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车载显示屏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189发布日期:2018-06-05 19:4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车载显示屏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减速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减速器的车载显示屏装置。



背景技术: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相对于传统的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等优点。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中,由于销轴为悬臂结构(一端与输出法兰相连,另一端为悬臂端),导致其结构刚度较小,容易发生变形,各销轴之间难以保持一致的间隔,无法实现各销轴受力均载,降低了减速器整体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销轴变形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轴、内齿圈、摆线轮、输出法兰和多个销轴,所述内齿圈固定于所述减速器壳体,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偏心凸轮,所述摆线轮通过转臂轴承安装在所述偏心凸轮上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摆线轮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销孔,所述减速器还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具有中心轴孔,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中心轴孔,每个销轴穿过对应的销孔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法兰和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围绕所述中心轴孔分布的多个安装孔,每个销轴匹配地插入到对应的安装孔中。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一支撑架轴承安装在所述输入轴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二支撑架轴承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内圈形成有第一支撑架挡肩,所述支撑架的外圈形成有第二支撑架挡肩,所述第一支撑架轴承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挡肩,所述第二支撑架轴承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挡肩,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挡肩上。

可选地,所述输出法兰通过第一法兰轴承安装在所述输入轴上。

可选地,所述输出法兰通过第二法兰轴承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输出法兰的靠近所述摆线轮的一侧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法兰轴承匹配地嵌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输出法兰的外圈形成有法兰挡肩,所述第二法兰轴承抵接于所述法兰挡肩,所述销轴连接于所述法兰挡肩。

可选地,所述减速器壳体包括输入端盖和输出端盖,所述输入端盖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输出端盖与输出法兰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

可选地,所述内齿圈设置在所述输入端盖和输出端盖之间,并且所述内齿圈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于所述输入端盖和输出端盖。

可选地,所述输入端盖、内齿圈和输出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过孔、第二螺栓过孔和螺纹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栓过孔和第二螺栓过孔以连接至所述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具有两个所述偏心凸轮,该两个所述偏心凸轮相对于输出轴的轴线朝相反的方向偏移相同的偏心距,所述减速器包括两个所述摆线轮,该两个所述摆线轮分别通过转臂轴承安装在所述各自的偏心凸轮上。

在本公开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中,通过增加支撑架,使得销轴的两端均能得到支撑,使销轴成为简支结构,大大提高了销轴的抗弯强度及刚度,使各销轴之间能够始终保持一致的间隔,从而实现各销轴的受力均载,提高了减速器整体的承载能力,延长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减速器工作过程中,销轴、轮齿、转臂轴承同时受力,使得整个传动系统承载性更好,受力更合理,系统稳定性更好。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装置,包括显示屏、电机和如上所述减速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器驱动所述显示屏旋转,以使所述显示屏能够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车载显示屏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部的屏后支架,所述减速器的所述输出法兰连接于所述屏后支架。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装置。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减速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装置的爆炸剖视图,其中,显示屏和屏后支架未示出;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装置的爆炸立体图,其中,显示屏和屏后支架未示出;

图7是输入轴的平面图;

图8是摆线轮的平面图;

图9是支撑架的剖视图;

图10是输出法兰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电机 200 减速器

211 输入端盖 212 输出端盖

220 输入轴 221 偏心凸轮

230 内齿圈 240 摆线轮

241 销孔 250 支撑架

251 中心轴孔 252 安装孔

253 第一支撑架挡肩 254 第二支撑架挡肩

260 销轴 270 输出法兰

271 凹槽 272 法兰挡肩

281 第一支撑架轴承 282 第二支撑架轴承

283 第一法兰轴承 284 第二法兰轴承

285 摆线轮轴承 286 第一油封

287 第二油封 288 螺栓

300 屏后支架 400 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少齿差行星减速器200,该减速器200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轴220、内齿圈230、摆线轮240、支撑架250、输出法兰270和多个销轴260,支撑架250设置在减速器壳体的内部,内齿圈230固定于减速器壳体210,支撑架250具有中心轴孔251(如图9所示),输入轴220穿过中心轴孔251并且输入轴220上设置有偏心凸轮221,摆线轮240通过转臂轴承285安装在偏心凸轮221上并与内齿圈230相啮合,摆线轮240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销孔241(如图8所示),沿输入轴220的轴向,摆线轮240位于支撑架250和输出法兰270之间,每个销轴260穿过对应的销孔24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输出法兰270和支撑架250,每个销轴260上可以套设有销轴套,以与销孔241相接触。工作时,输入轴220通过转臂轴承285驱动摆线轮240转动,摆线轮240与固定的内齿圈230发生齿轮啮合动作;在输入轴220的驱动及内齿圈230的限制下,摆线轮240一边沿内齿圈230做平面运动,一边沿自身轴线做回转运动;摆线轮240通过销孔面与销轴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销轴260绕输出法兰270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将减速增扭后的转矩通过输出法兰270输出,同时,支撑架250也在销轴260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

在本公开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中,通过增加支撑架250,使得销轴260的两端均能得到支撑,使销轴260成为简支结构,大大提高了销轴260的抗弯强度及刚度,使各销轴之间能够始终保持一致的间隔,从而实现各销轴的受力均载,提高了减速器整体的承载能力,延长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减速器工作过程中,销轴260、轮齿(包括摆线轮240上的轮齿和内齿圈250上的轮齿)、转臂轴承285同时受力,使得整个传动系统承载性更好,受力更合理,系统稳定性更好。

