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多级流体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27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经燃烧室与所述多级膨胀做功系统的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
[0043]方案40:在方案1、4或17的基础上,所述盘形结构体的一个端面上的所有所述流体工作区串联连通形成多级压缩系统,所述盘形结构体的另一个端面上的所有所述流体工作区串联连通形成多级膨胀做功系统,所述多级压缩系统的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经燃烧室与所述多级膨胀做功系统的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压缩系统和所述多级膨胀做功系统共轴设置。
[0044]方案41:在方案1、4或17的基础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不同。
[0045]方案42:在方案1、4或17的基础上,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设为多级液体泵。
[0046]方案43:在方案1、4或17的基础上,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设为多级液体马达。
[0047]方案44:一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与高压工质源连通。
[0048]方案45:—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所述总工质入口与高压工质源连通。
[0049]方案46:—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与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工质入口和所述高压工质源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工质控制阀C。
[0050]方案47:—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所述总工质入口与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总工质入口和所述高压工质源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工质控制阀C。
[0051]方案48:在方案44至4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使所述高压工质源设为间歇燃烧室或设为连续燃烧室。
[0052]方案49:一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经燃烧室与另外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53]方案50:—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出口经燃烧室与另外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入口连通。
[0054]方案51:—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经燃烧室与此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55]方案52:—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出口经燃烧室与此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入口连通。
[0056]方案53:—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经工质控制阀d再经燃烧室与另外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57]方案54:在方案51或54的基础上,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和工质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联动设置。
[0058]方案55:在方案54的基础上,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与速度型压缩机的工质出口连通,工质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与速度型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59]方案56:在方案55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和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联动设置。
[0060]方案57:在方案56的基础上,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工质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三者联动设置。
[0061]方案58:—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出口经工质控制阀d再经燃烧室与另外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入口连通。
[0062]方案59:在方案50或58的基础上,总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和总工质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联动设置。
[0063]方案60:在方案50或58的基础上,总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入口与速度型压缩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总工质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出口与速度型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64]方案61:在方案60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和总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联动设置。
[0065]方案62:在方案60的基础上,总工质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总工质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三者联动设置。
[0066]方案63:—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经工质控制阀d再经燃烧室与此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67]方案64:—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出口经工质控制阀d再经燃烧室与此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所述总工质入口连通。
[0068]方案65:—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盘形结构体的一侧的所述流体工作区按照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串联连通,所述流体工作区的排量依次减小形成多级压缩单元;所述盘形结构体的另一侧的所述流体工作区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串联连通,所述流体工作区的排量依次增大形成多级膨胀单元;在所述盘形结构体上于半径最小的所述流体工作区处设两侧连通通道,所述多级压缩单元、两侧连通通道、燃烧室和所述多级膨胀单元连通。
[0069]方案66:在方案65的基础上,所述多级压缩单元的工质入口与速度型压缩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多级膨胀单元的工质出口与速度型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
[0070]方案67:在方案66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和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联动设置。
[0071]方案68:在方案55、56、57、61、62、66或67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和所述速度型压缩机联动设置。
[0072]方案69:在方案55、56、57、61、62、66或67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压缩机设为多级速度型压缩机。
[0073]方案70:在方案55、56、57、61、62、66或67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设为多级速度型做功机构。
[0074]方案71:一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压缩机,在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处设工质控制阀b。
[0075]方案72:—种包括方案I至41中任一方案所述轴向多级流体机构的压缩机,在所述流体工作区的工质出口处设工质控制阀b,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所述工质出口和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所述工质入口连通,最上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所述工质入口设为总工质入口,最下一级所述流体工作区的所述工质出口设为总工质出口。
[0076]本发明中,所谓的“隔离体座口 ”是指与所述隔离体具有配合关系的开口。
[0077]本发明中,所谓的“壳体”可选择性地设为圆形气缸,所谓的“圆形气缸”是指在与气缸中心线相垂直的平面内气缸的内侧轮廓线为圆形的一切气缸,包括等径壳体和非等径壳体,例如:圆柱形气缸、圆锥形气缸、圆台形气缸、球面腔体,而用与所述圆形气缸的轴线平行的剖面剖切所述圆形气缸形成的轮廓线可以为任意形状。
[0078]本发明中,所谓的“密封配合”是指接触密封配合和非接触密封配合,例如:接触有润滑剂滑动密封配合、接触无润滑剂滑动密封配合、接触自润滑滑动密封配合、接触有润滑剂滚动密封配合、接触无润滑剂滚动密封配合、接触自润滑滚动密封配合、非接触密封配入口 ο
[0079]本发明中,所谓的“非接触密封配合”是指在不接触的前提下,两者间隙尽可能小的配合关系,间隙的具体尺寸应根据加工精度、相关部件应力的影响、相关部件温度的影响等公知技术决定。
[0080]本发明中,所述凸轮控制机构包括偏心轴控制机构。[0081 ] 本发明中,在每个所述流体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