜗壳和转换接口之间间隙大,密封性不好,当压力高的时候会从转化接口和蜗壳之间的缝隙漏风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引风机,包括电机、蜗壳、风轮和转换接口,在蜗壳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风轮的空腔,在蜗壳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和空腔是连通,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转换接口包括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入口段和出口段分别位于过渡段的两端,过渡段倾斜向上使出口段和入口段的位置错开,其特征在于:入口段是矩形的空心边框,入口段由四个侧板组成,四个侧板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入口段的顶部上设有与上侧板平行的凸台,凸台与上侧板之间形成一凹槽,当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时,入口段嵌套在出风口里,出风口的上顶板插装在凹槽里。

上述所述的出风口的两边侧壁面凸出有第一翻边,入口段与过渡段的两侧边缘的相接处设有第一台阶,当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时,第一翻边扣铆在第一台阶的表面上。

上述所述的出风口的下底板上凸出第二翻边,入口段与过渡段的底部边缘的相接处设有第二台阶,当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时,第二翻边扣铆在第二台阶的表面上。

上述所述的入口段、过渡段、出口段和凸台是一体成型。

上述所述的出口段与过渡段的相接处设有若干定位凸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包括电机、蜗壳、风轮和转换接口,在蜗壳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风轮的空腔,在蜗壳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和空腔是连通,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转换接口包括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入口段和出口段分别位于过渡段的两端,过渡段倾斜向上使出口段和入口段的位置错开,其特征在于:入口段是矩形的空心边框,入口段由四个侧板组成,四个侧板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入口段的顶部上设有与上侧板平行的凸台,凸台与上侧板之间形成一凹槽,当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时,入口段嵌套在出风口里,出风口的上顶板插装在凹槽里,安装结构简单,零件小,制造成本较低,密封性好,提高风机的性能和效率,降低漏气产生的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9是图8中c-c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转换接口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转换接口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引风机,包括电机1、蜗壳2、风轮3和转换接口4,在蜗壳2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风轮3的空腔21,在蜗壳2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进风口22、出风口23和空腔21是连通,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转换接口4包括入口段41、过渡段42和出口段43,入口段41和出口段43分别位于过渡段42的两端,过渡段42倾斜向上使出口段43和入口段41的位置错开,其特征在于:入口段41是矩形的空心边框,入口段41由四个侧板组成,四个侧板包括上侧板411、下侧板412、左侧板413和右侧板414,入口段41的顶部上设有与上侧板411平行的凸台44,凸台44与上侧板411之间形成一凹槽45,当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时,入口段41嵌套在出风口23里,出风口23的上顶板231插装在凹槽45里,便于安装,提高转换接口4和出风口23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风机的性能和效率,降低漏气产生的安全隐患。

出风口23的两边侧壁面232凸出有第一翻边24,入口段41与过渡段42的两侧边缘的相接处设有第一台阶46,当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时,第一翻边24扣铆在第一台阶46的表面上,安装结构简单,结合牢固,有效防止转换接口4松脱。

出风口23的下底板233上凸出第二翻边25,入口段41与过渡段42的底部边缘的相接处设有第二台阶47,当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时,第二翻边25扣铆在第二台阶47的表面上,提高转换接口和出风口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风机的性能和效率,降低漏气产生的安全隐患。

入口段41、过渡段42、过渡段42和凸台44是一体成型,结构简单。

出口段43与过渡段42的相接处设有若干定位凸台48,定位凸台与客户负载烟管安装时起到限位作用,使转换接口与客户负载烟管安装时更见简单方便。

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引风机,包括电机(1)、蜗壳(2)、风轮(3)和转换接口(4),在蜗壳(2)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风轮(3)的空腔(21),在蜗壳(2)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进风口(22)、出风口(23)和空腔(21)是连通,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转换接口(4)包括入口段(41)、过渡段(42)和出口段(43),入口段(41)和出口段(43)分别位于过渡段(42)的两端,过渡段(42)倾斜向上使出口段(43)和入口段(41)的位置错开,其特征在于:入口段(41)是矩形的空心边框,入口段(41)由四个侧板组成,四个侧板包括上侧板(411)、下侧板(412)、左侧板(413)和右侧板(414),入口段(41)的顶部上设有与上侧板(411)平行的凸台(44),凸台(44)与上侧板(411)之间形成一凹槽(45),当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时,入口段(41)嵌套在出风口(23)里,出风口(23)的上顶板(231)插装在凹槽(45)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出风口(23)的两边侧壁面(232)凸出有第一翻边(24),入口段(41)与过渡段(42)的两侧边缘的相接处设有第一台阶(46),当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时,第一翻边(24)扣铆在第一台阶(46)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出风口(23)的下底板(233)上凸出第二翻边(25),入口段(41)与过渡段(42)的底部边缘的相接处设有第二台阶(47),当转换接口(4)安装在出风口(23)处时,第二翻边(25)扣铆在第二台阶(47)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入口段(41)、过渡段(42)、过渡段(42)和凸台(44)是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出口段(43)与过渡段(42)的相接处设有若干定位凸台(4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风机,包括电机、蜗壳、风轮和转换接口,蜗壳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风轮的空腔,蜗壳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转换接口包括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入口段和出口段分别位于过渡段的两端,过渡段倾斜向上使出口段和入口段的位置错开,入口段是矩形的空心边框,入口段由四个侧板组成,四个侧板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入口段的顶部上设有与上侧板平行的凸台,凸台与上侧板之间形成一凹槽,当转换接口安装在出风口处时,入口段嵌套在出风口里,出风口的上顶板插装在凹槽里,安装结构简单,零件小,制造成本较低,密封性好,提高风机的性能和效率,降低漏气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林炎虎;林海奇;张淼;王鸿彬;郭烈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