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284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其包括双质量飞轮和设置在该双质量飞轮下游的、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作用连接的双离合器以及双离合器的轴向间隙的补偿装置,双质量飞轮具有一与内燃机的曲轴固定地连接的输入件和一抵抗在圆周上分布的弧形减震弹簧的作用可相对于输入件相对旋转的输出件。
背景技术
这类的具有接收在曲轴上的双质量飞轮和设在下游的双离合器的转矩传递装置由DE 10 2008 004 150 Al公知。为了补偿轴向间隙和摆动振荡,双质量飞轮借助花键结构(Steckverzahrumg)与双离合器连接,该插花键结构同时在最终装配中作为接收在内燃机曲轴上的双质量飞轮和接收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上的双离合器之间的连接件使用。

发明内容
任务是进一步开发并且以简单方式低噪声及抗疲劳地设计转矩传递装置。另外应当能够实现转矩传递装置的设置在内燃机和双离合器变速器上的不同组件的简单的最终装配。该任务通过一种在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解决,该转矩传递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和设置在该双质量飞轮下游的、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作用连接的双离合器以及双离合器的轴向间隙的补偿装置,双质量飞轮具有一与内燃机的曲轴固定地连接的输入件和一抵抗在圆周上分布的弧形减震弹簧的作用可相对于输入件相对旋转的输出件,其中,该轴向间隙在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被补偿。在此,双质量飞轮轴向地且抗转动地与双离合器连接,从而能够省去容易产生噪声的花键结构。在此有利的是,转矩传递装置的分开在双质量飞轮之前执行,其方式是转矩传递装置被分成一具有与曲轴连接的驱动件的第一组件和一具有双质量飞轮和双离合器的第二组件。在此,在相应的组件中在发动机侧和传动装置侧的构件之间的分开部位的设计是,在内燃机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最终装配之前,第一组件被预装配到曲轴上并且第二组件被设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上,并且在最终装配中这两个组件在径向外部可拆卸地相互连接。该可拆卸的连接例如借助穿过第一组件旋入到第二组件的内螺纹中的螺栓或者借助第二组件的穿过第一组件的支撑螺栓实现,螺母被旋紧到该支撑螺栓上。变换地设有锁紧连接,该锁紧连接抗事后松开地被固定。为了简化第一和第二组件相互间的接合,可以设置配合销,这些组件在配合销上相互定心,其中,这些配合销可以有利地在轴向上定向地并且在圆周上分布地设置在第二组件上。驱动件可以构造为圆形的盘件或构造有在径向上从在曲轴上的接收直径向在第二组件上的固定点延伸的、在圆周上分布的臂,其中,驱动件的片厚度可以这样地设计,使得能够补偿用于衰减曲轴的轴向和/或摆动振荡的轴向弹性。在此,驱动件可以在曲轴的区域中至少单侧地通过加固盘加固,从而能够调节用于将驱动件固定在曲轴上的螺栓的预给定的螺纹长度以补偿拉应力、调节驱动件至内燃机的壳体的预给定的距离或者说能够在驱动件接收在曲轴上的区域中尤其是在轴向和摆动振荡时保持驱动件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利用转矩传递装置的不期望的冲压废料的材料,加固盘可以由转矩传递装置的由板材制成的其余构件的冲压碎块(Manzausbruch)制成。例如加固盘可以由通过输入件或者与输入件连接以形成用于弧形减震弹簧的环形空间的盖的制造而掉落的圆盘形成。由于在双质量飞轮内部补偿该轴向间隙,该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件能够在避免花键结构的条件下与双离合器的输入件固定地连接。此外,可以使用连接件,该连接件在径向内部与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件连接并且在径向外部与双离合器的输入件、例如离合器壳体和/ 或用于两个构成双离合器的摩擦离合器的压紧板的中央反压板连接。视两个组件的子组件的构造而定,连接件可以预先与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件连接例如铆接并且为了连接双质量飞轮和双离合器形式的子组件而连接例如铆接。