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式排泥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087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片式排泥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泥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片式排泥阀。
背景技术
膜片式排泥阀主要用于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底处理排放污泥。膜片式排泥阀通常可分为上、中、下腔室并在上、中腔室中设有隔膜片,在隔膜片上下面均设有隔膜压板并在隔膜压板上开有小口径的节流孔,其作用是当动力水源从中腔室进入时,可通过节流孔抵达上腔室,使上腔室内注满水,这时可根据上、中腔室的压力差对阀门的启闭进行操作来排放管道中泥沙等杂质。目前公知的膜片式排泥阀在管路系统安装时要另外配置一台闸阀用来截断管路中的介质,防止因膜片式排泥阀出现故障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常闸阀安装在沉淀池的顶部减少对排污管的负载,因此当膜片式排泥阀泄漏时不能马上截断管路中的介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的排泥阀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启闭响应较快、结构合理、便于及时检修的膜片式排泥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排泥阀,包括排泥阀和中线型蝶阀两部分。所述排泥阀由阀体1、阀板、阀杆1、隔膜座以及阀盖,所述隔膜座设于阀体I与阀盖之间;所述阀体I 一侧设有进口处法兰并与中线型蝶阀进行固定连接,阀体I底部设有出口,出口内设有阀板;所述阀盖底端与隔膜座顶端之间设有隔膜片,所述隔膜片上下两面分别设有隔膜压板I和隔膜压板II,所述隔膜压板II与阀盖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隔膜座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阀杆I上端穿过通孔与弹性隔膜片、隔膜压板I以及隔膜压板II固定连接,下端与阀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隔膜片与隔膜座之间形成水压腔室,水压腔室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中线性蝶阀由阀体I1、蝶板和阀杆II构成,所述阀体II为单法兰结构,该法兰与管路中的法兰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膜片式排泥阀固定连接,所述蝶板为斜板结构设计,蝶板上的密封面与阀体II内腔密封配合,所述阀杆II 一端穿过蝶板插入到阀体II的下孔轴端,另一端通过阀体II上的0形圈V、填料垫圈与套筒相连接,套筒通过锁紧螺母与阀体II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顶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压缩弹簧顶端与阀盖之间的弹簧定位块,设于阀盖上的内六角螺钉和六角螺母III,所述内六角螺钉与弹簧定位块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阀板外包覆有橡胶包覆层。进一步地,所述阀盖上设有吊环。进一步地,所述蝶板的两侧板分别与水平中心线成10°斜角,蝶板的顶端分别设有开启限位线。进一步地,所述阀杆II与蝶板的连接采用圆锥销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座的通孔内设有密封轴套,阀杆穿过密封轴套与隔膜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口水处设有中线性蝶阀取替管路系统中闸阀的作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当膜片式排泥阀泄漏时方便现场工作人员及时通过蝶阀来截断管路的介质,有效地控制水资源的流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蝶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I2、六角螺母I 3、0形圈4、阀板5、阀杆I6、0形圈II7、隔膜座8、六角头螺栓I9、密封轴套 10、0形圈III 11、0形圈IV 12、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3、隔膜压板I 14、隔膜片15、隔膜压板II 16、六角头螺栓II17、六角螺母II 18、阀盖19、压缩弹簧 20、弹簧定位块21、内六角螺钉22、六角螺母III 23、吊环螺钉 24、六角螺母IV25、套筒26、锁紧螺母 27、阀体II28、填料垫片29、0形圈V 30、阀杆II31、蝶板32、圆锥销33、六角头螺栓III 34、0形圈VI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排泥阀,包括排泥阀和中线型蝶阀两部分。所棕膜片式排泥阀,包括阀体I1、阀板4、阀杆15、隔膜座7以及阀盖18,所述隔膜座7设于阀体Il与阀盖18之间,即阀盖18、隔膜座7以及阀体Il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阀体Il 一侧设有进口法兰用于连接中线型蝶阀;所述阀体Il底部设有出口 29,出口 29内设有阀板4,所述出口 29设为漏斗斜面状,可有效避免泥沙沉积。所述阀板4形状与出口形状配合设置,形成有效密封,为进一步提高出口的密封性能,所述阀板4外包覆有橡胶包覆层。所述阀盖18底端与隔膜座7顶端之间设有隔膜片14,所述隔膜片14上下两面分别设有隔膜压板113和隔膜压板II 15,所述隔膜压板II 15与阀盖18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9。