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205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轴承制造过程中的全自动注脂压盖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微型轴
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轴承制造行业,对微型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钢珠注脂,及注脂后对其两面 进行加盖封闭,一是靠人工手工操作完成的。即先在微型轴承一面加盖,用专用工具手工压 盖,然后将微型轴承翻转180° ,从另一面对其进行注脂,然后对其另一面加盖,再用专用工 具手工压盖,要通过六道手工操作才能完成这一注脂压盖工艺。这种手工操作,存在工作速 度慢,工作效率低;清洁度差,易将尘埃带入微型轴承内,影响微型轴承的噪音与使用寿命; 注脂量不一,影响微型轴承内钢珠的润滑及转动性能;加盖压盖精确度差,易造成盖子放偏 或被压变形或未压紧等弊端;二是依靠机械自动完成,目前有半自动和全自动压盖机,其自 动压盖需要上下模具,注脂需要注脂泵,注脂量需要电子称,轴承翻转需用上下两组气缸翻 转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的方法,其不但
工作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注脂压盖的质量也好。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种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加工微型轴承通过进
料装置运送入整料装置,以获得唯一一组逐个依次轴向平行排列的待加工微型轴承序列,
接着,通过推料装置将排列好的待加工微型轴承逐一推入输送料道,并依次经过安装在输
送料道上的注脂装置和压盖装置即可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的注脂加工和单面压盖加工,然
后,经过输送料道上的封闭扭曲料道,使得已完成单面加工的待加工微型轴承翻转180° ,
最后,再次采用压盖装置即可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未压盖加工面的压盖加工。
由此可知,本发明对微型轴承的注脂、压盖加工过程中,从进料到出料,皆采用相
应的设备进行自动操作,尤其是采用了封闭扭曲料道,以为微型轴承两端面分别进行自动
压盖做准备,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微型轴承加工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 上设置有工作台,而工作台上则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进料装置、整料装置、输送 料道以及出料装置,所述输送料道包括顺序串联的第一输送料道、第二输送料道、用于将微 型轴承翻转180°的第三输送料道和第四输送料道,所述第一输送料道上设置注脂装置,第 二输送料道以及第四输送料道上则分别设置压盖装置,另外,每一个压盖装置的下端对应 地在机体内设置有送盖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整料装置、注脂装置、压盖装置、送盖装置以及 出料装置的开启/关闭皆分别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整料装置包括整料驱动电机、间隔地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主牵引辊和副牵引辊、输送带以及推料机构,整料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主牵引辊固定连接,输送带包覆于主牵引 辊和副牵引辊上,且输送带上方平行地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 板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狭槽输送料道,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第一挡板与送料平 板出料口相对设置,而第二挡板则固定连接在送料平板侧边的机架上,另狭槽输送料道进 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狭槽输送料道进料口处有无物料的第一物料检测元件,而狭槽输送 料道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反馈狭槽输送料道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的第二物料检测元件,所 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推料气缸以及与第一推料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推料板,第一推料气 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上,而推料板则处于输送带上方。 第一输送料道的进料口与整料装置狭槽输送料道的出料口相垂直,位于狭槽输送 料道出料口处的微型轴承通过推料装置被推到第一输送料道的进料口 ,该推料装置包括第 二推料气缸,所述第二推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二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位于第一输 送料道进料口的前端,同时该第二推料气缸与第一输送料道位于同一直线上,另所述第二 推料气缸的开启/关闭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二物料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同时 该第二推料气缸上设置有向自动控制装置反馈该第二推料气缸推料信息的第三物料检测 元件。 所述输送料道任一侧边设置有用于推紧置于输送料道上微型轴承的定位装置,而
