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减速开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90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蜗轮蜗杆减速开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备机电一体化功能的产品,它涉及工业、商业或民用平衡性系列保温电动门,既是电动门的电力驱动与控制系统,又是电动门的核心配套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一款进口或国产电动门开门机,设计原理为二级减速,即以左、右侧板为减速机构的支撑架,电机内置于右侧板上,第一级减速置于右侧板外部,采用V带传动至第二级轴,减速比为1∶4.3,第二级减速内置,采用链条传动,减速比为1∶3.2,在右侧板外部,第三级轴与限位轴之间采用链条传动,第二级轴的动力输入端与其轴上的皮带轮之间采用摩擦传动,在左侧板外部,第二级轴上设计有同轴心接触式手动转轮,第二、第三级轴与支撑架间全部采用含油轴承装配、且全部采用开口挡圈轴向定位。
现有开门机的第一级减速外置,不安全,且两皮带轮工作直径比较大,导致V带与工作直径较小的主动轮间的接触面积过小,两者间易打滑丢转;第二级减速采用链条传动,需要经常性的润滑保养,否则工作噪音大、磨损严重;第二级轴与其轴上的皮带轮之间虽然采用摩擦传动,但没有配备相应的过载保护电路控制,无法真正起到过载保护作用;第二级轴上的手动转轮与该轴同轴心接触式滑动配合,易磨损;第二、第三级轴与支撑架间采用含油轴承装配,需要经常性的润滑保养,否则易磨损、工作噪音大,并且轴向采用开口挡圈定位,因开口挡圈与所在轴或含油轴承间不能同时形成同步旋转,故三者间,总会有二者因摩擦而易损坏。从而导致现有开门机的保养范围宽且频率高、维修周期短、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开门机存在的第一级减速外置不安全,V带与皮带轮间易打滑丢转,没有真正的过载保护,手动转轮与第二级轴间易磨损且外置,第二、第三级轴与含油轴承间易磨损及其轴向定位易损坏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开门机,该种开门机不仅大大改善了现有开门机存在的诸多技术缺陷,而且还减小了体积,外观更为整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缺陷的技术方案是将现有开门机的二级减速改进为蜗轮蜗杆减速机一级减速,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电机分别通过减速机支架与电机内置于左、右侧板间,并采用V带与工作直径比为1∶1~1∶2的皮带轮传动,该结构既安全、又使V带与皮带轮间的接触面积均达到或接近最大,从而改进了V带与皮带轮间易打滑丢转的技术缺陷;手动转轮设计在电机轴的轴向上,通过一个内径大于电机轴外径、外径与手动转轮工作孔内径形成滑动配合的空心套,将手动转轮与高速旋转的电机轴形成非接触式装配,从而使手动转轮与电机轴间不会产生任何磨损;限位轴均采用深沟球轴承、剖面为“T”形的轴承座与左、右侧板装配,使开口挡圈与限位轴或轴承间实现了同步旋转,从而使限位轴或轴承与开口挡圈间不会产生任何磨损;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装配一个同步旋转的码盘,采用光电开关检测码盘的旋转情况,来确定开门机是否有堵转或转速过低现象,如果有,其控制电路将立刻控制电机断电,从而使开门机在遇有堵转或转速过低时真正起到了保护作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为双向输出,且采用深沟球轴承、剖面为“T”形的轴承座与左、右侧板装配,是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负载承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现了现有开门机功能的同时,使减速机构与手动转轮全部内置,限位轴轴向定位的开口挡圈与限位轴或轴承能够同步旋转,还增加了过载保护机构,大大克服了现有开门机存在的技术缺陷,减少了保养范围,延长了保养频率、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结构紧凑。


图1是蜗轮蜗杆开门机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A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1的B-B横剖面构造图。
图4是图2(和图3)中的30。
图5是图1(和图2、图3)中的3。
图6是图1中的11。
图7是图1中的10。
图8是图1(和图2、图3)中的1。
图9是图1(和图3)中的23。
图10是图1(和图2)中的26。
图11是图1(和图3)中的24。
图12是图1(和图3)中的21。
图13是图2中的31。
图14是图1中的6。
图15是图1(和图3)中的22。
图16是图1(和图3)中的20。
图17是图1(和图3)中的19。
图18是图1中的16。
图19是图1(和图2)中的9。
图20是图2中的33。
图21是图1(和图2)中的28。
图22是图2中的37。
图23是图2中的36。
图24是图1(和图2)中的7。
图25是图1(和图2)中的12。
图26是图1(和图2)中的2。
图27是图1(和图3)中的14。
图28是图1(和图2)中的8。