变换地,连接件可以预先固定在双离合器的输入件上并且然后与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件连接。在此,由于空间原因,在需要时选择单侧的固定,例如旋紧或盲铆。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弧形减震弹簧被接收在一由输入件形成的环形空间中, 该环形空间具有用于弧形减震弹簧的端侧的、压入的输入侧加载区域,其中,法兰件的用于弧形减震弹簧的端侧的输出侧加载区域从径向内部插入到环形空间中。为了尤其是通过输出件的加载区域对弧形减震弹簧的端侧均勻地加载,可以在这些加载区域和弧形减震弹簧的端侧之间设置弹簧杯(Federn郎fe),该输出件在弧形减震弹簧的端侧上的加载位置由于双离合器的轴向移位并且根据轴向和/或摆动振荡而变换。变换地,弧形减震弹簧的一个或多个末端绕圈可以径向向内地伸缩,使得尤其是在输出件例如由于摆动振荡而径向移位时或在曲轴轴线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构造为空心轴的变速器输入轴的旋转轴线之间在径向上轴线错开时,通过法兰件的在圆周上分布的加载区域保持获得可靠的加载,而其径向外部区域不会进入弧形减震弹簧的绕组的内圆周中,其中,双离合器变速器将双离合器可转动地接收在例如其反压板上。为了补偿轴向间隙,输入侧的加载装置、例如接收弧形减震弹簧的环形空间的两侧的拉引部(Einzilge)至少以轴向间隙的大小从输出侧的加载装置径向地扩展并且法兰件的径向地插入到环形空间中的臂被轴向地间隔开。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弧形减震弹簧在轴向上可有限移位地安置在环形空间中,使得它在输出件相对于输入件轴向移位时基本上轴向固定地在环形空间中导向并且在补偿轴向间隙期间相对于输出侧的加载区域轴向地移位。在该布置中,输出侧的加载装置以双离合器的待补偿的轴向间隙的大小轴向地在弧形减震弹簧的端面上移动,而弧形弹簧基本上轴向地相对于输入件轴向固定地在环形空间中导向。变换地,弧形减震弹簧以轴向间隙的大小可轴向移位地被接收在环形空间中,其中,输出侧的加载装置在轴向上固定地与弧形减震弹簧连接。在该布置中,弧形减震弹簧的端面优选在中间被输出侧的加载区域加载并且这些端面关于输入侧的加载区域在补偿轴向间隙时变换重叠区域例如重叠面。显然,具有仅部分地相对于输出侧的加载区域固定的端面和以轴向间隙接收在环形空间中的弧形减震弹簧的混合形式也可能是有利的。
根据另一种有利设计的实施例,在环形空间和弧形减震弹簧的外圆周之间设有防磨损壳,该防磨损壳具有轴向间隙大小的平台。通过该方式,法兰件的形成输出侧的加载区域的径向扩展的臂在大的直径上在整个轴向间隙上被导向,使得在存在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的轴向和/或摆动振荡形式的振荡负荷时能够避免加载区域迫入到弧形减震弹簧的端侧上的弧形减震弹簧绕组的内部空间中。在需要时,由此能够取消弹簧杯或者说弹簧拉引部。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此外在法兰件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密封膜,这些密封膜在足以补偿轴向间隙的预紧条件下分别靠置在环形空间的环形凸台上。在此,密封膜中的至少一个与设置在相应的环形凸台上的摩擦环形成摩擦装置。但是被证明有利的是,这些密封膜在相反的方向上被预紧到相应的环形空间的摩擦环上并且借助这些密封膜调节出在轴向间隙上在中间恒定的摩擦力矩。在此,由于法兰件轴向移位,一个密封膜的减小的预紧通过另一个密封膜的增加的预紧来补偿。


根据在图1至10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在此示出图1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图1的转矩传递装置的视图;图3图1的具有在驱动件和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件之间的螺旋连接的细节;图4图1的具有用于将密封膜与法兰件铆接的铆钉的细节;图5图1的具有在连接件和法兰件之间的螺旋连接的细节;图6用于使法兰件和连接件径向定心的细节图,图7图6的细节的剖视图;图8图1的具有使驱动件在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件定心的细节;图9转矩传递装置的相对于图1的转矩传递装置稍微改变的变型的局部剖视图;图10传递装置的相对于图1和9的转矩传递装置稍微改变的变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以局部剖视图示出的、能够围绕旋转轴线2旋转的转矩传递装置1由两个组件3、4构成。