与定位装置相对的输送料道另一侧边则依次设置有注脂装置和两压盖装置,所述定位装置
包括推杆,推杆与输送料道一侧边平行设置,且推杆面向输送料道的表面上对应于注脂装
置以及两压盖装置依次设置有注脂定位块、第一压盖定位块和第二压盖定位块,而该推杆
背向输送料道的表面则间隔地分别与两个以上的定位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每一个定位气
缸通过直线轴承的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而推杆则固定连接在直线轴承的轴上,另外,
定位气缸的开启/关闭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三物料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同时
所述定位气缸上设置有用于反馈定位装置定位状况的第四信息检测元件。 所述注脂装置包括储脂缸、与储脂缸顶盖固定连接的下压装置以及油脂注射装
置,下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两导柱、与两导柱上端连接的横梁、悬挂连接在横
梁上的下压气缸以及与下压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移动块,该移动块与储脂缸顶盖固定连
接,另外,移动块套接在导柱上,且移动块与工作台之间的导柱上压设有弹簧,所述油脂注
射装置包括注脂气缸、垂直距离微调装置、注脂缸以及注脂模,注脂缸与储脂缸连接成一
体,注脂缸内纵向开设有油脂注射孔,注脂模内则设置有与油脂注射孔的下端注射孔相连
通的油脂输送通孔,同时所述油脂注射孔的侧壁通过油脂输送道与储脂缸相连通,且油脂
注射孔内放置有注射杆,该注射杆一端设置有与油脂注射孔配合连接的活塞头,另一端则
为挤压端,且注射杆挤压端与注脂缸之间的注射杆杆体上套接有压簧,注脂气缸通过安装
支架固定支撑在注脂缸上,且注脂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支架一端固定连接,而下压支架的
另一端则悬挂连接垂直距离微调装置,该垂直距离微调装置的另一端则活动悬置在注射杆
挤压端上方,所述下压气缸以及注脂气缸的开启/关闭皆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四信息检
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 所述压盖装置包括轴承盖取料器、第二导轨、可沿第二导轨滑移的滑台以及固定 连接于滑台上的支架,第二导轨垂直地设置于输送料道上方,且第二导轨的一端与机架固 定连接,而第二导轨的另一端则与输送料道侧边相接触,所述第二导轨上固定安装有前推气缸,该前推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台固定连接,而支架上则悬挂地固定连接压盖气缸,轴承盖 取料器与压盖气缸的活塞顶杆相连接,该轴承盖取料器为压盖头,所述压盖头为空芯腔体, 该压盖头的端面装有微型轴承压盖模,空芯腔体内与真空发生器输出端通过管路接通,所 述送盖装置包括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下表面的立柱和L形支架,所述立柱和L形支 架相对设置,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板,而L形支架的平直端上垂直地固定连接有导 料杆,且导料杆位于压盖装置的轴承盖取料器下方,同时该L形支架的竖直端上间隔地安 装有导料杆料无检测元件和移动杆复位检测元件,且导料杆料无检测元件位于移动杆复位 检测元件的上方,另导料杆上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往复直线移动装置沿导料杆 上下滑移,该往复直线移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杆副机构、安装于立柱内侧的第三导轨以及连 接在第三导轨上可沿第三导轨滑移的滑块,所述移动杆的端部与滑块固定连接,而移动杆 的杆体则与第二丝杆副机构中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同时该第二丝杆副机构中的丝杆与送 盖驱动电机固定连接,而该送盖驱动电机在安装在支板上,另外,前推气缸、压盖气缸以及 送盖驱动电机的开启/关闭皆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 制。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的送料平板,所述送料平板两端安装有第一
导轨,且送料平板上设置有可沿第一导轨滑移的推料平板,该推料平板的两端置于第一导
轨内,且推料平板与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直线往复移动装置输出端固连,所述直线往复移
动装置包括进料驱动电机、第一丝杆机构、用于控制推料平板复位的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
件以及用于反馈送料平板上有无物料的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第一丝杆机构包括配合使
用的丝杆以及丝杆螺母,进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机构丝杆相连接,而该第一丝
杆机构的丝杆螺母则与推料平板固定连接,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以及送料平板料无检测
元件间隔地固定安装在与第一导轨平行相邻设置的机架上;另外推料平板包括前推料平板
和后推料平板,前推料平板与后推料平板通过单头螺杆或者双头螺杆相连接,且位于前推
