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167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向机械设备注入润滑剂的润滑装置,尤其涉及 一种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向机械设备润滑点注入润滑剂(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方式主要有 二种 一种为用油枪人工进行注射,该方式劳动强度大且作业速度较慢, 有时还受作业场所环境的限制而无法操作;另一种为应用电动加油机自动 注入,该加油机釆用单活塞式的润滑油泵并配置有储存润滑剂的桶、罐等 容器,其不仅体积庞大、移动笨重,而且输油速度慢、供油量少、输油压 力低,所以难以满足长距离输送润滑剂和多润滑点同时注入的工况要求, 有时甚至会造成润滑管道堵塞以至损坏机器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机械润滑装置输送量少、 输送压力低、体积笨重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具有输 送压力高、输送量大、体积轻便的优点,能够适应长距离、多润滑点注射 润滑剂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包括有电机、润滑油泵、出油管和用以扣 盖于润滑剂包装桶桶口上的盖座,该盖座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电机固定于 盖座上且位于盖座的上方,所述润滑油泵为在单循环周期内能够实现多次 加压的双层多柱塞油泵,其固定地连接于盖座上并位于盖座下方且接近润 滑剂包装桶的桶底,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该双层多柱塞油泵,所述出油管一端连接该双层多柱塞油泵,另一端通出盖座之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的双层多柱塞油泵包括有泵体、
双联凸轮轴、两柱塞架和若干加压单元;所述泵体的中心设有一具有垂直 轴线的空腔;所述加压单元位于该空腔的一侧,其包括有上导孔、下导孔、 长柱塞、短柱塞、出油口、吸油口和油孔,该上导孔位于泵体的上层,其 轴线与空腔轴线垂直相交且内端与空腔相通,所述下导孔位于泵体的下层, 其轴线与空腔轴线垂直相交,该下导孔外端封闭、内端与空腔相通,所述 油孔将上导孔与下导孔相连通,所述吸油口设于泵体的下部并与下导孔连 通,所述出油口设于泵体的上部并与上导孔连通,其外端与出油管相连接, 所述长柱塞上开设有环槽并且穿置于上导孔中,所述短柱塞穿置于下导孔 中;所述双联凸轮轴同轴线地架设于上述泵体的空腔中,其上轴端连接于 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轴上,该双联凸轮轴上设有两个由偏心圆构成的径向凸 轮,该两凸轮的水平位置分别与上导孔和下导孔相对应,两凸轮的偏心线 相差一相位角;两柱塞架为非封闭的框架且设有通孔,其分别套设于双联 凸轮轴的两凸轮的外周,所述长柱塞和短柱塞在端部均设有台肩,其按台 肩向内的方向穿过柱塞架上的通孔并分别穿'入上、下导孔,该柱塞架通过 台肩将长、短柱塞的端部压抵于相应凸轮的轮缘上;在所述泵体下方的双 联凸轮轴的下轴端上固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加压单元的数量可以为2个, 且它们对称地分布于泵体空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还包括有筒状的支座套和能报 警的液位控制器;该支座套上端固定于所述盖座的下面,其下端固定于所 述双层多柱塞油泵的上部,所述传动轴穿置于该支座套中,其上端连接电 机,下端连接双层多柱塞油泵;该液位控制器固定于盖座上并插入润滑剂 包装桶内;在所述出油管通出盖座之上的一端连接有压力表和限压阀,该限压阀连接并操纵用以控制电机回路的行程开关。
与现有电动加油机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设 有可直接扣盖于润滑剂包装桶桶口上的盖座以及便于提携的把手,而不再 配置润滑剂的贮存桶,所以其结构简单、搬运轻便,而且所述便携式高压 润滑装置的所有构件均安装固定在该盖座上,因此使用时只须直接安置在 由市场采购来的润滑剂包装桶口上即可,当一桶润滑剂用完之后,可提拎 盖座上的把手将该整个装置移置到另一新润滑剂包装桶上,因而使用非常 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多柱塞油泵作为润滑油泵,其具有分布 在两层泵体结构中的若干个加压单元,从而能够在润滑油泵旋转一周的单 个循环周期内完成多次吸油、加压、输送的工作程序,实现对所输送润滑 剂的多次增压和连续输送,因此大大提高了输油的容量和压力。泵压的提 高使被输送的润滑剂的动能加大并迫使输送管道畅通,而泵量的增大能满 足更多润滑点同时注入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长距离输送润滑 剂和多点同时润滑的使用条件,达到润滑剂被充分输送到4润滑点,确保 机械设备润滑正常的目的,不会导致输送管道堵塞、损坏机械设备的恶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多柱塞油泵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泵体的剖视图。