图29是图1(和图2)中的29。
图30是图2中的39。
图31是图1(和图3)中的25。
图32是图1(和图3)中的18。
图33是图1(和图3)中的27。
图34是图1(和图2)中的5。
图中1.开关支架,2.码盘,3.右侧板,4.弹簧,5.限位开关,6.限位滑轮压片,7.限位轴,8.轴承座,9.限位滑轮,10.电器安装架,11.电器安装架盖,12.皮带轮,13.V带,14.皮带轮,15.顶丝,16.离合联杆,17.弹簧,18.手动转轮,19.空心套,20.离合拨片,21.空心套支架,22.离合转轴,23.离合手柄,24.电机支架,25.电机,26.减速机支架,27.离合开关,28.蜗轮蜗杆减速机,29.码盘套,30.左侧板,31.定位架,32.深沟球轴承,33.链轮,34.链条,35.深沟球轴承,36.链轮,37.轴承座,38.光电开关,39.链轮,40.O型垫圈,41.开口挡圈,42.开口挡圈,43.螺钉,44.螺钉,45.螺栓,46.螺栓,47.开口挡圈,48.顶丝,49.顶丝,50.螺钉,51.螺钉,52.开口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一、材料图中1、2、3、6、10、11、20、21、23、24、26、30、31为冲压件,7、8、12、14、16、18、19、22、29、33、36、37、39为机加件,9为注塑件。
二、装配流程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同时参见图2、图3),将离合开关(27)用2个螺钉(44)装配在右侧板(3)上,将2个深沟球轴承(35)分别与2个轴承座(37)装配在一起后,再分别装配在右侧板(3)与左侧板(30)上,将光电开关(38)装配在左侧板(30)上,将皮带轮(12)用2个顶丝(48)装配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8)输入轴上,将码盘(2)与码盘套(29)用3个螺钉(44)装配在一起后,装配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8)输出轴左端,并用2个顶丝(48)紧固好,将2个开口挡圈(47)分别卡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8)输出轴的2个挡圈槽内,将减速机支架(26)用4个螺栓(46)装配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8)底板上,以减速机支架(26)的宽度为基准,将减速机支架(26)与左侧板(30)与右侧板(3)装配在一起,将链轮(39)装配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8)输出轴左端后,用2个顶丝(49)紧固,将链轮(36)装配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8)输出轴右端后,用2个顶丝(48)紧固,将电机支架(24)与电机(25)用4个螺栓(46)装配在一起,将皮带轮(14)用2个顶丝(15)紧固在电机(25)轴上,将电机支架(24)用4个螺栓(45)分别装配在左侧板(30)与右侧板(3)上[暂不紧固4个螺栓(45)],将V带装配在皮带轮(12)与皮带轮(14)上,调节电机支架(24),使V带达到适度张力后,再紧固4个螺栓(45),将离合拨片(20)用2个螺钉(43)装配在离合转轴(22)上后,再将离合转轴(22)装配在空心套支架(21)上,用2个开口挡圈(42)定位,将空心套(19)用4个螺钉(43)装配在空心套支架(21)上,将O型垫圈(40)、手动转轮(18)、弹簧(17)、0型垫圈(40)、开口挡圈(41)依次装配在空心套(19)上,将2个离合联杆(16)装配在手动转轮(18)上,将离合手柄(23)、开口挡圈(42)依次装配在离合转轴(22)上,按照空心套支架(21)与电机支架(24)凸凹配合的技术要求,将空心套支架(21)装配在左侧板(30)与右侧板(3)上,将2个限位滑轮(9)装配在限位轴(7)上,将2个深沟球轴承(32)分别与2个轴承座(8)装配在一起后,再分别装配在限位轴(7)两端的挡圈槽内侧,卡上开口挡圈(52),将限位轴(7)置于左侧板(30)与右侧板(3)的装配处后,将2个定位架(31)分别置于左侧板(30)与右侧板(3)的外侧,再用8个螺钉(43)分别装配在左侧板(30)与右侧板(3)上[暂不紧固8个螺钉(43)],将链轮(33)用螺钉(50)装配在限位轴(7)上后,将链条(34)装配在链轮(33)与链轮(36)上,调节限位轴(7),使链条(34)达到适当紧度后,再紧固8个螺钉(43),将2个分别装配有2个限位开关(5)的开关支架(1),按照装配限位开关(5)所在的平面互呈垂直关系、且与限位轴(7)的轴心同呈平行关系的技术要求,分别用4个螺钉(43)装配在左侧板(30)与右侧板(3)上,将限位滑轮压片(6)的小折弯边朝向限位滑轮(9),用2个螺钉(44)与2个弹簧(4)装配在开关支架(1)上,将另外2个开关支架(1)装配在左侧板(30)与右侧板(3)上,将装配有电器控制系统的电器安装架(10)用8个螺钉(51)装配在左侧板(30)与右侧板(3)上,将电器安装架盖(11)用6个螺钉(51)装配在电器安装架(10)上。