料平板与后推料平板之间的单头螺杆或者双头螺杆杆体上压设有弹簧,同时,后推料平板 与第一丝杆机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且后推料平板上安装有用于反馈前推料平板推料信息
以控制前推料平板运移的后移检测元件,所述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送料平板料无检测 元件以及后移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同时进料驱动电机的旋转 方向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以及后移检测元 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出料料道以及将输送料道出料口处的成品微 型轴承推入出料料道进料口的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料道的进料口与输送料道的出料口相垂 直设置,且出料气缸的开启/关闭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三物料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 控制。 所述第一输送料道、第二输送料道以及第四输送料道皆为开口直槽,而第三输送 料道则为封闭扭曲料道,该第三输送料道横截面为矩形,且第三输送料道进料口的上下平 面与该第三输送料道出料口的上下平面恰好相互颠倒。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1、整个微型轴承的注脂、加盖与压盖、除在送料平板、导料杆上加料及微型轴承送 出出料料道后包装入箱为手工操作外,其余均全部自动完成,生产效率极大提高,比原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提高10 15倍; 2、采用封闭扭曲料道实现微型轴承的180°翻转,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组 气缸的实现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节约了能源; 3、应用注脂缸通过注脂模向微型轴承进行封闭式注脂,注脂量通过注脂气缸行程 进行控制,因此,可以保证注脂量的一致性,同时油脂清洁,无灰尘杂质进入,提高了微型轴 承润滑性能和整个产品质量; 4、应用压盖头进行定位真空取盖和压盖模定位压盖,加盖与压盖位置准确,无变
形或压偏压坏的现象,压盖可靠,质量好; 5、节约劳动力与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送盖装置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注脂装置的B向视图; 其中,机体l机架ll PLC控制器12按钮站13驱动器14接线端子15送 料平板21第一导轨22前推料平板23后推料平板24进料驱动电机25推料平板 复位检测元件26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27后移检测元件28输送带30整料驱动电 机31主牵引辊32副牵引辊33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狭槽输送料道36第一物 料检测元件37第二物料检测元件38第一推料气缸391推料板392第一输送料道41 第二输送料道42第三输送料道43第四输送料道44储脂缸51导柱521横梁522 油脂灌装气缸523移动块524注脂气缸531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注脂缸533油 脂注射孔534注射杆535注脂模536下压支架537轴承盖取料器61第二导轨62 前推气缸63滑台64支架65压盖气缸66真空发生器67第二推料气缸71第三 物料检测元件72推杆81注脂定位块811第一压盖定位块812第二压盖定位块813 定位气缸82直线轴承83第四信息检测元件84立柱91 L形支架92支板93导 料杆94导料杆料无检测元件95移动杆复位检测元件96移动杆97第二丝杆副机构 981 第三导轨982 滑块983 送盖驱动电机984 出料气缸101 出料料道102。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一种实施列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 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包括机体1 ,所述机体 l上设置有工作台,而工作台上则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进料装置、整料装置、输送 料道以及出料装置,所述输送料道包括顺序串联的第一输送料道41、第二输送料道42、用 于将微型轴承翻转180°的第三输送料道43和第四输送料道44,所述第一输送料道41、第 二输送料道42以及第四输送料道44皆为开口直槽,其为三块平板串接而成的开口槽,该开
口槽截面呈",,形,而第三输送料道43则为封闭扭曲料道,该第三输送料道43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三输送料道43进料口的上下平面与该第三输送料道43出料口的上下平面恰好 相互颠倒,本发明附图中,第三输送料道43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料道41上设 置注脂装置,第二输送料道42以及第三输送料道43上则分别设置有一压盖装置,另外,每 一个压盖装置的下端对应地在机体1内设置有送盖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整料装置、注脂装 置、压盖装置、送盖装置以及出料装置的开启/关闭皆分别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该自动控 制装置由PLC控制器12组成,PLC控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进料装置、整料装置、注 脂装置、压盖装置、送盖装置以及出料装置相对应的控制按钮和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相 连接;而PLC控制器12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各驱动电机的控制元件驱动器、控制各气缸 气路的电磁阀线圈和各信号显示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各控制按钮,集中设置于机体1 顶部的控制按钮站13上。 