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967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器。包括储油筒、工作缸、连杆、油封导向器、活塞总成、缓冲垫和底阀;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本体、阀块、轴套、锁头、大碟阀片、小碟阀片,阀块可活动套设于轴套上,且阀块与锁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大碟阀片与连杆之间设有锥度弹簧;所述活塞本体的上端面与大碟阀片的重合部处设有环槽一和环槽二,环槽一与环槽二以连杆为中心同心设置,活塞本体上开有分别连通下端面与环槽一、环槽二的环槽一、环槽二;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活塞上的压缩阀油路和伸张阀油路联动响应,双蝶阀活塞结构制造简单,装配快捷,减震响应更快,效果更好。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减震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 减震器是一种减少运动构件震动冲击的装置,机动车上使用的减震器就是将路面 的不平对车身造成的不规则震动,通过减震器的阻尼作用,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车 辆在行驶中保持良好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减震器的原理和主体结构自从问世以后基本 没有太大的变化,其更多的改进还是基于对减震效果的加强、结构可靠性的提升以及使用 寿命的增加等方面。
[0003] 现有的减震器一般包括缸体、主活塞、缓冲活塞、总回油通道、主回油通道、副回油 通道、加速回油通道、加速泄压通道、主弹簧、副弹簧、主弹簧腔、副弹簧腔、和储油腔所组 成。缸体内一端设置有主活塞、另一端设置有缓冲活塞,缓冲活塞和主活塞之间的主弹簧腔 内设置有加速泄压通道、副弹簧和加速回油通道。缸体内设置有两条并行的通道,其中的一 条通道是总回油通道,另一条则作为储油腔使用。储油腔内串联设置有主活塞和缓冲活塞, 缓冲活塞上下两个面都设置有弹簧。减震器的活塞在储油腔内来回移动,与储油腔内的阻 尼油产生摩擦阻力,减少避震弹簧和车体的震动幅度。目前的减震器的主活塞的结构相对 复杂,主活塞上的阀件较多导致减震响应较慢,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减震复原力和减 震压缩力方面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技术改进以提高减震器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稳 定、减震效果更好的新型减震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包括储油筒、工作缸、连杆、油封导向器、活塞 总成、缓冲垫和底阀;所述工作缸套设于储油筒内,底阀设于工作缸底端并与储油筒底盖配 装,油封导向器嵌套配装于工作缸和储油筒的上端口,活塞总成和缓冲垫设于工作缸内,连 杆里端穿过油封导向器与缓冲垫和活塞总成依次连接;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本体、阀块、 轴套、锁头、大碟阀片、小碟阀片,大碟阀片、活塞本体、小碟阀片、轴套依次套设于连杆里端 上并通过锁头与连杆螺接固定,阀块可活动套设于轴套上,且阀块与锁头之间设有压缩弹 簧,大碟阀片与连杆之间设有锥度弹簧;所述活塞本体的上端面与大碟阀片的重合部处设 有环槽一和环槽二,环槽一与环槽二以连杆为中心同心设置,活塞本体上开有分别连通下 端面与环槽一、环槽二的通孔一、通孔二;小碟阀片的内圈边缘由轴套与活塞本体夹持,小 碟阀片的外圈边缘由阀块与活塞本体夹持。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本体的外缘上开有环槽三,环槽三内嵌设有密封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大碟阀片上对应环槽二处开有泄压孔。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里端设有连接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直径小于连接部且连接部 直径小于连杆,活塞本体、小碟阀片、轴套依次套设于安装部上,且活塞本体抵设于连接部 的端面上,锁头与安装部尾端螺接并抵设于轴套上,大碟阀片套设于连接部上,锥度弹簧的 小头端抵设于连杆的端面上,锥度弹簧的大头端抵设于大碟阀片对应环槽一的端面上。 [0010]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活塞上的压缩阀油路和伸张 阀油路联动响应,双蝶阀活塞结构制造简单,装配快捷,减震响应更快,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0014] 10、储油筒;11、后盖;20、工作缸;30、连杆;
[0015] 31、连接部;32、安装部;40、油封导向器;50、活塞总成;
[0016] 51、活塞本体;51a、环槽一 ;51b、环槽二;51c、通孔一;
[0017] 51d、通孔二;51e、环槽三;52、阀块; 53、轴套;
[0018] 54、锁头;55、大碟阀片;55a、泄压孔;56、小碟阀片;
[0019] 57、压缩弹簧;58、锥度弹簧;59、密封环;60、缓冲垫;
