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减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33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振减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汽车发动机减振器,尤其是一种扭振减振器结构。
背景技术
1005190D2-CW65-U发动机橡胶减振器由三个分零件组成,即惯性环、轮毂、橡胶圏。其中橡胶圈在惯性环和轮毂之间是过盈配合。减振器的主要功能是减小曲轴系统扭转振动,传递发动机前端附件扭矩,传递扭距的大小关键是橡胶圈尺寸设计。现有减振器总成的齿型分布在惯性环上导致橡胶圈尺寸设计受到限制,橡胶直径设计为0 87mm,宽度为21. 5_。扭矩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台架可靠性试验中出现惯性环与轮毂脱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振减振器结构,能够满足减振器的设计性能要求,增加减振器总成的扭矩,避免在整车可靠性试验中出现惯性环与轮毂脱落的事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扭振减振器结构,包括惯性环、轮毂、橡胶圈,橡胶圈设在惯性环与轮毂的接触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ー侧设有台阶孔,惯性环安装在台阶孔内,减振器的齿形设在轮毂的外表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圈的直径为Φ 105±0. 1mm,宽度为15. 8±0. 2mm。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振减振器结构,轮毂的一侧设有台阶孔,惯性环安装在台阶孔内,将原有的外置惯性环改为内置环惯性环结构设计,使得齿型设计分别布置轮毂上,这样橡胶圈的直径可增大为Φ105±0. 1mm,宽度为15.8±0.2mm。扭矩从原来的280N.M,现达到600N.M,完全满足产品设计要求,通过对内置惯性环减振器和原有结构减振器分别做了扭振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結果内置惯性环减振器的最大扭振振幅为O. 117°,原有结构减振器的最大扭振振幅为O. 192° .内置惯性环减振器性能明显优越于原有结构减振器,整机性能明显的提升,完全满足减振器性能要求,也杜绝了整车可靠性试验中惯性环与轮毂脱离事故的发生。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扭振减振器结构,包括惯性环2、轮毂I、橡胶圈3,橡胶圈3设在惯性环2与轮毂I的接触面之间,所述轮毂I的一侧设有台阶孔,惯性环2安装在台阶孔内,减振器的齿形4设在轮毂I的外表面。所述橡胶圈3的直径为Φ105±0. 1mm,宽度为 15. 8±0· 2mm。
权利要求1.扭振减振器结构,包括惯性环、轮毂、橡胶圈,橡胶圈设在惯性环与轮毂的接触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一侧设有台阶孔,惯性环安装在台阶孔内,减振器的齿形设在轮毂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振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的直径为Φ 105±0. Imm,宽度为 15. 8±0.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振减振器结构,包括惯性环、轮毂、橡胶圈,橡胶圈设在惯性环与轮毂的接触面之间,所述轮毂的一侧设有台阶孔,惯性环安装在台阶孔内,减振器的齿形设在轮毂的外表面。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振减振器结构,能够满足减振器的设计性能要求,增加减振器总成的扭矩,避免在整车可靠性试验中出现惯性环与轮毂脱落的事故。
文档编号F16F15/126GK202402563SQ2011205728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史新海, 李永华, 李翔, 杨正伟, 王利松 申请人:东风(十堰)发动机减震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