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625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用于轴承箱、电机、风机及减速机等旋转设备轴承外侧的密封保护。该迷宫式密封设置于设备轴承外侧,由静环、动环和定位装置组合为集装体,集装体的总轴向厚度不超过轴径尺寸的1/3;定位装置在轴转动启动前与动环和静环同时接触,在启动后不与动环和静环同时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装置保证迷宫间隙不会因安装时的人为因素而改变,避免设备运行后动静环发生接触摩擦,或因迷宫间隙分布不均造成泄漏;同时本迷宫密封的超薄型设计,安装时整体贴合在需密封部位的端盖外侧,无需安装腔室,简化了不同设备的安装腔室尺寸限制,并可安装在设备原有密封之外,提供双重密封保护。
【专利说明】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
【背景技术】
[0002]迷宫式密封是维护轴承和润滑剂免受外来污染的屏障,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动、静环之间的相对位置难以固定,设备运行时,动静环可能存在相对接触摩擦,而导致材料磨损、发热,甚至磨屑污染润滑剂,损坏轴承、装拆不便等问题。同时许多设备如电机、风机、减速机、机床主轴等的轴承箱、齿轮箱密封安装处空间通常较为狭小,传统迷宫沟槽并列排列的迷宫式密封轴向厚度往往偏大,难以安装,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加工改造才能适应迷宫式密封的安装。且由于不同设备腔体沟槽尺寸有差异,导致用户备件规格繁多,传统内装式或半内装式迷宫式密封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其目的在于:使安装过程中动静环之间相对位置准确固定。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超薄型迷宫式密封,设置于设备轴承一侧,包括静环、动环及定位装置,静环、动环和定位装置组合为集装体,集装体的总轴向厚度不超过设备轴承轴径尺寸的1/3 ;定位装置位于静环和动环之间,用来固定静环与动环的相对位置,并且定位装置在轴转动启动前与动环和静环同时接触,而在轴转动启动后不与动环和静环同时接触。
[0006]所述定位装置与静环和动环完全分离,可以在安装前被抽出或取出,或者固定在静环或动环上。
[0007]迷宫式密封靠近流体端面为平面或者凹面,并且完全位于设备密封腔或压盖的外部,即没有伸入设备密封腔或伸入压盖的部分。
[0008]进一步地,动环及静环为硬质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或金属。定位装置的硬度低于静环和动环的硬度,以防接触时对动静环造成损伤。
[0009]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动环和静环轴向间隙或者径向间隙之间,或者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之间均有,用来固定静环与动环的轴向相对位置或径向相对位置,或者轴向和径向的相对位置;定位装置截面形状为半球形、四边形、星形、椭圆形、T形、人形、7形的条状、环状或者块状体,固定在静环内径、动环外径或者圆周插入动环外径、静环内径相对应的凹槽之间。
[0010]另外,集装体可以为整体式或者剖分式结构,采用剖分式结构方便安装。
[001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能准确固定动静环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迷宫间隙不会因安装时的人为因素而改变,避免设备运行后,动静环发生接触摩擦,或因迷宫间隙分布不均造成泄漏。同时迷宫式密封总轴向厚度不超过轴径尺寸的1/3,为超薄型设计,且通过外装式设计简化规格,实现了对大多数设备的通用安装,无需对设备进行加工改造,增加产品的通用型,减少用户备件规格。并且可安装于设备原有密封外侧,形成对设备轴承的多重保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可以为整体式安装,也可以为剖分式安装。静环的一侧面或者一侧端面与设备端盖连接固定或者与设备端盖外表面贴合密封固定。定位装置可以将静环与动环的相对位置准确固定,并在轴转动启动前或启动时被拆除,或一边被自然损耗,因而在轴转动后不会产生持续摩擦。安装时本迷宫密封整体贴合在需密封部位的端盖外侧,无需安装腔室。保证迷宫间隙不会因安装时的人为因素而改变。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包括外圈部分的聚甲醛静环1、内圈部分的聚甲醛动环2,设置于静环I内径和动环2外径之间可取出的定位环3。静环I和动环2通过定位环镶嵌连接为一个集装体,通过静环I内侧端面14为平面,粘结安装于设备端盖的外侧。
[0018]定位环3把静环I和动环2嵌套锁扣为一个整体,不会分离。定位环3为柔性可取出设计,安装时起定位作用,防止静环I和动环2直接接触摩擦。安装完毕取出。
[0019]静环I与动环2之间设有转齿形分布的大小不等的迷宫沟槽4,达到了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合理布置迷宫沟槽的目的,实现了超薄设计。使介质在迷宫间隙和沟槽中自然膨胀压缩,释放动能,完成对介质的密封。
[0020]实施例2
[0021]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
[0022]聚四氟乙烯静环I与聚四氟乙烯动环2之间设有轴向半球形定位块5和径向半球形定位块6,定位块6固定在动环2的外径上,在轴转动启动前与静环接触。动环2通过O型圈8与设备轴密封固定,静环I内侧端面14为凹面,通过螺钉16直接与设备压盖端面贴合固定,并用O型圈9密封。
[0023]静环I与动环2之间设有紧凑排列且阶梯分布的迷宫沟槽7,完成对介质的密封同时,实现了超薄设计。
[0024]轴向半球形定位块5和径向半球形定位块6采用自润滑材料制成,数量都为两个以上,且为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安装后保留在迷宫式密封内部。轴向半球形定位块5和径向半球形定位块6设备运行初期会轻微接触摩擦损耗,之后依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静环I和动环2直接接触摩擦。
[0025]实施例3[0026]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本方案的迷宫式密封为剖分式设计。
[0027]轴向T形定位块10为可拆卸设计,安装时起定位作用,防止铜质静环I和铜质动环2轴向直接接触摩擦。安装完毕拆卸取下。
[0028]径向梯形定位块11采用自润滑材料制成,防止静环I和动环2径向直接接触摩擦。安装后不取出。
[0029]静环I和动环2均为两瓣剖分式设计,静环I通过螺钉13将两瓣连接,动环2通过螺钉12将两瓣连接。静环I的内侧端面14与设备端盖通过压块15和螺钉16压紧贴合密封固定,动环2通过剖分式O型圈8与设备轴密封固定。整体安装于设备端盖外侧。
[0030]静环I与动环2之间设有紧凑排列且阶梯分布的迷宫沟槽7,完成对介质的密封同时,实现了超薄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设置于设备轴承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环、动环及定位装置,静环、动环和定位装置组合为集装体,集装体的总轴向厚度不超过设备轴承轴径尺寸的1/3 ;定位装置位于静环和动环之间,用来固定静环与动环的相对位置,并且定位装置在轴转动启动前与动环和静环同时接触,而在轴转动启动后不与动环和静环同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与静环和动环完全分离,或者固定在静环或动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其特征在于,迷宫式密封靠近流体端面为平面或者凹面,并且完全位于设备密封腔或压盖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的硬度低于静环和动环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及静环为硬质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或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带定位装置的外装式超薄型迷宫式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动环和静环轴向间隙或者径向间隙之间,或者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之间均有;定位装置截面形状为半球形、四边形、星形、椭圆形、T形、人形、7形的条状、环状或者块状体,固定在静环内径、动环外径或者圆周插入动环外径、静环内径相对应的凹槽之间。
【文档编号】F16J15/34GK203500482SQ20132061399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赵晶玮, 张军, 杨帆 申请人:艾志工业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