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353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中的常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有外圈、内圈、内挡圈、圆柱滚子和保持架;外圈挡边、内圈挡边和内挡圈挡边的内侧均为平面结构,圆柱滚子的两个端面也为平面结构。在使用中,圆柱滚子端面与外圈挡边、内圈挡边和内挡圈挡边的接触均为大面积的平面接触,会产生较严重的摩擦,致使轴承运转功耗大,挡边和滚子端面的磨损较大,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有外圈、内圈、内挡圈、圆柱滚子和保持架;所述外圈、内圈和内挡圈上的挡边内侧均为斜面;所述圆柱滚子的 两个端面均为球面,圆柱滚子的两个端面与外圆表面之间为圆弧倒角,圆柱滚子的两个端面中部均具有凹穴。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圆柱滚子与外圈挡边、内圈挡边和内挡圈挡边的接触均为点接触,可减小圆柱滚子与挡边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它们之间的摩擦,减少挡边和滚子的磨损,达到降低轴承运转功耗,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柱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圈,2.圆柱滚子,3.保持架,4.内挡圈,5.内圈,6.外圆表面,7.圆柱滚子端面,8.凹穴,9.圆弧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给出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有外圈1、内圈5、内挡圈4、圆柱滚子2和保持架3。结合图2、图3、图4,所述外圈1、内圈5和内挡圈4上的挡边内侧均为斜面。结合图5,所述圆柱滚子2的外圆表面6为圆柱面,所述圆柱滚子的两个端面均为球面,圆柱滚子的两个端面与外圆表面6之间为圆弧倒角9,所述圆柱滚子的两 个端面中部均具有凹穴8。
权利要求1.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有外圈(I)、内圈(5)、内挡圈(4)、圆柱滚子(2)和保持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I)、内圈(5)、内挡圈(4)上的挡边内侧均为斜面;所述圆柱滚子(2)的两个端面均为球面,圆柱滚子的两个端 面与外圆表面(6)之间为圆弧倒角(9),所述圆柱滚子的两端面中部均具有凹穴(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提出的一种可减小轴向摩擦力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有外圈(1)、内圈(5)、内挡圈(4)、圆柱滚子(2)和保持架(3);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1)、内圈(5)、内挡圈(4)上的挡边内侧均为斜面;圆柱滚子(2)的两个端面均为球面,圆柱滚子的两个端面与外圆表面(6)之间为圆弧倒角(9),圆柱滚子的两端面中部具有凹穴(8)。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圆柱滚子轴承的圆柱滚子与外圈挡边、内圈挡边和内挡圈挡边的接触均为点接触,可减小圆柱滚子与挡边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它们之间的摩擦,达到降低轴承运转功耗,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C19/36GK203130789SQ20132000224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张斌, 张纪昌, 王红军 申请人:洛阳宜华滚动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