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1226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具有较高的摩擦力矩,适应于经常在坏路面上行驶的各种越野车辆,主要由差速器壳(兼主传动套)、内外凸轮和滑块等组成,其中内外凸轮采用花键分别与左右半轴连接,而滑块可以在内外凸轮之间沿主传动套的槽孔径向滑动,因此又称之为径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当汽车直线行驶时,主传动套通过滑块带动内外凸轮一起转动,此时两侧驱动轮转速相同;汽车转弯时,由于两侧驱动轮转速不同,滑块一方面随主传动套旋转,并带动内外凸轮转动,同时还在内外凸轮间沿槽孔径向滑动,保证两侧车轮在不脱离传动的情况下实现差速。由于滑块与内外凸轮间的摩擦力矩较大,使慢转的驱动轮上得到比快转驱动轮更大的转矩。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的锁紧系数K与凸轮表面的摩擦系数及倾角有关,一般为0.5~0.7,转矩比Kb可达3~6。并且由于体积较小,因此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但是,该差速器的滑块需在主传动套的径向槽孔内滑动,因此其径尺寸不可能太小。另外,该差速器还存在结构复杂、主传动套工艺性差等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种越野车及工程车辆的拥有量越来越大。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得知,目前所采用的各种高摩擦抗滑差速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体积大(指径向尺寸)、结构复杂等问题。而越野车往往都要求具有较高的通过性,这就要求尽最大可能减小差速器的径向尺寸。因此,各汽车生产厂家迫切需要一种锁紧系数大、径向尺寸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差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径向尺寸更小、车辆的通过性更高的新型差速器。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差速轮、滑块,其特征在于呈圆筒形的壳体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相同的轴向槽,中间加工有轴孔的两个相同差速轮相向安装壳体内,每个差速轮的前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着多个凸峰构成端面凸轮,各凸峰均由螺距相等、旋向相反的两段螺旋面组成,且各螺旋面均沿着差速轮径向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态,安装在两差速轮之间的滑块分两种,数量是凸峰数量的两倍,每种滑块的背面均设置有与轴向槽相配合的凸起,背面的非凸起部分为外圆柱面的一部分,其直径与壳体的内孔直径相等,滑块的左右端各设置一个与凸峰相吻合的小凸峰,左、右小凸峰均同步偏移滑块的纵向中心线,且偏移方向相反,并且两种滑块的小凸峰偏移方向相反,构成小凸峰的各螺旋面均沿着滑块外圆柱面的径向呈内低外高的倾斜状态,小凸峰偏移方向相反的两种滑块相间地装入壳体内,背面的凸起可在轴向槽内上下滑动,壳体的两端对应于差速轮的轴孔设置有阶梯孔,在一差速轮背面与壳体之间装有碟形弹簧和垫片。
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差速器盖和圆筒形差速器壳,其中差速器壳的一端敞开,差速器盖封堵在差速器壳的敞开端,差速器盖的中心及差速器壳封堵端的中心均设置有阶梯孔。
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差速轮中心的轴孔为花键孔,其背面加工有油槽,便于向差速轮背面与差速器壳之间导入润滑油,以改善了该接合面间的润滑状况,减少其磨损。
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和差速器盖的周边均加工有多个联接孔。
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各滑块两侧面所形成的夹角等于360°除以滑块的数量。
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差速器盖与相邻的差速轮背面之间装有碟形弹簧和垫片。
其工作原理为该差速器通过其加工在差速器壳和差速器盖周边的多个联接孔与驱动桥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联接在一起,并输入转矩;差速轮通过其加工在中心的轴孔与左右两半轴联接,并输出转矩。当车辆直线行驶时,差速器壳将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输入的转矩,通过滑块带动左右两侧差速轮一起转动,并通过两半轴,以相同的转矩带动左右两侧驱动轮以相同的转速转动,由于差速轮前端面上的螺旋面沿差速轮的径向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态,而滑块两端的螺旋面呈内低外高的倾斜状态,二者间作用力的径向分力迫使滑块背面的外圆柱面始终与壳体的内孔表面贴合,从而保证滑块背面的凸起部分始终嵌于壳体内孔表面的轴向槽内;当车辆转弯时,由于两侧驱动轮要求的转速不同,滑块一方面随同壳体一起转动,并带动两侧差速轮转动,另一方面由于两侧差速轮的转速差,迫使各滑块两端的螺旋面沿差速轮前端面上的螺旋面滑动,并靠背面凸起始终嵌入壳体的轴向槽内,在随同差速器壳一起转动的同时,还相对于壳体做轴向滑动。由于碟形弹簧的轴向压力作用,使各滑块两端的螺旋面始终与差速轮前端面上的螺旋面贴合,从而保证两侧车轮在不脱离传动的情况下实现差速。