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翻车风缸轴承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295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翻车风缸轴承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翻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翻车风缸轴承润滑结构,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自翻车是一种主要用来运输矿石、剥离岩石等散粒货物的铁路车辆,在倾翻机构作用下,可向铁路任一侧倾翻。当操作阀在倾翻位置或排气位置时,倾翻风缸通过耳轴围绕安装在风缸托架上的风缸轴承转动,实现车箱倾翻或回位。目前,自翻车大中修时,在倾翻风缸外套上部的二个耳轴上涂上润滑油脂,耳轴穿过风缸轴承,将风缸悬挂在风缸托架上。由于矿山环境特别恶劣,敞露的风缸轴承内容易进入粉尘等,自翻车长时间运用中,油脂和粉尘等容易混合凝结,使风缸轴承与耳轴之间处于干摩擦状态,这就加剧了轴承套和耳轴的磨损,出现风缸转动困难,甚至旋转不动的情况,导致风缸倾翻难或回位慢,严重影响自翻车的正常运用。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翻车风缸轴承润滑结构,在风缸轴承内纵向开储油槽,在密封的环境下,耳轴在风缸轴承内始终处于润滑状态,旋转更灵活,延长耳轴和风缸轴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包括风缸轴承、耳轴、油槽、端盖、压环等。在风缸轴承内环沿周向中间开一道环形油槽,在风缸轴承正上方沿径向向下加工一个注油孔,与环形油槽连通,并用丝堵将注油孔塞住。轴承远离风缸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端盖连接,再用四个螺栓固定。靠近风缸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压环连接,再用四个螺栓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良好,因此风缸轴承的润滑时间更持久,从而降低耳轴的磨耗,极大地延长了风缸及轴承的使用寿命,使风缸轴承始终处于灵活旋转状态。

图I是倾翻风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风缸轴承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是风缸轴承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中1、风缸顶铁;2、外活塞;3、耳轴;4、风缸轴承;5、风缸外套;6、压环;7、 封圈;8、端盖;9、螺栓;10、注油孔;11、油槽;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I[0012]倾翻风缸主要由风缸顶铁I、外活塞2、耳轴3、风缸轴承4、风缸外套5等构成,如图I所示。在风缸轴承4的内套内侧面中间沿周向开一道环形油槽11,环形油槽11宽50_,深8mm,风缸轴承4的正上方沿径向向下加工一个注油孔10,注油孔10直径20mm,与环形油槽11连通,并用丝堵将注油孔10塞住,以防尘土进入风缸轴承4内。风缸轴承4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7、端盖8连接,再用四个螺栓9紧固。另一侧依次与密封圈12、压环6连接,再用四个螺栓9紧固,如图3所示。倾翻风缸工作过程中,定期从注油孔10向风缸轴承4内补充润滑油脂,以此实现对耳轴3与风缸轴承4之间的不间断润滑,从而减少或避免耳轴3和风缸轴承4之间因干摩擦造成的磨损,使自翻车起翻或回位灵活自由,降低了自翻车的故障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自翻车风缸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包括风缸轴承(4)、耳轴(3)、油槽(11)、端盖(8)、压环(6),其特征在于在风缸轴承(4)内环通孔沿周向中间开一道环形油槽(11),在风缸轴承(4)正上方沿径向向下加工一个注油孔(10),与环形油槽(11)连通,并用丝堵将注油孔塞住,轴承远离风缸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7)、端盖(8)连接,再用四个螺栓(9)固定,靠近风缸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1 2)、压环(6),再用四个螺栓(9)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自翻车风缸轴承的润滑结构,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风缸轴承、耳轴、油槽、端盖、压环,其特征在于在风缸轴承(4)内环通孔沿周向中间开一道环形油槽(11),在风缸轴承(4)正上方沿径向向下加工一个注油孔(10),与环形油槽(11)连通,并用丝堵将注油孔塞住,轴承远离风缸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7)、端盖(8)连接,再用四个螺栓(9)固定,靠近风缸的一侧依次与密封圈(12)、压环连接(6),再用四个螺栓(9)固定。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良好,风缸轴承的润滑时间持久,从而降低耳轴的磨耗,极大地延长了风缸及轴承的使用寿命,使风缸轴承始终处于灵活旋转状态。
文档编号F16J15/16GK202719034SQ2012202243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王佃文 申请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