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对焊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988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对焊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对焊管道。
背景技术
管道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特别是在排水导流方面更是应用极广。传统的对焊管道,包括圆柱状中空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与本体呈同轴设置的圆柱状外壁与内壁,本体轴向两端设置有相导通的管口,管口处设置有与本体轴线相垂直的管口壁, 然而其切割时管口壁与外壁连接处未作任何处理,连接不够紧密,结构连接稳定性差。此外,其管口壁与外壁连接处容易与其他零部件磕磕碰碰而形成缺口,影响使用,未处理的边缘甚至可能割伤安装人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更高、使用更加安全的新型对焊管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对焊管道,包括圆柱状中空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与本体呈同轴设置的圆柱状外壁与内壁,本体轴向两端设置有相导通的管口,管口处设置有与本体轴线相垂直的管口壁,所述管口壁与本体外壁通过坡口相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管口壁与本体外壁通过坡口相过渡,有效提高了对焊管道连接稳定性,并且管口壁与外壁连接处的坡口不易与其他零部件磕磕碰碰形成缺口而影响使用,且不易割伤安装人员,使用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坡口优选设置为斜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面与本体外壁所成夹角设置为120° 15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面与本体外壁所成夹角设置为145°。本实用新型坡口还可以设置为外凸的圆弧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对焊管道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对焊管道,包括圆柱状中空设置的本体1, 所述本体1包括与本体1呈同轴设置的圆柱状外壁101与内壁102,本体1轴向两端设置有相导通的管口 103,管口 103处设置有与本体1轴线相垂直的管口壁104,所述管口壁104与本体外壁101通过坡口 105相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管口壁104与本体外壁 101通过坡口 105相过渡,有效提高了对焊管道连接稳定性,并且管口壁104与外壁101连接处的坡口 105不易与其他零部件磕磕碰碰形成缺口而影响使用,且不易割伤安装人员, 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坡口 105可以设置为外凸的圆弧面,本实施例为使加工更加方便,优选设置为斜面。本实施例斜面与本体外壁101所成夹角优选设置为120° 150°。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对焊管道,包括圆柱状中空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与本体呈同轴设置的圆柱状外壁与内壁,本体轴向两端设置有相导通的管口,管口处设置有与本体轴线相垂直的管口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壁与本体外壁通过坡口相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对焊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设置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对焊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本体外壁所成夹角设置为120° 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对焊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本体外壁所成夹角设置为1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对焊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设置为外凸的圆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对焊管道,包括圆柱状中空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与本体呈同轴设置的圆柱状外壁与内壁,本体轴向两端设置有相导通的管口,管口处设置有与本体轴线相垂直的管口壁,所述管口壁与本体外壁通过坡口相过渡。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连接稳定性更高、使用更加安全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L13/02GK202091660SQ20112020112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李国迪, 蒋明霞 申请人:里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