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28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以及具有该差速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限滑差速器主要分被动限滑和主动限滑两类,主动限滑式差速器结构复杂,对控制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在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这样致使主动限滑式差速器在价格成本方面都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根据被动限滑的原理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另一种是转速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其中转速式限滑差速器通常借助于粘性流体的摩擦特性或是特殊齿形来实现对左右驱动车轮的差速感应,但通过市场反馈该类型限滑差速器的功能并不令人满意;而转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的设计结构更加多样性,性能优越,但是设计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亟需开发出新型的限滑差速器来改善现有限滑差速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差速器,以解决差速器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差速器,包括:壳体;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且可相对所述行星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行星齿轮轴的方向倾斜延伸;摩擦座,所述摩擦座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且与所述行星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座包括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内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接触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面上形成有环形油路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环形油路凹槽连通的储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与所述环形油路凹槽在所述接触面上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环形油路凹槽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油路凹槽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沿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向方向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座的远离所述行星齿轮的一端设有环形的止抵部,所述第二部分止抵在所述止抵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座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差速器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通过设置摩擦座,可以对高转速车轮起到限滑作用。而且,差速器仅增加摩擦座即可,从而可以使得差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和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差速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具有上述的差速器的车辆可以对高转速的车轮起到限滑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差速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差速器的摩擦座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差速器的摩擦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差速器100;壳体10;行星齿轮轴20;

行星齿轮30;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内表面33;

摩擦座40;接触面41;环形油路凹槽42;储油槽43;止抵部44;

半轴齿轮5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10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100可以应用在车辆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100可以包括:壳体10、行星齿轮轴20、行星齿轮30和摩擦座40。行星齿轮轴20设置在壳体10内,而且行星齿轮轴20与壳体10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行星齿轮轴20可以与壳体10同步转动。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30包括第一部分31和与第一部分31相连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套设在行星齿轮轴20上,而且第一部分31可以相对行星齿轮轴20转动,第二部分32从第一部分31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第一部分31的下端)向远离行星齿轮轴20的方向倾斜延伸。如图1所示,摩擦座40套设在行星齿轮轴20上,而且摩擦座40与行星齿轮轴20固定连接,摩擦座40包括接触面41,接触面41与第二部分32的朝向行星齿轮轴20的内表面33相接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行星齿轮30的第一部分31能够相对行星齿轮轴20转动,而且摩擦座40与行星齿轮轴20固定连接,所以行星齿轮30可以相对行星齿轮轴20和摩擦座40转动。

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30与车辆的两个半轴齿轮50相啮合。车辆的动力可以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差速器100的壳体10上,壳体10可以带动行星齿轮轴20同步转动,行星齿轮轴20可以进一步地带动行星齿轮30转动。当行星齿轮30相对行星齿轮轴20静止且同步转动时,位于左右两侧的半轴齿轮50的转速相同;当行星齿轮30相对行星齿轮轴20转动时,位于一侧的半轴齿轮50转速增加,位于另一侧的半轴齿轮50转速降低。可选地,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30可以为行星伞齿轮,半轴齿轮50可以为半轴伞齿轮。

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100的工作原理。

当车辆的左轮处于湿滑路面时,车辆的左右两侧的半轴齿轮50的转速不同,处于湿滑路面的左侧的半轴齿轮50的转速会增加,右侧的半轴齿轮50的转速会降低,从而左右两侧的半轴齿轮50之间产生转速差。此时,两个行星齿轮30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分别压紧摩擦座40,这样在行星齿轮30和摩擦座40之间产生摩擦,行星齿轮30所受到的摩擦力矩和行星齿轮30的旋转方向相反,行星齿轮30所受到的摩擦力矩使两个行星齿轮30分别对左右两侧的半轴齿轮50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圆周力,从而可以使得左侧半轴齿轮50的转矩减小,而且右侧的半轴齿轮50的转矩增加。由此,当一侧车轮处在附着系数低的路面转速增大后,摩擦座40的摩擦力矩作用会使得该侧的转矩减小,同时增大另一侧附着系数高的车轮的转矩,从而可以对高转速车轮起到限滑作用。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100,通过设置摩擦座40,可以对高转速车轮起到限滑作用。而且,差速器100仅需要增加摩擦座40即可,从而可以使得差速器100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和可靠性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二部分32的内表面33可以为弧形面,接触面41可以为弧形面。通过将第二部分32的内表面33设置成弧形面,可以使得行星齿轮30自动调节和摩擦座40的接触区域,换言之,行星齿轮30和摩擦座40的接触面积可以 调节,可以补偿行星齿轮30和半轴齿轮50啮合的偏载量,提高行星齿轮30和半轴齿轮50的工作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接触面41上可以形成有环形油路凹槽42。需要说明的是,差速器1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浸泡在润滑油内,当差速器100工作时,润滑油可以流入环形油路凹槽42内,而且润滑油可以在环形油路凹槽42内流动,从而可以起到润滑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的作用,进一步地可以提高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如图4所示,摩擦座40的接触面41上还可以设有与环形油路凹槽42连通的储油槽43。储油槽43可以起到储存润滑油的作用,当差速器100开始工作时,润滑油只能够少量地进入环形油路凹槽42内,储存在储油槽43的润滑油可以流入到环形油路凹槽42内,从而可以保证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在差速器100刚工作时的润滑效果,进一步地可以延长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的工作寿命。

进一步地,储油槽43与环形油路凹槽42在接触面41上可以相互垂直,从而可以使得储油槽43有效进行储油,而且还可以便于储油槽43内的润滑油流入环形油路凹槽42内。

可选地,如图4所示,储油槽43可以为多个,而且多个储油槽43可以沿环形油路凹槽42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布置。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开的储油槽43,可以保证润滑油尽快流入到环形油路凹槽42,进一步地可以保证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之间的润滑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环形油路凹槽42可以设置在接触面41的沿行星齿轮轴20的轴向方向(即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的中部。换言之,环形油路凹槽42到接触面41上端的距离与环形油路凹槽42到接触面41下端的距离大体相等。由此,环形油路凹槽42内的润滑油可以较好地润滑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之间的接触面41,保证摩擦座40和行星齿轮30之间的润滑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摩擦座40的远离行星齿轮30的一端可以设有环形的止抵部44,第二部分32止抵在止抵部44上。通过设置止抵部44,可以提高行星齿轮30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地可以提高差速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摩擦座40与壳体10的内表面可以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止抵部44的表面与壳体1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提高摩擦座40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可以提高差速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100。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100的车辆可以对高转速的车轮起到限滑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