第一组件3包含借助螺栓6与曲轴5固定地被接收的驱动件7,该驱动件在此由板材冲压而成并且相应地被成形。在驱动件7两侧在驱动轴5的区域中设有加固盘8,这些加固盘增加了在轴向上为了衰减曲轴5的轴向振动和摆动振动而弹性地构成的驱动件7的强度。在径向外部在驱动件7上设有开口 9,在内燃机和双离合器变速器最终装配时,螺栓10穿过该开口以固定支承在构造为空心轴的变速器输入轴11上的第二组件4。第二组件4由双质量飞轮12和双离合器13构成,它们借助连接件14固定地且无轴向间隙地相互连接。为此,连接件14在径向外部借助铆钉15与双离合器13的壳体16 铆接。为了连接双离合器13和双质量飞轮12形式的子组件,连接件14在径向内部借助螺栓19与作为双质量飞轮12的输出件17设置的法兰件18旋紧,其中,螺母20已经固定地与连接件14连接例如焊接或者以其它方式抗转动地被接收。由于双离合器13的结构设计,即该双离合器借助径向外部地与壳体16连接的反压板21可转动地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11上,例如由于在借助一未示出的支撑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同样未示出的变速器壳体上的操作系统操作这两个压紧的摩擦离合器22、23时壳体16的轴向负载,在双质量飞轮12的输入件对和输出件17之间出现轴向间隙,输入件和输出件能够抵抗弧形减震弹簧25在圆周方向上相对彼此受限地转动。由于该轴向间隙,法兰件18相对于输入件M在箭头沈的方向上轴向地移位。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弧形减震弹簧25以很小的轴向间隙接收在由输入件M和与该输入件连接的盖27构成的环形空间观中,使得通过法兰件18的径向扩展的臂四形成的输出侧的加载区域30根据轴向间隙改变其在弧形减震弹簧25的端面上的位置,而输入侧的通过输入件M或盖27中的凹部31、32形成的加载区域33的位置基本上保持不变。在输入侧的加载区域33和输出侧的加载区域30之间在此调节出轴向距离34,该轴向距离至少对应于输出件17的轴向间隙和输入件M。臂四在径向上以很小的距离在防磨损壳35上导向,以便实现对弧形减震弹簧25的端面的可靠加载。为了在轴向间隙的整个范围上保持防磨损壳35和臂四之间的轴向间隙,该防磨损壳在圆周上具有轴向的平台36,该平台在其轴向的延伸长度上至少对应于轴向间隙。为了润滑弧形减震弹簧25,环形空间观可以至少部分地填充润滑介质例如脂。相应地设置借助铆钉39固定在法兰件18两侧的密封膜40、41,它们在轴向上被夹紧到输入件 24或盖27的环形凸缘42、43上。密封膜40、41在输入件M和输出件17相对彼此旋转时形成摩擦迟滞。为了构成摩擦装置45,在密封膜40和环形凸缘42之间一个摩擦环44固定地设置在环形凸缘上,密封膜在构成改善的摩擦系数的条件下在轴向上预紧地靠置在该摩擦环上。图2以向着驱动件7的视角的视图示出图1的转矩传递装置1。驱动件7具有分布在圆周上的、径向地扩展的臂37,在臂上分别设有开口 9供螺栓10穿过。为了使具有双质量飞轮12和双离合器13的组件4 (图1)在驱动件7上定心,在组件4上设有配合销38。设置在驱动件7两侧的加固盘8相对彼此铆接,其中,在其中一个加固盘8上安置与另一个加固盘铆接的铆钉凸缘(Nietwarzen)46。图3详细地示出在驱动件7和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件M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实施方式。在此,螺栓10穿过相对于螺栓10具有间隙的开口 9并且与一个与输入件对连接的、 例如旋紧的旋紧环47旋紧或者与分布在圆周上的且与输入件M连接例如焊接的旋紧块旋紧。图4详细地示出密封膜40、41借助铆钉39在法兰件18上的预铆接例如预固定。如由图5的细节得出,密封膜40、41在法兰件18上的最终固定借助用于使连接件 14与法兰件18连接的螺栓19实现。在此,螺栓19旋入到抗转动地设置在连接件14上的螺母20中,从而能够实现连接件14在法兰件18上的单侧固定,因为连接件14的背面对于铆接是不能接近的。螺栓19具有间隙地穿过连接件14的开口 48,使得连接件14在法兰件上的径向定心能够实现。此外由图6的局部视图看清楚通过设置在连接件14的内圆周上的、在径向上突出的且在轴向上未翻转的舌形件49的径向定心,该舌形件配合到法兰件18的相应的空槽50 中。图7在沿着连接件14的舌形件49的剖切线的、带有法兰件18的空槽50的剖视图中示出相应的部分。