具体地讲,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的送料平板21,所述送料平板21 两端安装有第一导轨,且送料平板21上设置有可沿第一导轨滑移的推料平板,该推料平板 的两端置于第一导轨内,且推料平板与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直线往复移动装置输出端固 连,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包括进料驱动电机25、丝杆机构、用于控制推料平板复位的推料 平板复位检测元件26以及用于反馈送料平板21上有无物料的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27, 第一丝杆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丝杆以及丝杆螺母,进料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 机构丝杆相连接,而该第一丝杆机构的丝杆螺母则与推料平板固定连接,推料平板复位检 测元件26以及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27间隔地固定安装在与第一导轨平行相邻设置的机 架上;另外推料平板包括前推料平板23和后推料平板24,前推料平板23与后推料平板24 通过单头螺杆或者双头螺杆相连接,且位于前推料平板23与后推料平板24之间的单头螺 杆或者双头螺杆杆体上压设有弹簧,则前推料平板23受压时可沿单头螺杆或者双头螺杆 后移,同时,后推料平板24与第一丝杆机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且后推料平板24上安装有 用于反馈前推料平板23推料结束信息以控制前推料平板23后退的后移检测元件28,即使 得前推料平板23推料结束后能瞬时脉冲后退少许,则被推料平板推挤过紧的微型轴承可 以相互松动,使得整料装置中的推料机构能将微型轴承推入狭槽输送料道36,所述推料平 板复位检测元件26、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27以及后移检测元件28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 自动控制装置连接,则自动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26以及送料平板料 无检测元件27反馈信息来控制进料驱动电机25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当推料平板接近 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27时,其发出信号,表明送料平板21上无物料,自动控制装置将控 制进料驱动电机25反向旋转,通过第一丝杆机构带动推料平板后退,而当推料平板接近推 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26时,其发出信号,自动控制装置根据该信号控制进料驱动电机25停 止动作,可手动往送料平板21上添加微型轴承。 所述整料装置包括整料驱动电机、间隔地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主牵引辊32和副 牵引辊33、输送带30以及推料机构,整料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主牵引辊32固定连接,输送带 30包覆于主牵引辊32和副牵引辊33上,且输送带30上方平行地设置第一挡板34和第二 挡板35,所述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35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狭槽输送料道36,第一挡板 34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第一挡板34与送料平板21出料口相对设置,而第二挡板35则固 定连接在送料平板21上,另狭槽输送料道36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狭槽输送料道36进 料口处有无物料的第一物料检测元件37,而狭槽输送料道36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反馈狭槽输送料道36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的第二物料检测元件38,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推料 气缸391以及与第一推料气缸391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推料板392,第一推料气缸391固定连 接在第一挡板34上,而推料板392则处于输送带30上方,因此,推料板392与第一挡板34 位于同一侧,即整料装置采用输送带30上设置狭槽输送料道36的方式进行微型轴承运输, 以获得唯一一组逐个依次轴向平行排列的待加工微型轴承序列,使得进行下一步操作时, 微型轴承可以逐一有序地进行,从而提高微型轴承加工的效率,保证微型轴承加工的全自 