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自锁紧自动补偿皮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5894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液压式自锁紧自动补偿皮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装置,特别是一种液压式自锁紧自动补偿皮带调整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皮带传动的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机调整装置,都是通过螺丝紧固并配合顶丝张紧的结构,如果需要调整电机,需要先松开紧固螺丝,再调整顶丝来移动电机位置,工艺复杂,效率低。如果长时间不调整,或环境较为恶略,电机调整装置长期处于潮湿或户外环境,均可造成螺丝锈蚀,可能拆卸不下,如出现此类情况,则需要废除原有螺丝,更换新的螺丝,则操作更为复杂,影响生产。

另外,与电机传动的皮带在长时间工作下,会由于长期受力,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拉长、断裂、老化等问题,必须重新调整皮带的张紧度,或更换新的皮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液压式自锁紧自动补偿皮带调整装置,包括,横梁(1)、U形滑轨座(2)和电机底座(3),其特征在于:在U形滑轨座(2)上套装有自润滑铜套(4),其自润滑铜套(4)通过螺栓与电机底座(3)锁紧固定,电机(16)经螺栓固定在电机底座(3)上,横梁(1)套装在U形滑轨座(2)上,通过锁紧螺母(8)调整并固定在U形滑轨座(2)上,在横梁(1)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5)穿过电机底座(3),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液压自动补偿装置(12)通过管线C(13)与液压油缸(11)贯通连接,自锁装置(10)一端的管线D(14)和管线E(15)与液压油缸(11)连接,另一端的管线A(6)和管线B(7)与液压源连接,在管线D(14)上安装有用来观测皮带(17)松紧度的压力表(9)。

所述的自润滑铜套(4)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

所述的管线A(6)和管线B(7)的一端穿过U形滑轨座(2)上的孔与液压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来调整电机位置,进而调整皮带的松紧度,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皮带传动的电机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与电机连接后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横梁1、U形滑轨座2、电机底座3、自润滑铜套4、活塞杆5、管线A6、管线B7、锁紧螺母8、压力表9、自锁装置10、液压油缸11、液压自动补偿装置12、管线C13、管线D14、管线E15、电机16、皮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式自锁自动补偿皮带调整装置,包括,横梁1、U形滑轨座2和电机底座3,其特征在于:在U形滑轨座2上套装有四个自润滑铜套4,其自润滑铜套4两两对称设置,分别通过螺栓与电机底座3锁紧固定,横梁1套装在U形滑轨座2上,其横梁1通过锁紧螺母8调整并固定在U形滑轨座2上,以便横梁1与U形滑轨座2之间安装位实现无损安装。在横梁1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5穿过电机底座3,通过螺母锁紧固定。

如图1、图2所示,电机16经螺栓固定在电机底座3上,液压自动补偿装置12通过管线C13与液压油缸11贯通连接,自锁装置10一端的管线D14和管线E15与液压油缸11连接,另一端的管线A6和管线B7穿过U形滑轨座2上的孔与液压源连接,在管线D14上安装有用来观测皮带17松紧度的压力表9。

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用于皮带传动的电动结构,采用外置液压源控制,可选择手动或电动液压源,将外置液压源与装置上的管线A6和管线B7连接,将液压源切换至给管线B7供油,管线A6回油的状态。液压油通过管线B7和自锁装置10,进入管线D14及与管线D14连接的液压油缸11,经管线C13进入液压自动补偿装置12内,此时,液压油缸11向外伸出,使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5顶动电机底座3,并带动与电机底座3连接的电机16向外平移,达到张紧皮带17的作用。皮带17张紧后,通过观察压力表9,来确定皮带17的张紧度,当张紧度合适时即可断开管线A6、管线B7,移走液压源,调节过程完成。如张紧度过量或需要回退更换皮带,可通过液压源上的换向装置,切换液压油供给方向,切换为管线A6供油,管线B7回油状态。液压油由管线A6,通过自锁装置10,进入管线E15及与管线E15连接的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5向内回缩,使电机底座3带动电机16向内平移,达到减少张紧度及回退卸下皮带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