图8详细地示出输入件M借助配合销38在驱动件7上的定心。配合销38安设、 例如压入到旋紧环47中,并且具有用于设置在驱动件中的校准开口 52的插入斜面51。图9示出与图1的转矩传递装置1相似的转矩传递装置Ia的局部剖视图。与转矩传递装置1不同,输入件Ma以改变的方式配置。盖27a紧邻防磨损壳35a的外圆周地设有在轴向上向着输入件Ma的方向轴向地成形的凸缘53,该凸缘与输入件2 焊接。输入件2 在径向上相对于凸缘53扩展并且形成与连接件7的连接。与输入件Ma的外圆周轴向相邻地设有用于接收螺栓10的旋紧环47a。在轴向上在旋紧环47a和起动器齿环 54之间设有环形的自由空间55,该自由空间视对初级飞轮的要求而定,例如在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时能够被填充相应的飞轮部件,使得转矩传递装置Ia能够模块化地适配于不同类型的内燃机和动力传动系。出于完整性的考虑要指出,转矩传递装置l、la的次级飞轮通过双离合器13的部件、例如反压板21、壳体16、压紧板56、57和类似件构成。图10以局部剖视图示出与图1和9的转矩传递装置l、la相似的转矩传递装置 lb。与之不同的是,由双质量飞轮1 和双离合器13a构成的子组件借助连接件14a以其它方式连接。连接件Ha借助铆钉58固定地接收在双质量飞轮12a的子组件上并且为了连接该子组件而借助螺栓59与双离合器13a的反压板21a连接。为此,为了单侧的固定, 螺母60抗旋转地接收、例如焊接在连接件1 上。另外,密封膜40a、41a为了各构成一个摩擦装置45a、^b而固定地接收在法兰件 18a上并且被夹紧到固定地接收在输入件24b或盖27b上的摩擦环44a、44b上。当法兰件 18a相对于输入件24b轴向移位时,根据该轴向移位的方向,一个密封膜40a、41a始终较强地而另一个密封膜始终较弱地在轴向上被预紧到相应的摩擦环44a、44b上,由此在输入件 24b和输出件17a相对彼此旋转时在摩擦装置45a、^b上构成较强和较弱的摩擦力矩。这些摩擦力矩在总和上基本被平衡,使得摩擦力矩在输入件24b和输出件17a之间出现的轴向间隙上基本保持不变。转矩传递装置Ib相对于图1和9的转矩传递装置l、la的另一个区别涉及驱动件 7a,该驱动件仅具有一个在曲轴5和驱动件7a之间的加固盘8a。另外,优选从旋紧环47b 被压出的、用于双质量飞轮1 在驱动件7a上的定心的配合销38a设置在螺栓10的径向内部。相应地,旋紧环47b构造为在径向上扩展。附图标记清单
1转矩传递装置
Ia转矩传递装置
Ib转矩传递装置
2旋转轴线
3组件
4组件
5曲轴
6螺栓
7驱动件
7a驱动件
8加固盘
8a加固盘
9开口
10螺栓
11变速器输入轴
12双质量飞轮
12a双质量飞轮
13双离合器
13a双离合器
14连接件
14a连接件
15铆钉
16壳体
17输出件
17a输出件
18法兰件
18a法兰件
19螺栓
20螺母
21反压板
21a反压板
22摩擦离合器
23摩擦离合器
24输入件
24a输入件
24b输入件
25弧形减震弹簧
26箭头
27至 ΓΤΠ
27a至 ΓΤΠ
27b至 ΓΤΠ
28环形空间
29臂
30加载区域
31凹部
32凹部
33加载区域
34距离
35防磨损壳
35a防磨损壳
36平台
37臂
38配合销
38a配合销
39铆钉
40密封膜
40a密封膜
41密封膜
41a密封膜
42环形凸缘
43环形凸缘
44摩擦环
44a摩擦环
44b摩擦环
45摩擦装置
45a摩擦装置
45b摩擦装置
46铆钉凸缘
47旋紧环
47a旋紧环
47b旋紧环
48开口
49舌形件
50空槽
51插入斜面
52校准开口
53凸缘
54起动器齿环
55自由空间
56压紧板
57压紧板
58铆钉
59螺栓
60螺母
权利要求
1.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l,la,lb),其包括双质量飞轮(12,12a)和设置在所述双质量飞轮(12,12a)下游的、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11)作用连接的双离合器(13,13a)以及所述双离合器(13,13a)的轴向间隙的补偿装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一与内燃机的曲轴(5)固定地连接的输入件04J4a,Mb)和一抵抗在圆周上分布的弧形减震弹簧0 的作用能相对于所述输入件04,Ma,Mb)相对旋转的输出件 (17,17a),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间隙在所述双质量飞轮(12,12a)的所述输入件Q4,Ma, 24b)和所述输出件(17,17a)之间被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矩传递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传递装置(l,la,lb) 