上述装配流程完毕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作全部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要求控制电路必须具备下述功能1、自身具备的功能(1)、开门(关门)行程限位开关至限位点时,控制电路能立刻切断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电源;(2)、开门(关门)行程限位开关未至限位点时,本实用新型输出轴遇有堵转或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情况时,控制电路通过接近开关或红外对射开关反馈回来的电信号,能立刻切断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电源;(3)、离合转换开关断开后,控制电路能立刻切断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电源。
2、采集外部信号能实现的功能(1)、外部电离合开关切断后(即小门开关),控制电路能立刻切断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电源;(2)、关门过程中(关门限位开关未至限位点时),外部关门保护的电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后,控制电路能立刻本实用新型转换为开门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开门机,以两件完全相同的U形冲压折弯板为减速机构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以分体式蜗轮蜗杆减速机一级减速为主要减速结构,减速机与电机之间通过V带与皮带轮传动,手电动离合转换机构设计在电机轴的轴向上,减速机输出轴上设计有通过接近开关或红外对射开关采集信号的过载保护机构、开关门行程限位机构与负载承重机构,开关门行程限位机构与支撑框架间设计有安装标准架,减速机输出轴、开关门行程限位轴均采用深沟球轴承、剖面为“T”形的轴承架与支撑框架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分体式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电机,通过各自的U形折弯固定架装配于两折弯板形成的支撑框架内;减速机输入轴、电机轴与支撑框架板平行设置,并通过V带与两个工作直径比在1∶1~1∶2区间的皮带轮传动;减速机的输出轴为双向输出,与两折弯板形成的支撑框架垂直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手电动离合转轮与电机轴同为一个轴心,两者间,通过一件内径大于电机轴外径、外径与手电动离合转轮内径呈滑动配合关系的空心轴套形成非接触配合;空心轴套装配在一件U形折弯固定架上,该固定架又装配在两折弯板形成的支撑框架间;手电动离合转轮上呈轮心对称的一对转杆与电机皮带轮上呈轮心对称的一对定位顶丝形成“十字交叉”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在两折弯板形成的支撑框架内侧,在减速机双向输出轴的一侧轴上,通过一件轴套固定一个平面码盘(二者与减速机输出轴同为一个轴心);接近开关或红外对射开关固定在一件支撑框架板上,使其信号感应头对应平面码盘的工作部位;信号传输导线连接于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开关门行程限位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剖面为“T”形的轴承架与支撑框架板形成装配关系;开关门行程限位开关、备用开关通过U形折弯固定架与支撑框架板形成装配关系,并共同通过一件安装标准架内置于支撑框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减速机的双向输出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剖面为“T”形的轴承架与支撑框架板配合,“T”形轴承架的小径端与支撑框架板上相应的装配孔紧配合,“T”形轴承架的大径端置于支撑框架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空心轴套的固定架与电机固定架的U形口相对,呈凸凹配合的装配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开关门行程限位开关、备用开关分别装配在两件U形折弯固定架上,两件折弯固定架装配各开关所在的平面互呈垂直关系、与开关门行程限位轴的轴心同呈平行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是安装标准架与支撑框架板平行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开门机,它涉及工业、商业或民用平衡性系列电动门。它以左、右侧板为减速机构的支撑架,以蜗轮蜗杆减速机为主要减速结构,减速机与电机通过V带与两个工作直径比为1∶1~1∶2的皮带轮传动;在电机轴的轴向上,手动转轮与电机轴为同轴心非接触式设计;减速机输出轴上设计有过载保护机构、负载承重机构与通过链轮与链条传动的开关门行程限位机构;减速机输出轴、限位轴均采用深沟球轴承设计与左、右侧板配合。本实用新型大大克服了现有开门机存在的两个皮带轮工作直径比过大易丢转、手动转轮与其支撑轴同轴接触式易磨损、没有过载保护机构、含油轴承与各级减速轴及其轴向定位挡圈间易磨损等技术缺陷。
文档编号F16H1/16GK2890269SQ20052011322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5日
发明者姜继承 申请人:姜继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