动化,另外,为防止微型轴承在狭槽输送料道36进料口处拥堵,生产线输送中断,则设置推 料机构以为微型轴承沿狭槽输送料道36方向运移进行导向,将处于送料平板21出料口外、 位于输送带30上方同时沿第一挡板34排列的微型轴承推入狭槽输送料道36进料口 ,由输 送带30继续向前输送至狭槽输送料道36出料口处,第一推料气缸391的开启/关闭由自 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二物料检测元件38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控制,当第二物料检测元件38检 测到狭槽输送料道36出料口处无微型轴承时,则发出信号,使第一推料气缸391动作,推到 推料板392向狭槽输送料道36推料,而当第一物料检测元件37检测到狭槽料道进料口处 无微型轴承时,其发出信号,自动控制装置根据该信号控制进料驱动电机25驱动推料平板 前移,将微型轴承推入整料装置狭槽料道进料口处。 为节约本发明场地布置空间,本发明将第一输送料道41和整料装置的狭槽输送 料道36垂直设置,且第一输送料道41的进料口与狭槽输送料道36的出料口相邻接,位于 狭槽输送料道36出料口处的微型轴承通过推料装置被逐一推到第一输送料道41的进料 口,该推料装置包括第二推料气缸71,所述第二推料气缸7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二推 料气缸71的活塞杆位于第一输送料道41进料口的前端,同时该第二推料气缸71与第一输 送料道41位于同一直线上,另所述第二推料气缸71的开启/关闭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 二物料检测元件38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当狭槽料道出料口 ,即第一输送料道41进料口处 无微型轴承时,第二推料气缸71停止工作。 所述第二推料气缸71上设置有反馈第二推料气缸71推料信息的第三物料检测元 件72,输送料道的槽深小于微型轴承的轴向高度,该输送料道侧边设置有用于推紧置于输 送料道上待进行注脂、正向压盖或者反向压盖的微型轴承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推杆81 ,推杆81与输送料道一侧边平行设置,且推杆81面向输送料道的表面上对应于注脂 装置以及两压盖装置依次设置有注脂定位块811、第一压盖定位块812和第二压盖定位块 813,同时与推杆81相邻的输送料道侧边上对应于注脂定位块811、第一压盖定位块812和 第二压盖定位块813设置通孔,而该推杆81背向第一输送料道41的表面则间隔地分别与 两个以上的定位气缸82活塞杆固定连接,每一个定位气缸82通过直线轴承83的轴承座固 定安装在机架上,而推杆81则固定连接在直线轴承83的轴上,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 架上的出料料道102以及将输送料道出料口处的成品微型轴承推入出料料道102进料口的 出料气缸101,所述出料料道102的进料口与输送料道的出料口相垂直设置,另外,定位气 缸82以及出料气缸101的开启/关闭皆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三物料检测元件72所反馈 信息进行控制,因此,当第二推料气缸71每次推料结束时,第三物料检测元件72即发出信 号,使得定位气缸82顶出活塞杆,推动推杆81,则推杆81上的注脂定位块811、第一压盖定 位块812以及第二压盖定位块813穿过输送料道上的通孔分别对置于输送料道上的三只待 加工微型轴承进行挤压定位,以便于注脂装置以及两压盖装置分别对这三只微型轴承进行注脂以及正反两面压盖加工,另外,定位气缸82上设置有用于反馈推杆81已对待加工微型 轴承挤压定位的第四信息检测元件84。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注脂装置包括储脂缸51、与储脂缸51顶盖固定连接的下 压装置以及油脂注射装置,下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两导柱521、与两导柱521 上端连接的横梁522、悬挂连接在横梁522上的下压气缸523以及与下压气缸523活塞杆 固定连接的移动块524,该移动块524与顶盖固定连接,另外,移动块524套接在导柱521 上,且移动块524与工作台之间的导柱521上压设有弹簧,所述油脂注射装置包括注脂气缸 531、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注脂缸533以及注脂模536,注脂缸533与储脂缸51连接成一 体,注脂缸533内纵向开设有油脂注射孔534,注脂模536内则设置有与油脂注射孔534的 下端注射孔相连通的油脂输送通孔,同时所述油脂注射孔534的侧壁通过油脂输送道与储 脂缸51相连通,且油脂注射孔534内放置有注射杆535,该注射杆535 —端设置有与油脂注 射孔534配合连接的活塞头,另一端则为挤压端,且注射杆535挤压端与注脂缸533之间的 注射杆535杆体上套接有压簧,注脂气缸531通过安装支架65固定支撑在注脂缸533上, 且注脂气缸531的活塞杆与下压支架537 —端固定连接,而下压支架537的另一端则悬挂 连接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该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的另一端则活动悬置在注射杆535挤 压端上方,同时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元件84所反馈的信息对下压气缸523以及 注脂气缸531的活塞杆顶出/回縮进行控制,因此,当第四信息检测元件84反馈出定位气 缸82已推动推杆81,使其上的注脂定位块811对置于输送料道上的微型轴承进行挤压定 位,则自动控制装置将发出信号,使得下压气缸523动作以顶出活塞杆,将储脂缸51以及油 脂注射装置整体向输送料道上的待加工微型轴承下压,保证注脂模536与待加工微型轴承 相连接,同时注脂气缸531也动作以顶出活塞杆,将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顶紧注射杆535 挤压端,随着注脂气缸531的一个顶出行程,油脂注射孔534内的油脂通过注脂模536注入 微型轴承,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的注脂加工,另外,通过旋转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以改变 该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本身的高度,从而达到改变垂直距离微调装置532与注射杆535 挤压端之间的间距,即调节了相同的注脂气缸531工作行程,能够往待加工微型轴承内注 入不同量的油脂。 