[0020] 70、底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包括储油筒10、工作缸20、连杆30、油封导向 器40、活塞总成50、缓冲垫60和底阀70 ;所述工作缸20套设于储油筒10内,底阀70设于 工作缸20底端并与储油筒10底盖11配装,油封导向器40嵌套配装于工作缸20和储油筒 10的上端口,活塞总成50和缓冲垫60设于工作缸20内,连杆30里端穿过油封导向器40 与缓冲垫60和活塞总成50依次连接;工作缸20通过油封导向器40和底阀70封堵两端后 其内部空间成为工作腔,工作缸20外部的储油筒10空间则与工作腔相对独立成为储油腔, 储油腔和工作腔之间通过底阀70和油封导向器40上的补偿阀连通;活塞总成50将工作缸 20隔成上下两个压力腔,油封导向器40 -侧的缓冲垫60端面上设有弹簧以抵消伸张行程 时活塞总成50向上移动的冲击。
[0023] 所述活塞总成50包括活塞本体51、阀块52、轴套53、锁头54、大碟阀片55、小碟 阀片56,大碟阀片55、活塞本体51、小碟阀片56、轴套53依次套设于连杆30里端上并通过 锁头54与连杆30螺接固定,阀块52可活动套设于轴套53上,且阀块52与锁头54之间设 有压缩弹簧57,大碟阀片55与连杆30之间设有锥度弹簧58 ;所述活塞本体51的上端面与 大碟阀片55的重合部处设有环槽一 51a和环槽二51b,环槽一 51a与环槽二51b以连杆30 为中心同心设置,活塞本体51上开有分别连通下端面与环槽一 51a、环槽二51b的通孔一 51c、通孔二51d ;大碟阀片55上对应环槽二51b处开有泄压孔55a,小碟阀片56的内圈边 缘由轴套53与活塞本体51夹持,小碟阀片56的外圈边缘由阀块52与活塞本体51夹持; 活塞总成50在压缩行程中离开底阀70,上压力腔空间减小,环槽一 51a上的大碟阀片55受 压使通孔一 51c端口关闭,上压力腔内的阻尼油向通孔二51d下端口的小碟阀片56施压, 小碟阀片56推动阀块53下行进而使压缩弹簧57压缩,阻尼油从通孔二41d排向下压力腔, 而阻尼油的通过量不足以补充下压力腔的增大量使其下压力腔产生真空效果,此时底阀70 上的补偿阀打开,储油腔内的阻尼油向下压力腔补充,而上压力腔的补偿阀也同样向储油 腔排出阻尼有;活塞总成50在伸张行程时则全然相反,小碟阀片56受压缩弹簧57的压力 以封堵通孔二51d,大碟阀片55手下压力腔内的压力影响放开通孔一 51c,进而使下压力腔 内的阻尼油向上压力腔排出。
[0024] 上述活塞本体51的外缘上开有环槽三51e,环槽三51e内嵌设有密封环59,环槽 三51e用于连接固定密封环59,密封环50用于保护活塞本体51以提高其耐磨性能。
[0025] 上述连杆30里端设有连接部31和安装部32,安装部32直径小于连接部31且连 接部31直径小于连杆30直径,活塞本体51、小碟阀片56、轴套53依次套设于安装部32上, 且活塞本体51抵设于连接部31的端面上,锁头54与安装部32尾端螺接并抵设于轴套53 上,大碟阀片55套设于连接部31上,锥度弹簧58的小头端抵设于连杆30的端面上,锥度 弹簧58的大头端抵设于大碟阀片55对应环槽一 51a的端面上。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 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减震器,包括储油筒(10)、工作缸(20)、连杆(30)、油封导向器(40)、活塞 总成(50)、缓冲垫(60)和底阀(70);所述工作缸(20)套设于储油筒(10)内,底阀(70)设 于工作缸(20)底端并与储油筒(10)底盖(11)配装,油封导向器(40)嵌套配装于工作缸 (20)和储油筒(10)的上端口,活塞总成(50)和缓冲垫(60)设于工作缸(20)内,连杆(30) 里端穿过油封导向器(40)与缓冲垫(60)和活塞总成(50)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 塞总成(50)包括活塞本体(51)、阀块(52)、轴套(53)、锁头(54)、大碟阀片(55)、小碟阀片 (56 ),大碟阀片(55 )、活塞本体(51)、小碟阀片(56 )、轴套(53 )依次套设于连杆(30 )里端上 并通过锁头(54)与连杆(30)螺接固定,阀块(52)可活动套设于轴套(53)上,且阀块(52) 与锁头(54)之间设有压缩弹簧(57 ),大碟阀片(55 )与连杆(30 )之间设有锥度弹簧(58 );所 述活塞本体(51)的上端面与大碟阀片(55)的重合部处设有环槽一(51a)和环槽二(51b), 环槽一(51a)与环槽二(51b)以连杆(30)为中心同心设置,活塞本体(51)上开有分别连通 下端面与环槽一(51a)、环槽二(51b)的通孔一(51c)、通孔二(51d);小碟阀片(56)的内圈 边缘由轴套(53)与活塞本体(51)夹持,小碟阀片(56)的外圈边缘由阀块(52)与活塞本体 (51)夹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51)的外缘上开有 环槽三(51e),环槽三(51e)内嵌设有密封环(5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碟阀片(55)上对应环槽二 (51b)处开有泄压孔(55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0)里端设有连接部 (31)和安装部(32),安装部(32)直径小于连接部(31)且连接部(31)直径小于连杆(30), 活塞本体(51)、小碟阀片(56)、轴套(53)依次套设于安装部(32)上,且活塞本体(51)抵设 于连接部(31)的端面上,锁头(54)与安装部(32)尾端螺接并抵设于轴套(53)上,大碟阀 片(55)套设于连接部(31)上,锥度弹簧(58)的小头端抵设于连杆(30)的端面上,锥度弹 簧(58)的大头端抵设于大碟阀片(55)对应环槽一(51a)的端面上。
【文档编号】F16F9/32GK203847611SQ201320714113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柳平波, 王辉, 柳碧辉 申请人: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