图5是双联凸轮轴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柱塞架的立体图。
图8是图3A-A处的剖视图。1:电机;2:减速器;3:液位控制器;
4:上联轴器;5:支座套;6:传动轴;
7:双层多柱塞油泵;8:出油管;9:包装桶;
10:盖座;11:行程开关;12:压力表;
13:把手;14:限压阀;15:下联轴器;
16:输送管;17:轴承盖;18:轴承;
19:台肩;20:长柱塞;21:环槽;
22:搅拌叶片;23:双联凸轮轴;24:油孔;
25:柱塞架;26:吸油口;27:泵体;
28:出油口;29:短柱塞;30:台肩;
31:通孔;32:堵塞;33:空腔;
34:下导孔;35:上导孔;36:上凸轮;
37:下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便携式高压润滑装 置包括有电机l、减速器2、润滑油泵7、盖座10、支座套5、传动轴6、 出油管8和液位控制器3。所述盖座10用以扣盖于润滑剂包装桶9的桶口 上,该盖座10为一桶盖状构件,其形状与包装桶9的桶口相吻合,周边具 有向下的翻沿以便扣箍于包装桶9的桶口上,盖座10的上面设置有便于提 携的把手13。所述电机1与减速器2相连接,并且通过减速器2减速后向 外输出动力;该电机1和减速器2轴线垂直向下地固定于盖座IO上且位于 盖座IO的上方,减速器2的输出轴端穿过盖座10伸向盖座IO的下方。所述支座套5为一中空的筒状构件,轴线垂直地安装于盖座10下方与电机1 和减速器2相对的位置,其上端固定于盖座10的下面并使减速器2的输出 轴端穿入其中间的空腔。所述润滑油泵7为在单循环周期内能够实现多次 加压的双层多柱塞油泵,其上部连接固定于支座套5的下端,通过支座套5, 该双层多柱塞油泵7能够固定且连接于盖座10的下方,并且与盖座10相 隔一定距离而尽可能接近润滑剂包装桶9的桶底。所述传动轴6穿置于支 座套5的空腔中,其上端通过上联轴器4连接减速器2的输出轴并进而连 接电机1,其下端通过下联轴器15连接双层多柱塞油泵7,因而电机1能 够通过减速器2、传动轴6驱动该双层多柱塞油泵7。所述出油管8—端连 接双层多柱塞油泵7,另一端向上通出盖座IO之上,其端头同时连接压力 表12和限压阀14,继而连接用以向润滑点输送润滑剂的输送管16(见图2)。 该限压阀14连接用以控制电机1回路的行程开关11,当出油压力超过限压 阀M所预定的限值时,该限压阀14能够操纵行程开关11断开电机1的控 制回路。所述液位控制器3固定于盖座10上并插入润滑剂包装桶9内,当 包装桶9内的润滑剂液面低于双层多柱塞油泵7时,该液位控制器3能够 报警。
所述双层多柱塞油泵7的结构可参阅图3,图示所述双层多柱塞油泵7 包括有泵体27、双联凸轮轴23、两柱塞架25、若干加压单元和搅拌叶片 22,下面以具有2个加压单元的图3所示实施例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4泵体的剖视图,所述泵体27的中心设有一上下 贯通的空腔33,该空腔33的轴线为垂直方向。所述2个加压单元对称地分 布于泵体27的空腔33的两侧,每一侧具有一个加压单元,每个加压单元包括有上导孔35、下导孔34、长柱塞20、短柱塞29、出油口28、吸油口 26和油孔24;该上导孔35位于泵体27的上层,其轴线与空腔33的轴线 垂直相交,即上导孔35沿空腔33的径向水平分布,其内端与空腔33相通, 外端为开放端;所述下导孔34位于泵体27的下层,其轴线与空腔33的轴 线垂直相交,该下导孔34的外端用堵塞32封闭,其内端与空腔33相通; 所述油孔24将上导孔35与下导孔34相连通,所述吸油口 26设于泵体27 的下部并与下导孔34连通,所述出油口 28设于泵体27的上部并与上导孔 35连通,其外端与出油管8相连接;所述长柱塞20中段的柱塞面上开设有 环槽21且端部设有台肩19,其穿置于上导孔35中;所述短柱塞29在端部 同样设有台肩30,其穿置于下导孔34中。所述双联凸轮轴23的两轴端通 过轴承盖17和轴承18架设于上述泵体27的空腔33中,其与该空腔33同 轴,该双联凸轮轴23的上轴端通过下联轴器15连接于传动轴6上,然后 依次通过上联轴器4、减速器2进而连接电机1;再请参阅图5和图6,该 双联凸轮轴23的中段上设有两个由偏心圆构成的径向凸轮上凸轮36和 下凸轮37,该上凸轮36与上层的上导孔3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同样地 下凸轮37的水平位置与下层的下导孔34相对应;该两凸轮36与37沿双 联凸轮轴23径向的偏心线相差一相位角P (见图6)。