如图2所示,所述送盖装置安装于机体1内部,包括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下 表面的立柱91和L形支架92,所述立柱91和L形支架92相对设置,所述立柱91的下端固 定连接支板93,而L形支架92的平直端上垂直地固定连接有导料杆94,该导料杆94为一 光滑圆形支杆,且导料杆94位于压盖装置的轴承盖取料器61下方,同时该L形支架92的 竖直端上间隔地安装有导料杆料无检测元件95和移动杆97复位检测元件96,且导料杆料 无检测元件95位于移动杆97复位检测元件96的上方,另导料杆94上套接有移动杆97, 所述移动杆97通过往复直线移动装置沿导料杆94上下滑移,该往复直线移动装置包括第 二丝杆副机构981、安装于立柱91内侧的第三导轨982以及连接在第三导轨982上可沿第 三导轨982滑移的滑块983,所述移动杆97的端部与滑块983固定连接,而移动杆97的杆 体则与第二丝杆副机构981中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同时该第二丝杆副机构981中的丝杆 与送盖驱动电机984固定连接,而该送盖驱动电机984在安装在支板93上,因此将微型轴 承盖套接于移动杆97上方的导料杆94上,当导料杆94上有微型轴承盖时,自动控制装置 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元件84所反馈信息,表明定位装置对微型轴承进行径向定位,从而驱动送盖驱动电机984带动第二丝杆副机构981旋转,使得移动杆97推动装于导料杆94上的 微型轴承盖上移,以满足轴承盖取料器61的不断取料,当移动杆97接近导料杆料无检测元 件95时,表示导料杆94上微型轴承盖已被取完,则发出信息反馈信号,自动控制装置根据 该信息控制送盖驱动电机984改变旋转方向,驱动第二丝杆副机构981丝杆反向旋转,带动 移动杆97下移,直到移动接近移动杆97复位检测元件96时,其发出控制信号,通过自动控 制装置,使得送盖驱动电机984停止工作,以进行手工加料,启动设备后,再通过送盖驱动 电机984带动移动杆97上移。 所述压盖装置包括轴承盖取料器61、第二导轨62、可沿第二导轨62滑移的滑台 64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台64上的支架65,第二导轨62垂直地设置于输送料道上,且第二导 轨62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输送料道侧边相接触,所述第二导轨62上固定安 装有前推气缸63,该前推气缸63的活塞杆与滑台64固定连接,而支架65上则悬挂连接压 盖气缸66,轴承盖取料器61与压盖气缸66的活塞顶杆相连接,该轴承盖取料器61为压盖 头,所述压盖头为空芯腔体,该压盖头的端面装有微型轴承压盖模,空芯腔体内与真空发生 器67输出端通过管路接通,则通过真空发生器67的抽吸,使得空芯腔体内产生负压,从而 自动吸取送盖装置导料杆94上的微型轴承盖,另外,前推气缸63以及压盖气缸66的活塞 杆顶出/回縮皆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定位气缸82上设置的第四信号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 进行控制。 另外,所述的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26、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27、后移检测元 件28、第一物料检测元件37、第二物料检测元件38、第三物料检测元件72、导料杆料无检测 元件95以及移动杆复位检测元件96皆可以选用位移传感器。
权利要求
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加工微型轴承通过进料装置运送入整料装置,以获得唯一一组逐个依次轴向平行排列的待加工微型轴承序列,接着,通过推料装置将排列好的待加工微型轴承逐一地推入输送料道,并依次经过安装在输送料道上的注脂装置和压盖装置即可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的注脂加工和单面压盖加工,然后,经过输送料道上的封闭扭曲料道,使得已完成单面加工的待加工微型轴承翻转180°,最后,再次采用压盖装置即可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未压盖加工面的压盖加工。
