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300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齿轮箱内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属于一种动力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世界风力发电的主流机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降低单位千瓦成本显得非常重要。而风电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的一个重要机械部件,要求它具备大功率承载、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传统的风电齿轮箱由行星传动和定轴传动组成,其中行星传动一般有3 4个行星轮,各行星轮间的均载性可以通过太阳轮浮动来实现。但是随着齿轮箱的输入功率增大, 行星传动中的行星轮、太阳轮重量也随着增大;同时要使齿轮箱满足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设计时往往采用4 10个行星轮传动。随着各构件重量增加和多行星轮的运用,齿轮箱运行时齿轮啮合冲击将增大,从而降低齿轮寿命和噪音增大,影响齿轮箱的可靠性。由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较好地解决大功率多行星轮传动中齿轮啮合的冲击问题,能降低齿轮箱运行噪音,提高齿轮箱寿命的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太阳轮、右滑动轴承、左滑动轴承组成,所述的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套入在一输入轴内,太阳轮支撑在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上,并组成所述的太阳轮支撑装置。所述的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外圆为轴承合金层,与太阳轮的内径预留有充满润滑油、并形成有一定厚度油膜的间隙。当齿轮啮合前,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与太阳轮间的油膜支撑太阳轮和行星轮的重量;当齿轮啮合时,太阳轮在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支撑下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较好地解决大功率多行星轮传动啮合冲击等问题,能降低齿轮箱运行噪音,提高齿轮箱寿命等特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太阳轮4、右滑动轴承5、左滑动轴承6、输入轴7组成,所述的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套入在一输入轴7内,太阳轮4支撑在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上,组成一个太阳轮支撑装置。在行星齿轮传动中,输入轴7通过轴承9支撑,带动齿圈I转动;齿圈I作为主动齿轮通过行星轮3将动力传给太阳轮4。其中行星轮3有4 10个,由轴承8支撑并固定在行星架2上。当齿轮啮合时,由于齿轮自身重量和多行星轮不均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克服这种不足,须采用上述太阳轮支撑装置。所述的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外圆为轴承合金层,与太阳轮4的内径预留一定的间隙,此间隙内充满润滑油,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当齿轮啮合前,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与太阳轮4间的油膜支撑太阳轮4和行星轮3的重量;当齿轮啮合时,太阳轮4在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支撑下转动。在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太阳轮支撑装置不仅克服了齿轮重量的冲击,而且能使太阳轮4保持一定的浮动量,有效改善多行星轮啮合时的均载性,使啮合更加平稳,噪音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太阳轮(4)、右滑动轴承 (5)和左滑动轴承(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套入在一输入轴(7)内,太阳轮(4)支撑在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上,并组成一个所述的太阳轮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滑动轴承(5)和左滑动轴承(6)外圆为轴承合金层,与太阳轮(4)的内径预留有充满润滑油,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的间隙。
专利摘要一种行星传动中的太阳轮支撑装置,它主主要由太阳轮、右滑动轴承5、左滑动轴承组成,所述的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套入在一输入轴内,太阳轮支撑在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上,并组成所述的太阳轮支撑装置;所述的右滑动轴承和左滑动轴承外圆为轴承合金层,与太阳轮的内径预留有充满润滑油、并形成有一定厚度油膜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较好地解决大功率多行星轮传动啮合冲击等问题,能降低齿轮箱运行噪音,提高齿轮箱寿命等特点。
文档编号F16H57/023GK202468943SQ2012200230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高远俊 申请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