另外,由于滑块与两侧差速轮间的摩擦力较大,使慢转的驱动轮上得到了比快转驱动轮更大的转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高摩擦差速器相比,径向尺寸小、锁紧系数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种滑块各采用六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六个凸峰的差速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差速器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形式滑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形式滑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1、碟形弹簧2、垫片3、滑块4、差速器壳5、差速轮6、差速器盖7、联接孔8、阶梯孔9、轴向槽10、凸起11、轴孔12、凸峰13、小凸峰14、油槽15、螺旋面16、侧面17、纵向中心线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圆筒形差速器壳4与差速器盖6周边加工有六个联接孔7,差速器壳4的一端敞开,另一封堵端的中心和封堵在差速器壳4敞开端的差速器盖6的中心均设置有阶梯孔8,圆筒形差速器壳4内壁均布设置有多个相同的轴向槽9,中间加工有轴孔11的两个相同差速轮5相向压装在差速器壳4与差速器盖6构成的壳体内,每个差速轮5的前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着6个凸峰12构成端面凸轮,各凸峰12均由螺距相等、旋向相反的两段螺旋面15组成,且各螺旋面均沿着差速轮5径向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态,差速轮5的背面加工有油槽14,中心加工的轴孔11为花键孔;安装在两差速轮5之间的滑块3分两种,数量是凸峰12数量的两倍,每种滑块3的背面均设置有与轴向槽9相配合的凸起10,背面的非凸起部分为外圆柱面的一部分,其直径与壳体的内孔直径相等,滑块3的上下端各设置一个与凸峰12相吻合的小凸峰13,上、下小凸峰13均偏移滑块3的纵向中心线17,且偏移方向相反,并且两种滑块3的小凸峰13偏移方向相反,构成小凸峰13的各螺旋面15均沿着滑块3外圆柱面的径向呈内低外高的倾斜状态,小凸峰13偏移方向相反的两种滑块3相间地装入壳体内,背面的凸起10可在轴向槽9内上下滑动,在一差速轮5的背面与差速器盖6之间装有碟形弹簧1和垫片2,保证各滑块3两端的螺旋面15与凸轮前端面上的螺旋面15始终贴合。
权利要求1.一种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包括壳体、差速轮(5)、滑块(3),其特征在于呈圆筒形的壳体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相同的轴向槽(9),中间加工有轴孔(11)的两个相同差速轮(5)相向安装壳体内,每个差速轮(5)的前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着多个凸峰(12)构成端面凸轮,各凸峰(12)均由螺距相等、旋向相反的两段螺旋面(15)组成,且各螺旋面(15)均沿着差速轮(5)径向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态,安装在两差速轮(5)之间的滑块(3)分两种,数量是凸峰(12)数量的两倍,每种滑块(3)的背面均设置有与轴向槽(9)相配合的凸起(10),背面的非凸起部分为外圆柱面的一部分,其直径与壳体的内孔直径相等,滑块(3)的左右端各设置一个与凸峰(12)相吻合的小凸峰(13),左、右小凸峰(13)均同步偏移滑块(3)的纵向中心线(17),且偏移方向相反,并且两种滑块(3)的小凸峰(13)偏移方向相反,构成小凸峰(13)的各螺旋面(15)均沿着滑块(3)外圆柱面的径向呈内低外高的倾斜状态,小凸峰(13)偏移方向相反的两种滑块(3)相间地装入壳体内,背面的凸起(10)可在轴向槽(9)内上下滑动,壳体的两端对应于差速轮(5)的轴孔(11)设置有阶梯孔(8),在一差速轮(5)背面与壳体之间装有碟形弹簧(1)和垫片(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差速器盖(6)和圆筒形差速器壳(4),其中差速器壳(4)的一端敞开,差速器盖(6)封堵在差速器壳(4)的敞开端,差速器盖(6)的中心及差速器壳(4)封堵端的中心均设置有阶梯孔(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差速轮(5)中心的轴孔(11)为花键孔,其背面加工有油槽(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4)和差速器盖(6)的周边均加工有多个联接孔(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各滑块(3)两侧面(16)所形成的夹角等于360°除以滑块(3)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差速器盖(6)与相邻的差速轮(5)背面之间装有碟形弹簧(1)和垫片(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包括壳体、差速轮、滑块,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壳体内壁上均布有多个轴向槽,中间加工有轴孔的两个相同差速轮相向安装壳体内,每个差速轮的前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相同的凸峰构成端面凸轮,安装在两差速轮之间的滑块分两种,每种滑块的背面均设置有与轴向槽相配合的凸起,滑块的左右端各设置一个与凸峰相吻合的小凸峰,左、右小凸峰均同步偏移滑块的纵向中心线,且偏移方向相反,并且两种滑块的小凸峰偏移方向相反,小凸峰偏移方向相反的两种滑块相间地装入壳体内,背面的凸起在轴向槽内上下滑动,在一差速轮背面与壳体之间装有碟形弹簧和垫片。本实用新型径向尺寸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文档编号F16H48/38GK2797777SQ20052008343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孙传祝, 张鲁邹, 王玉林, 董焕俊, 吴冲, 董昌利, 王伟, 孟凡兹, 徐明明, 刘芬, 刘欣, 郭生海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