如图4和图7所示,输入轴220可以具有两个偏心凸轮221,该两个偏心凸轮221相对于输入轴220的轴线朝相反的方向偏移相同的偏心距(即,两个偏心凸轮221错位180°布置),减速器包括两个摆线轮240,该两个摆线轮240分别通过转臂轴承285安装在各自的偏心凸轮221上。以此方式,可以保证传动系统满足静平衡、动平衡的要求,避免进行额外的平衡配重,同时又可以避免输入轴220承受额外的不平衡动载,进而保证传动平稳进行。为了防止两个摆线轮240相接触以产生摩擦,可以在两个摆线轮240之间设置间隔环(未示出)。

在本公开中,摆线轮240与内齿圈230的中心距可以与摆线轮240上的销孔241的中心距一致,这样可以保证销轴260与销孔241在整个传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切,保证动力传递路径畅通、平稳。

在图4示的实施方式中,偏心凸轮221与输入轴220一体成型,形成一根偏心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偏心凸轮221与输入轴220也可以为分体设置的两个部件。这两种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公开中,销轴260可以通过多种适当的方式连接于支撑架250,例如通过紧固件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9所示,支撑架250上可以设置有围绕中心轴孔251分布的多个安装孔252,每个销轴260的一端连接于输出法兰260,另一端匹配地插入到对应的安装孔252中。

在本公开中,支撑架250可以仅通过第一支撑架轴承281安装在输入轴220上,也可以仅通过第二支撑架轴承282安装在减速器壳体的内壁上。为了提高对支撑架250的支撑强度,如图4所示,支撑架250的内圈通过第一支撑架轴承281安装在输入轴220上,支撑架250的外圈通过第二支撑架轴承282安装在减速器壳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架轴承281在为支撑架250提供支撑的同时,也能够为输入轴220提供支撑,从而提高输入轴220的结构刚度。为了使传动系统的轴向布局更加紧凑,第一支撑架轴承281可以布设于第二支撑架轴承282的内部,即,两个支撑架轴承在输入轴220的轴向上具有重叠区域。

为了防止第一支撑架轴承281和第二支撑架轴承282发生轴向窜动,如图4和图9所示,支撑架250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支撑架挡肩253,支撑架250的外侧形成有第二支撑架挡肩254,第一支撑架轴承281的左侧抵接于第一支撑架挡肩253,第二支撑架轴承282的右侧抵接于第二支撑架挡肩254。安装孔252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架挡肩254上。第二支撑架挡肩254相对于第一支撑架挡肩253更靠近摆线轮240,以使两个支撑架轴承在输入轴220的轴向上具有重叠区域。

同样地,输出法兰270可以仅通过第一法兰轴承283安装在输入轴220上,也可以仅通过第二法兰轴承284安装在减速器壳体的内壁上。为了提高对输出法兰270的支撑强度,如图4所示,输出法兰270的内圈通过第一法兰轴承283安装在输入轴220上,输出法兰270的外圈第二法兰轴承284安装在减速器壳体的内壁上。第一法兰轴承283在为输出法兰270提供支撑的同时,也能够为输入轴220提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输入轴220的结构刚度。为了使传动系统的轴向布局更加紧凑,第一法兰轴承283可以布设于第二法兰轴承284的内部,即,两个法兰轴承在输入轴220的轴向上具有重叠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支撑架250、输出法兰270和输入轴220均处于简支结构,第二支撑架轴承282和第二法兰轴承284在为支撑架250和输出法兰270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保证了整个传动系统的支撑刚度及强度,从而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为了防止第一法兰轴承283和第二法兰轴承284发生轴向窜动,如图4和图10所示,输出法兰270的靠近摆线轮240的一侧形成有凹槽271,第一法兰轴承283匹配地嵌装在凹槽271内,输出法兰270的外圈形成有法兰挡肩272,第二法兰轴承284抵接于法兰挡肩272,销轴260连接于法兰挡肩272。销轴260可以连接于法兰挡肩272。

减速器壳体可以包括输入端盖211和输出端盖212。为保证整个轮系工作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避免内部润滑油污染及渗出,如图4所示,输入端盖211与输入轴22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油封286,输出端盖212与输出法兰27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油封287。

在本公开中,减速器壳体210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内齿圈230设置在输入端盖211和输出端盖212之间,并且内齿圈230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于输入端盖211和输出端盖212。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内齿圈230可以作为减速器壳体210的一部分,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减少材料用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减速器壳体210可以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该主体部两端的输入端盖211和输出端盖212,内齿圈230可以固定在主体部的内部。

输入端盖211、内齿圈230和输出端盖212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输入端盖211、内齿圈230和输出端盖2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过孔、第二螺栓过孔和螺纹孔,螺栓288依次穿过第一螺栓过孔和第二螺栓过孔以连接至螺纹孔,从而通过螺栓288将输入端盖211、内齿圈230和输出端盖212连接在一起。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装置,该车载显示屏装置包括显示屏400、电机100和如上所述的减速器200,电机100与减速器200相连,减速器200与显示屏400相连,从而驱动显示屏400旋转,以使显示屏400能够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如图3所示,电机100的输出轴可以与减速器200的输入轴220传动连接。

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车载显示屏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于显示屏400的背部的屏后支架300,减速器200的输出法兰270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于屏后支架300。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置有本公开的车载显示屏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