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682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振器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悬架中,减振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减振器的往复运动产生的阻尼力衰减车 身振动和抑制车轮的振动。衰减车身振动,使人乘坐更加舒适。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抑 制车轮的振动,增强汽车行驶时轮胎的接地性,提供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减振器的在这种外 特性是按车辆悬架系统要求来匹配的。在减振器的设计和制作中始终把各种速度下产生的 阻尼力作为与悬架弹簧匹配的重要指标来要求。也就是说减振器工作时各速度段产生的阻 尼力必须达到图纸设计的公差范围。在减振器设计时如何控制低速状态下的内泄漏一直以 来都受到设计者的关注。由于零部件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内泄 漏。特别是减振器在0. 05m/s,0. lm/s低速度下阻尼力的调整主要靠调整阀系中节流阀片 开口的大小来保证。但这种开口的油液流通体积往往很小。如果这时在活塞杆与滑动轴承 装配后形成的缝隙比较大,这时从缝隙中泄漏油的体积占从阀系开口处通过油液的流量比 例比较大且比例值分散时,就会造成阻尼力值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减振器存在的内泄漏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内部控制 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实现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导向座、活塞杆和活塞,导 向座内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滑动轴承。在导向座与滑动轴承轴向之间设有一个环形工作 腔,在环形工作腔内设有挡油环。在减振器工作时滑动轴承与活塞杆形成的环形缝隙内泄漏的油液被挡油环挡住 后保证了从节流口处通油的稳定性。减振器低速下的阻尼力就会按预调的力值去实现,促 成了改速度下阻尼力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减振器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挡油环能有效控制滑动轴承与活塞杆配合所形成的 环形缝隙内的油液流动量;2、减振器在高度(> 0. 3m/s)行驶中控制油封的油压,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3、减振器在低速(彡0. lm/s)行驶中,使缝隙内流动的油液得到控制,减少了泄 漏油液的流动量与阀系节流口正常油液流动量的百分比,提高了减振器阻尼力低速的稳定 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1和图2,实现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导向座1、 活塞杆3和活塞5,导向座1内安装有与活塞杆配合的滑动轴承2,活塞一侧的活塞杆上装 有活塞阀片4。在导向座1与滑动轴承2轴向之间设有一个环形工作腔,在环形工作腔内安 装有挡油环6。减振器装配时,活塞杆3从孔内穿过,挡油环6把缝隙内流动的油液挡回工作缸 内。挡油环6的内径与活塞杆形成一定的配合关系,能有效的控制油液的流动量。
权利要求实现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导向座、活塞杆和活塞,导向座内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座与滑动轴承轴向之间设有一个环形工作腔,在环形工作腔内设有挡油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现内部控制油液泄漏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导向座、活塞杆和活塞,导向座内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滑动轴承;在导向座与滑动轴承轴向之间设有一个环形工作腔,在环形工作腔内设有挡油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挡油环能有效控制滑动轴承与活塞杆配合所形成的环形缝隙内的油液流动量;在高度(>0.3m/s)行驶中控制油封的油压,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在低速(≤0.1m/s)行驶中,使缝隙内流动的油液得到控制,减少了泄漏油液的流动量与阀系节流口正常油液流动量的百分比,提高了减振器阻尼力低速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F16F9/36GK201723640SQ20102023898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席斌, 朱廷焕, 杨立举, 林玥, 黄德元 申请人:芜湖天佑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