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04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管接头结构,尤指一种得先利用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设支轴,以为第二元件的轴槽设置,并于相衔接的两管件互相接合后设置于前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中,再以第一元件另一端所设的扣合槽,以为第二元件的扣合元件扣合,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接合,并以止漏元件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只要一人操作,即可快速更换清理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以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的管接头,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63021号《管接头》,其中夹板8是由夹板本体30及夹紧工具的螺栓31、螺帽32构成。夹板本体30,是由一对夹板构件33、34和连结板35构成。各夹板构件33、34为金属制,在两夹板构件33、34的一端部,藉由以点熔接等方式,将具有可挠性(弹性)的薄壁金属制的连结板35的两端部,固定在外周板36的各端部内面,两夹板构件33、34藉由连结板35,以缩小其直径的方式连结在一起。在各夹板构件33、34的另一端的自由端侧,往外方突出地设置夹紧用突部39、40。在两夹紧用突部39、40上,形成互相面对的夹紧用的孔41、42。而且,将螺栓31的轴部插入这些孔41、42内,而藉由将螺帽32螺合在螺栓31的轴部上,使外方突出部夹紧,而可以缩小夹板本体30的直径。也就是前述已知管接头,必须藉由螺栓31、螺帽32以将夹板8的夹板构件33、34往外方突出设置的夹紧用突部39、40栓固,以产生夹固管件的效果。又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76675号《具缓冲功能之管接头》,其是包括一橡胶风箱、四卡箍及四固定件,前述固定件为螺丝与螺帽的组合。其中橡胶风箱为中空状,两端形成开口,端面突伸形成有一环形体,该环形体外缘延伸形成有一抵掣环;该卡箍为一呈弧形的块体,其内侧面内凹形成有一容置槽,两端分别延伸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贯穿设有一穿孔,两卡箍对称设置,使两容置槽组合形成为一环形容置槽,该环形容置槽容置有抵掣环;该固定件是贯穿对应的两卡箍的穿孔,使卡箍定位于橡胶风箱上。也就是,前述已知的管接头的四卡箍,必需以由螺丝及螺帽组成的固定件固定。前述两种已知的管接头,均需以螺丝及螺帽的组合,将两对称的元件,加以栓设固定,从而完成结构组合。其缺点为,建筑物的管件或称排水管,以该类管接头衔接接合者,均为明管施工,即该类排水管均会以显露于水泥体以外的方式施作与设置,目的乃是将来如有管线破损,得以快速更换,或者如为排污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于排污管内积存污垢,必须加以人工清除,施工者,必须先拆下管接头,并清除管内积垢后,再将管接头回复原状。然而,建筑物的管件设置场所狭隘,施工者要进入或甚至还要利用工具进行施作,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管件施工,未必为直线状,有时另有分岔设置或斜向设置或转弯设置,总之必须配合建筑物的型态,则施工者拆下管接头后,必须以工具操作栓设前述螺丝或螺帽,如于此时螺丝或螺帽脱出管接头,如何顺利操作,就成为问题。另者,如此结构,必须由两名以上施工人员搭配运作,否则无法一手扶持管件、管接头,并操作工具,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况且如上文所述,如果设置位置狭隘,无法容纳两名以上施工人员时,如何解决更换管件或清除积垢的问题,显然无法由前述已知管接头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此,本专利申请发明人积多年相关元件、管类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的经验,乃针对前述已知管接头所产生的问题,加以研究,乃发明本案,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完成拆装管接头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得以解决建筑物管线安装位置狭窄,人力施工不便的问题,具有以极少人力,不须借助工具,就得以快速更换破损的排水管,并可快速拆下相衔接的两排水管,以清除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管接头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接头结构,设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前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均于内侧面设对应的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接头结构,设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前述第一元件外侧的一端设支轴,以为第二元件的轴槽设置,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以为扣合元件扣合,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共同夹固管件后,前述扣合元件扣合于前述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各自的扣合槽,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结合,并以止漏元件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并具有快速更换清理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视图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视图二。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视图三。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图三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视图四。图7是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图四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与管件相结合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元件I卡合突缘10凹弧槽11支轴12轴座120扣合槽13延伸座130第二元件2卡合突缘20凹弧槽21轴槽22轴槽座220扣合槽23延伸座230止漏元件3 外表面30倾斜面31间隙32[0030]管件4卡合槽40扣合元件5扳动件50支轴500扳动面501结合槽502扣动件51上、下支轴510、511连结片51具体实施方式
