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挡装置的选换挡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14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挡装置的选换挡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内部所有档位控制的选换挡控制轴机构,本实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挡装置的选换挡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控制装置是汽车变速箱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损坏,则易导致交通事故,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目前,市场上汽车变速箱控制装置的换挡器组件一般有以下两种结构:

1、控制轴1与轴承支撑座2等其它部件为固定结构,之间无相对运动,该结构缺点是造成选档时所克服的选换力大,易造成选换后不回位现象造成品质不稳定。

2、换挡指8和轴承支撑座2为整体式结构,M型换挡槽5和V型换挡回位块7为整体式结构,造成零件结构复杂,从而很控制证零件密度和尺寸精度。以上两种结构均直接影响选换的手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换挡力小、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成型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选换手感的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挡装置的选换挡控制机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挡装置的选换挡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轴、第一轴承支撑座、第二轴承支撑座、换挡器壳体、换挡导块、M型换挡槽、王字换挡槽、V型换挡回位块、第一换挡指与第二换挡指,在换挡器壳体的左端部内部焊接有第一轴承支撑座,在换挡器壳体的左端部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换挡指,在换挡器壳体的右端部外壁上焊接有M型换挡槽、王字换挡槽与V型换挡回位块,在换挡器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导向腰型孔,在导向腰型孔右侧的换挡器壳体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换挡指,第二换挡指的安装位置与第一换挡指的安装位置对应,在对应第二换挡指位置的换挡器壳体内焊接有第二轴承支撑座,在第二轴承支撑座与第一轴承支撑座内安装有控制轴,在控制轴上焊接有换挡导块,换挡导块与所述的导向腰型孔配合。

所述第二换挡指的安装位置与V型换挡回位块的安装位置配合。

所述导向腰型孔的开设位置与王字换挡槽的安装位置配合。

所述换挡器壳体由两块相同的换挡器半壳焊接而成,且换挡器壳体的壁厚为2.2~3mm。

本实用新型换挡力小、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成型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选换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挡装置的选换挡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轴1、第一轴承支撑座2.1、第二轴承支撑座2.2、换挡器壳体3、换挡导块4、M型换挡槽5、王字换挡槽6、V型换挡回位块7、第一换挡指8.1与第二换挡指8.2,在换挡器壳体3的左端部内部焊接有第一轴承支撑座2.1,在换挡器壳体3的左端部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换挡指8.1,在换挡器壳体3的右端部外壁上焊接有M型换挡槽5、王字换挡槽6与V型换挡回位块7,在换挡器壳体3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导向腰型孔3.1,在导向腰型孔3.1右侧的换挡器壳体3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换挡指8.2,第二换挡指8.2的安装位置与第一换挡指8.1的安装位置对应,在对应第二换挡指8.2位置的换挡器壳体3内焊接有第二轴承支撑座2.2,在第二轴承支撑座2.2与第一轴承支撑座2.1内安装有控制轴1,在控制轴1上焊接有换挡导块4,换挡导块4与所述的导向腰型孔3.1配合。

所述第二换挡指8.2的安装位置与V型换挡回位块7的安装位置配合。

所述导向腰型孔3.1的开设位置与王字换挡槽6的安装位置配合。

所述换挡器壳体3由两块相同的换挡器半壳焊接而成,且换挡器壳体3的壁厚为2.2~3mm。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轴承支撑座2.1、第二轴承支撑座2.2、换挡器壳体3、M型换挡槽5、王字换挡槽6、V型换挡回位块7、第一换挡指8.1与第二换挡指8.2焊接为整体,从而提高了机构的集成度。

第一换挡指8.1和第一轴承支撑座2.1以及第二换挡指8.2和第二轴承支撑座2.2均为分体式结构,从而提高了第一换挡指8.1、第二换挡指8.2的焊接工艺性和尺寸精度,故品质更为稳定。

M型换挡槽5和V型换挡回位块7为分体式结构,从而使换挡和选档的手感更为清晰。

换挡器壳体3的壁厚为2.2~3mm之间,从而提高了换挡器的强度。

控制轴1和其它部件之间为滑动配合,产生相对运动以达到选换挡动作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