再请参阅图7,所述 柱塞架25为开口叉状的非封闭框架,其上设有两通孔31。图8双层多柱塞 油泵7的剖视图表示了装配后在泵体27的下层柱塞架25与各构件之间的 位置组合关系,所述柱塞架25套设于双联凸轮轴23的下凸轮37的外周, 两短柱塞29按台肩30向内的方向分别穿过柱塞架25上的两通孔31 ,然后 再分别穿入空腔33两侧的两下导孔34,该柱塞架25通过台肩30将短柱塞29的端部压抵于下凸轮37的轮缘上,从而使两短柱塞29在双层多柱塞油 泵7运转过程中始终受下凸轮37推动在下导孔34内往复运动;在泵体27 的上层,柱塞架25以图8所示上述同样的装配方式与双联凸轮轴23、两长 柱塞20组合在一起柱塞架25套设于双联凸轮轴23上凸轮36的外周, 两长柱塞20按台肩19向内的方向分别穿过柱塞架25上的两通孔31 ,并且 穿入上导孔35,柱塞架25通过台肩19将两长柱塞20压掣于上凸轮36的 轮缘上。再请参阅图3,所述搅拌叶片22位于泵体27的下方,其固定连接 在双联凸轮轴23的下轴端上,当双层多柱塞油泵7旋转时,搅拌叶片22 充分搅动包装桶9内的润滑脂使之聚集在泵体27的吸油口 26附近,以免 双层多柱塞油泵7吸空。现结合图1、图3和图8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需要对机械设 备加注润滑剂时,先把所述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的盖座IO盖置于打开的润 滑剂包装桶9的桶口上,然后启动电源。电机1通过减速器2、传动轴6 驱动双层多柱塞油泵7,双联凸轮轴23旋转时,两凸轮36和37通过两柱 塞架25带动长柱塞20和短柱塞29分别在上导孔35和下导孔34内往复运 动(如图8所示)。再请参阅图3,该图表示了双层多柱塞油泵7在循环周 期中某一时刻的工作状态。由于两凸轮36和37存在有偏心距且偏心线相 差一相位角P ,所以不同加压单元在同一时刻是处于不同工作阶段的。图3 中,左侧加压单元正处于负压吸油阶段上层长柱塞20的柱塞面此刻将油 孔24封闭,同时下层的短柱塞29则被拉向右侧而通过吸油口 26进行负压 吸油(可见图8);与此同时,右侧的加压—单元正处于加压输油阶段上层 长柱塞20上的环槽21恰好将油孔24与出油口 28导通,下层的短柱塞29则被推向右侧而通过油孔24、出油口28进行加压输油。由此可见,在同一 工作时段中,左侧的加压单元完成了自包装桶9中吸油的工作,而右侧的 加压单元完成了向出油管&输油的工作。当双联凸轮轴23旋转180。后, 两侧加压单元的工作状态与上述工作时段正相反,右侧的加压单元完成了 自包装桶9中吸油的工作,而左侧的加压单元完成了向出油管8输油的工 作。因此,每当双联凸轮轴23旋转一周,也就是双层多柱塞油泵7的一个 循环周期,两侧的加压单元就各完成了一次负压吸油和加压输油的工作, 换言之,图3所示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实施例能够在单一的工作循环周 期内完成2次吸油、加压、输送的程序,因此大大提高了输油的容量和压 力。被输出的润滑剂通过出油管8、输送管16到达各润滑点对设备进行注 入,若双层多柱塞油泵7的压力过高并超过限压阀14所预定的限值时,该 限压阀14能够抵压行程开关11动作以断开电机1的控制回路,进而停止 双层多柱塞油泵7的工作。双层多柱塞油泵7底部安装的搅拌叶片22能搅 动包装桶9内的润滑脂,使之聚集在吸油口 26附近以免吸空。当包装桶9 中的润滑剂用完、其液面低于双层多柱塞油泵7时,液位控制器3就能报 警,操作人员就可提携把手13将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整个换置到新的润滑 剂包装桶上去,继续完成润滑工作。除了图3所示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输油容量和压力,本实用新型 还有更多实施方式,这就是,在双层多柱塞油泵7中设置多个加压单元, 它们可以沿空腔33的径向均匀地分布于泵体27的周围,其数量可以为3 个、4个或更多,从而使所述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能够在单个循环周期内完 成3次、4次或更多次吸油、加压和输送的工作程序,以进一步提高输油的容量和压力,实现润滑剂的多次增压和连续输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的所有构件均安装固定在一盖座10上且设有便于提携的把手13,而不再配置润滑剂的贮存 桶,此外采用具有多个加压单元的双层多柱塞油泵7作为润滑油泵,能够在旋转一周的单个循环周期内完成多次吸油、加压、输送的工作程序,实 