2. —种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台,而工作台 上则安装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进料装置、整料装置、输送料道以及出料 装置,所述输送料道包括顺序串联的第一输送料道、第二输送料道、用于将微型轴承翻转 180°的第三输送料道和第四输送料道,所述第一输送料道上设置注脂装置,第二输送料道 以及第四输送料道上则分别设置压盖装置,另外,每一个压盖装置的下端对应地在机体内 设置有送盖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整料装置、注脂装置、压盖装置、送盖装置以及出料装置的 开启/关闭皆分别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料装置包 括整料驱动电机、间隔地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主牵引辊和副牵引辊、输送带以及推料机构, 整料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主牵引辊固定连接,输送带包覆于主牵引辊和副牵引辊上,且输送 带上方平行地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狭 槽输送料道,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第一挡板与送料平板出料口相对设置,而第二 挡板则固定连接在送料平板侧边的机架上,另狭槽输送料道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狭槽 输送料道进料口处有无物料的第一物料检测元件,而狭槽输送料道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反 馈狭槽输送料道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的第二物料检测元件,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推料气 缸以及与第一推料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推料板,第一推料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上, 而推料板则处于输送带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料道的 进料口与整料装置狭槽输送料道的出料口相垂直,位于狭槽输送料道出料口处的微型轴承 通过推料装置被推到第一输送料道的进料口 ,该推料装置包括第二推料气缸,所述第二推 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二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位于第一输送料道进料口的前端,同 时该第二推料气缸与第一输送料道位于同一直线上,另所述第二推料气缸的开启/关闭由 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二物料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同时该第二推料气缸上设置有 向自动控制装置反馈该第二推料气缸推料信息的第三物料检测元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料道任 一侧边设置有用于推紧置于输送料道上微型轴承的定位装置,而与定位装置相对的输送料 道另一侧边则依次设置有注脂装置和两压盖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推杆,推杆与输送料 道一侧边平行设置,且推杆面向输送料道的表面上对应于注脂装置以及两压盖装置依次设 置有注脂定位块、第一压盖定位块和第二压盖定位块,而该推杆背向输送料道的表面则间 隔地分别与两个以上的定位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每一个定位气缸通过直线轴承的轴承座 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而推杆则固定连接在直线轴承的轴上,另外,定位气缸的开启/关闭由 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三物料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同时所述定位气缸上设置有用 于反馈定位装置定位状况的第四信息检测元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装置包 括储脂缸、与储脂缸顶盖固定连接的下压装置以及油脂注射装置,下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 在工作台上的两导柱、与两导柱上端连接的横梁、悬挂连接在横梁上的下压气缸以及与下 压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移动块,该移动块与储脂缸顶盖固定连接,另外,移动块套接在导 柱上,且移动块与工作台之间的导柱上压设有弹簧,所述油脂注射装置包括注脂气缸、垂直 距离微调装置、注脂缸以及注脂模,注脂缸与储脂缸连接成一体,注脂缸内纵向开设有油脂 注射孔,注脂模内则设置有与油脂注射孔的下端注射孔相连通的油脂输送通孔,同时所述 油脂注射孔的侧壁通过油脂输送道与储脂缸相连通,且油脂注射孔内放置有注射杆,该注 射杆一端设置有与油脂注射孔配合连接的活塞头,另一端则为挤压端,且注射杆挤压端与 注脂缸之间的注射杆杆体上套接有压簧,注脂气缸通过安装支架固定支撑在注脂缸上,且 注脂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支架一端固定连接,而下压支架的另一端则悬挂连接垂直距离微 调装置,该垂直距离微调装置的另一端则活动悬置在注射杆挤压端上方,所述下压气缸以 及注脂气缸的开启/关闭皆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装置包 括轴承盖取料器、第二导轨、可沿第二导轨滑移的滑台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台上的支架,第二 导轨垂直地设置于输送料道上方,且第二导轨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而第二导轨的另一 端则与输送料道侧边相接触,所述第二导轨上固定安装有前推气缸,该前推气缸的活塞杆 与滑台固定连接,而支架上则悬挂地固定连接压盖气缸,轴承盖取料器与压盖气缸的活塞 顶杆相连接,该轴承盖取料器为压盖头,所述压盖头为空芯腔体,该压盖头的端面装有微型 轴承压盖模,空芯腔体内与真空发生器输出端通过管路接通,所述送盖装置包括分别垂直 