所述隔膜座7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阀杆15上端穿过通孔与隔膜片14、隔膜压板113以及隔膜压板II 15固定连接,下端与阀板4固定连接。为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所述隔膜座7的通孔内设有密封轴套9通过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2固定连接为一体,阀杆15穿设于密封轴套9内。所述弹性隔膜片14与隔膜座7之间形成水压腔室,水压腔室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直径大于传统阀体的进水口和调节孔,故其压力调节速度远远快于传统阀体的调节速度。[0034]所述压缩弹簧19顶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压缩弹簧19顶端与阀盖18之间的弹簧定位块20,设于阀盖18上的内六角螺钉21和六角螺母III 22,所述内六角螺钉21与弹簧定位块20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压缩弹簧19的使用情况,压缩力进行适当调节,以便获得较为恰当的开启或者开关的时间。所述中线型蝶阀由阀体II 27、蝶板31和阀杆II 30构成,所述阀体II 27为单法兰结构,该法兰与管路中的法兰固定连接,另一侧端面设有0形圈VI 34并与膜片式排泥阀通过六角头螺栓III 33进行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蝶板31为斜板结构设计,蝶板31的两侧板分别与水平中心线成10°斜角,蝶板31的顶端分别设有开启限位线,蝶板31上的密封面与阀体II 27内腔密封配合,所述阀杆II 30 一端穿过蝶板31插入到阀体II 27的下孔轴端并通过圆锥销32与蝶板31固定连接为一体,另一端通过阀体II 27上的0形圈V 29、填料垫圈28与套筒25相连接,套筒25通过锁紧螺母26与阀体II 27连接为一体。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膜片式排泥阀,包括排泥阀和中线型蝶阀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阀由阀体I (I)、阀板(4)、阀杆I (5)、隔膜座(7)以及阀盖(18),所述隔膜座(7)设于阀体I (I) 与阀盖(18)之间;所述阀体I(I) 一侧设有进口处法兰并与中线型蝶阀进行固定连接,阀体 I(I)底部设有出口,出口内设有阀板⑷;所述阀盖(18)底端与隔膜座(7)顶端之间设有隔膜片(14),所述隔膜片(14)上下两面分别设有隔膜压板I (13)和下隔膜压板II (15),所述隔膜压板II (15)与阀盖(18)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9);隔膜座(7)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阀杆I (5)上端穿过通孔与隔膜片(14)、隔膜压板I (13)以及隔膜压板II (15)固定连接,下端与阀板(4)固定连接,所述隔膜片(14)与隔膜座(7)之间形成水压腔室,水压腔室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排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型蝶阀由阀体II(27)、 蝶板(31)和阀杆II (30)构成,所述阀体II (30)为单法兰结构,该法兰与管路中的法兰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膜片式排泥阀固定连接,所述蝶板(31)为斜板结构设计,蝶板(31)上的密封面与阀体(27)内腔密封配合,所述阀杆II (30)—端穿过蝶板(31)插入到阀体II (27)的下孔轴端,另一端通过阀体II (27)上的O形圈V (29)、填料垫圈(28)与套筒(25)相连接, 套筒(25)通过锁紧螺母(26)与阀体II (27)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排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19)顶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压缩弹簧(19)顶端与阀盖(18)之间的弹簧定位块(20),设于阀盖(18)上的内六角螺钉(21)和六角螺母111(24),所述内六角螺钉(21)与弹簧定位块(2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膜片式排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31)的两侧板分别与水平中心线成10°斜角,蝶板(31)的顶端分别设有开启限位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排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4)外包覆有橡胶包覆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泥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片式排泥阀,包括阀体、隔膜座以及阀盖;所述阀体一侧进口处设有中线性蝶阀,所述阀体底部设有出口,出口内设有阀板;所述阀盖底端与隔膜座顶端之间设有弹性膜片,所述弹性隔膜片上下两面分别设有上隔膜压板和下隔膜压板;隔膜座底部设有通孔,阀杆与弹性隔膜片、上隔膜压板以及下隔膜压板连接,下端与阀板连接,所述弹性隔膜片与隔膜座之间形成水压腔,水压腔室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中线型蝶阀的启闭动作来控制管路中介质的流通或者截断,减少管道系统中的安装设备,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检修排泥阀。
文档编号F16K43/00GK202834107SQ2012205412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程汉章 申请人:程汉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