如此,为使公众得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与进步性设计,特依据说明书附图解说如下:如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接头结构,至少包含:第一元件1,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10,前述卡合突缘是配合第一元件I的形状而一体成型,得利用前述卡合突缘卡合于相衔接的两管件4的卡合槽40中(如图9所示),于前述卡合突缘10的内侧设凹弧槽11,得为止漏元件3设置(如图7所示)。前述第一元件I的外侧一端并一体成型有支轴12,以为第二元件2的轴槽设置(如图3所示),前述第一元件I的支轴12,是与一轴座120与第一元件链接。前述第一元件I的外侧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扣合槽13,以供扣合元件5扣合之(如图4),前述第一元件I的扣合槽13则是设置于延伸座130上方,且前述延伸座130则是自前述第一元件I向外延伸,而前述延伸座130是与第一元件I为一体成型。第二元件2,如图1-4所示,是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1,得与前述第一元件I组合后形成环状,于前述第二元件2的内侧面设卡合突缘20,是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I的卡合突缘10,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管件4的卡合槽40中(如图9所示),于前述卡合突缘20的内侧设凹弧槽21,是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I的凹弧槽11,以为止漏元件3设置(如图3-5所示)。如图1、7及9所示,前述第二元件2外侧的一端设轴槽22,以为前述第一元件I的支轴12设置,前述第二元件2的轴槽22是设置于轴槽座220的下方,并以轴槽座220与前述第二元件2为一体成型制成。前述第二元件2的外侧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扣合槽23,以供扣合元件5扣合之(如图2-4),前述第二元件2的扣合槽23则是设置于延伸座230下方,且前述延伸座230则是自前述第二元件2向外延伸,而前述延伸座230是与第二元件2为一体成型。止漏元件3,如图1及7,为由具备弹性且具有密封效果的材质制成,止漏元件3为环状体,设有外表面30,利用前述外表面30得以设置入前述第一元件I与第二元件2的凹弧槽11、21中所形成的环凹弧槽,即可将止漏元件3设置于第一元件I与第二元件2内部(如图4-8),前述止漏元件3的内侧设倾斜面31,并于倾斜面31之间设间隙32,如此,前述止漏元件3封闭相衔接的两管件4的接合处(如图9),即可产生防止液体渗漏的效果。扣合元件5,如图1,设扳动件50,前述扳动件50设支轴500,前述支轴500设置于前述第一元件I的扣合槽13上方(如图2-6)。前述扳动件50设扳动面501,前述扳动面501与前述支轴500的内结合角是小于90度,并呈现向上扬仰的状态,前述扳动件50的扳动面501于两支轴500之间并形成活动空间,方便扣合件的设置。前述扳动件50设结合槽502,是位于扳动面501的内侧,以为扣动件51的支轴设置。前述扣合元件5设扣动件51,前述扣动件51设上、下支轴510、511,于上、下支轴510、511之间设连结片512,连结片512两侧设内缩于前述上、下支轴510、511的两侧。扣合元件欲与第一元件I及第二元件2结合前,是以前述扣合元件5的扣动件51的上支轴510先设置于前述扳动件50的结合槽502中,再将前述扳动件50的支轴500设置于前述第一元件I的扣合槽13上方(如图2及3),并以前述扣合元件5的扣动件51的下支轴511扣合于第二元件2的扣合槽23 (如图4及5所示),再用力扳动前述扳动件50,扳动件50将向上拉引前述扣动件51,并将第一元件I及第二元件2的开口紧闭(如图6-8),则可完成以管接头接合相衔接的两管件4 (如图9所示)。如此,如图9所示,相邻两管件4互相衔接后,于管件4均设有卡合槽40,并以前述第一元件I及第二元件2的卡合突缘10、20卡合于管件4的卡合槽40,再以前述扣合元件5将第一元件I与第二元件2固定,即可利用管接头共同夹固管件,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充分结合,并以止漏元件3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不须任何工具,即可自由拆装管接头,且并不存在螺丝螺帽长久使用后生锈,不易拆卸的问题,具有快速更换管件,清理排水管内积存污垢,以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第一元件,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个管件中的至少一个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设支轴,以设置于第二元件的轴槽内,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以供扣合元件扣合; 第二元件,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而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个管件中的另外一个管件的卡合槽中或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个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二元件的外侧一端设轴槽,以供前述第一元件的支轴设置于其中,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共同夹固相衔接的两管件后,得以扣合元件扣合于前述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各自的扣合槽内,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结合后,得于第一元件凹弧槽与第二元件的凹弧槽形成环凹弧槽以为止漏元件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一体成型的支轴,是以轴座与第一元件链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的外侧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扣合槽,前述扣合槽是设于延伸座上方,前述延伸座则是自第一兀件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外侧的一端设轴槽,前述轴槽是设置于轴槽座下方,并以轴槽座与第二元件一体成型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外侧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扣合槽,前述扣合槽是设于延伸座下方,前述延伸座则自第二元件向外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扣合元件,设扳动件,前述扳动件设支轴,前述支轴设置于第一元件的扣合槽;前述扳动件设扳动面,前述扳动面设于前述扳动件的支轴上方;前述扳动件设结合槽,是位于扳动面内侧,以供扣动件的上支轴设置于其中;前述扣合元件设扣动件,前述扣动件设上、下支轴,于上、下支轴之间设连结片,前述连结片两侧是内缩于前述扣动件的上、下支轴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元件的扳动件的扳动面与支轴的内结合角是小于90度,并呈现向上扬仰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元件的扳动件的扳动面于两支轴之间并形成活动空间,方便扣合件的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扣合元件欲与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结合前,是以扣合元件的扣动件的上支轴先设置于前述扳动件的结合槽,再将前述扳动件的上支轴设置于第一元件的扣合槽,并以前述扣合元件的扣动件的下支轴扣合于第二元件的扣合槽,再用力向上扳动前述扳动件,将同时向上拉引扣动件,并将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的开口紧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接头结构包含第一元件,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设支轴,另一端则设扣合槽;第二元件,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二元件的外侧一端设轴槽,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共同夹固管件后,以扣合元件扣合于前述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各自的扣合槽,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结合,并以止漏元件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并具有快速更换清理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L37/12GK203010078SQ2012204710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郑福耀 申请人: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