由一具有与所述曲轴( 连接的驱动件(7,7a)的第一组件C3)和一具有所述双质量飞轮 (12,12a)和所述双离合器(13,13a)的第二组件⑷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转矩传递装置(l,la,l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燃机和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最终装配之前,所述第一组件C3)被预装配在所述曲轴( 上并且所述第二组件(4)被设置在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上,并且在所述最终装配中这两个组件(3,4)在径向外部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转矩传递装置(1,la,lb),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组件(3,4)在所述最终装配中借助在圆周上分布的配合销(38,38a)相互定心。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转矩传递装置(1,la,lb),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销(38,38a)设置在所述第二组件(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1,la,lb),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 (7,7a)在所述曲轴(5)的区域中至少单侧地通过加固盘(8,8a)加固。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转矩传递装置(l,la,lb),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盘(8,8a)由所述双质量飞轮(12,12a)的由板材制成的输入件04J4a,Mb)的冲压碎块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1,la,lb),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质量飞轮(12,12a)的输出件(17,17a)和所述双离合器(13,13a)的输入件(24, 24a, 24b)分别与连接件(14,14a)固定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1,la,lb),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减震弹簧0 被接收在一由所述输入件04,Ma,Mb)形成的环形空间08)中,该环形空间具有用于所述弧形减震弹簧0 的端侧的、压入的输入侧加载区域(33),并且法兰件(18, 18a)的用于所述弧形减震弹簧0 的端侧的输出侧加载区域(30)从径向内部插入到所述环形空间0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转矩传递装置(1,la,lb),其特征在于,在这些加载区域(30,33) 和所述弧形减震弹簧0 的端侧之间设有弹簧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1),其包括双质量飞轮(12)和设置在所述双质量飞轮(12)下游的、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11)作用连接的双离合器(13)以及所述双离合器的轴向间隙的补偿装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一与内燃机的曲轴(5)固定地连接的输入件(24)和一抵抗在圆周上分布的弧形减震弹簧(25)的作用能相对于所述输入件(24)相对旋转的输出件(17)。为了避免在双质量飞轮和双离合器之间设置用于轴向间隙补偿的花键装置,建议在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补偿该轴向间隙。
文档编号F16F15/134GK102575746SQ20108004208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H·蒙德, J·克罗尔 申请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