现对润滑剂的多次增压和连续输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输送压力高、输 送量大、体积轻便的优点,能够达到使用方便、输送畅通、润滑充分的有 益效果,特别适合长距离、多润滑点同时注射润滑剂的使用场合,其可以 直接安置在由市场采购来的润滑剂包装桶口上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包括有电机、润滑油泵和出油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用以扣盖于润滑剂包装桶桶口上的盖座,该盖座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电机固定于盖座上且位于盖座的上方,所述润滑油泵为在单循环周期内能够实现多次加压的双层多柱塞油泵,其固定地连接于盖座上并位于盖座下方且接近润滑剂包装桶的桶底,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该双层多柱塞油泵,所述出油管一端连接该双层多柱塞油泵,另一端通出盖座之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双层多柱塞油泵包括有泵体、双联凸轮轴、两柱塞架和若干加压单元; 所述泵体的中心设有一具有垂直轴线的空腔;所述加压单元位于该空腔 的一侧,其包括有上导孔、下导孔、长柱塞、短柱塞、出油口、吸油口 和油孔,该上导孔位于泵体的上层,其轴线与空腔轴线垂直相交且内端 与空腔相通,所述下导孔位于泵体的下层,其轴线与空腔轴线垂直相交, 该下导孔外端封闭、内端与空腔相通,所述油孔将上导孔与下导孔相连 通,所述吸油口设于泵体的下部并与下导孔连通,所述出油口设于泵体 的上部并与上导孔连通,其外端与出油管相连接,所述长柱塞上开设有 环槽并且穿置于上导孔中,所述短柱塞穿置于下导孔中;所述双联凸轮 轴同轴线地架设于上述泵体的空腔中,其上轴端连接于与电机连接的传 动轴上,该双联凸轮轴上设有两个由偏心圆构成的径向凸轮,该两凸轮 的水平位置分别与上导孔和下导孔相对应,两凸轮的偏心线相差一相位 角;两柱塞架分别套设于双联凸轮轴的两凸轮的外周,并且将长、短柱 塞的端部压抵于相应凸轮的轮缘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架为非封闭的框架且设有通孔,所述长柱塞和短柱塞在端部均设 有台肩,其按台肩向内的方向穿过柱塞架上的通孔并分别穿入上、下导 孔,该柱塞架通过台肩将长、短柱塞压掣于凸轮轮缘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泵体下方的双联凸轮轴的下轴端上固接有搅拌叶片。
5、 根据权利要求2、 3或4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加压单元的数量为2个,且它们对称地分布于泵体空腔的两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筒状的支座套,该支座套上端固定于所述盖座的下面,其 下端固定于所述双层多柱塞油泵的上部,所述传动轴穿置于该支座套 中,其上端连接电机,下端连接双层多柱塞油泵。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能报警的液位控制器,该液位控制器固定手盖座上并插入 润滑剂包装桶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出油管通出盖座之上的一端连接有压力表和限压阀,该限压阀连接 并操纵用以控制电机回路的行程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压润滑装置,其包括有电机、润滑油泵、出油管和用以扣盖于润滑剂包装桶桶口上的盖座,该盖座上设置有把手,电机固定于盖座上且位于盖座的上方,润滑油泵为在单循环周期内能够实现多次加压的双层多柱塞油泵,其固定地连接于盖座上并位于盖座下方且接近润滑剂包装桶的桶底,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该双层多柱塞油泵,出油管一端连接该双层多柱塞油泵,另一端通出盖座之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周期内润滑剂的多次增压和连续输送,具有输送压力高、输送量大、体积轻便的优点,能够达到使用方便、输送畅通、润滑充分的有益效果,因而特别适合长距离、多润滑点同时注射润滑剂的使用场合,可直接安置在润滑剂包装桶口上使用。
文档编号F16N9/00GK201145130SQ20072007405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恒 张, 潘若辰 申请人:上海地铁盾构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