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下表面的立柱和L形支架,所述立柱和L形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立柱的下 端固定连接支板,而L形支架的平直端上垂直地固定连接有导料杆,且导料杆位于压盖装 置的轴承盖取料器下方,同时该L形支架的竖直端上间隔地安装有导料杆料无检测元件和 移动杆复位检测元件,且导料杆料无检测元件位于移动杆复位检测元件的上方,另导料杆 上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往复直线移动装置沿导料杆上下滑移,该往复直线移动 装置包括第二丝杆副机构、安装于立柱内侧的第三导轨以及连接在第三导轨上可沿第三导 轨滑移的滑块,所述移动杆的端部与滑块固定连接,而移动杆的杆体则与第二丝杆副机构 中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同时该第二丝杆副机构中的丝杆与送盖驱动电机固定连接,而该 送盖驱动电机在安装在支板上,另外,前推气缸、压盖气缸以及送盖驱动电机的开启/关闭 皆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 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的送料平板,所述送料平板两端安装有第一导轨,且送料平板上设置 有可沿第一导轨滑移的推料平板,该推料平板的两端置于第一导轨内,且推料平板与固定 连接在机架上的直线往复移动装置输出端固连,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包括进料驱动电 机、第一丝杆机构、用于控制推料平板复位的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以及用于反馈送料平 板上有无物料的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第一丝杆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丝杆以及丝杆螺 母,进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机构丝杆相连接,而该第一丝杆机构的丝杆螺母则 与推料平板固定连接,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以及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间隔地固定安装 在与第一导轨平行相邻设置的机架上;另外推料平板包括前推料平板和后推料平板,前推料平板与后推料平板通过单头螺杆或者双头螺杆相连接,且位于前推料平板与后推料平板 之间的单头螺杆或者双头螺杆杆体上压设有弹簧,同时,后推料平板与第一丝杆机构丝杆 螺母固定连接,且后推料平板上安装有用于反馈前推料平板推料信息以控制前推料平板运 移的后移检测元件,所述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以及后移检测元 件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同时进料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由自动控制装置 根据推料平板复位检测元件、送料平板料无检测元件以及后移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 制。
9.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 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出料料道以及将输送料道出料口处的成品微型轴承推入出料料道进料 口的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料道的进料口与输送料道的出料口相垂直设置,且出料气缸的开 启/关闭由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三物料检测元件所反馈信息进行控制。
10. 根据l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输送料道、第二输送料道以及第四输送料道皆为开口直槽,而第三输送料道则为封闭扭 曲料道,该第三输送料道横截面为矩形,且第三输送料道进料口的上下平面与该第三输送 料道出料口的上下平面恰好相互颠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注脂压盖的方法及其装置,其通过将待加工微型轴承经过进料装置运送入整料装置,以获得唯一一组逐个依次轴向平行排列的待加工微型轴承序列,接着,通过推料装置将排列好的待加工微型轴承逐一推入输送料道,并依次经过安装在输送料道上的注脂装置和压盖装置即可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的注脂加工和单面压盖加工,然后,经过输送料道上的封闭扭曲料道,使得已完成单面加工的待加工微型轴承翻转180°,最后,再次采用压盖装置即可完成待加工微型轴承未压盖加工面的压盖加工,因此,本发明采用全自动化方式进行微型轴承的注脂压盖加工,每一步工艺皆自动完成,生产效率极大提高,比原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提高10~15倍。
文档编号F16C43/00GK101718307SQ20101010235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姜建渡, 莫锋 申请人:南通山口精工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NTT通信公司] 2017年11月24日 22:55
    半注脂双面压盖机怎么调爪子的快慢呢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