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51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而常规的减震器中一般采用液压减震,但也会采用双弹簧进行减震,而双弹簧减震器中的内弹簧与减震器筒体之间的间隙都需要设计尽可能的小,用以提高减震器的使用效果,但当内弹簧与筒体之间间隙过小时,内弹簧就极易与筒体之间出现摩擦,从而产生异响,造成筒体或弹簧的磨损,导致减震器产生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的缩短的缺陷。

而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号“201020168845.9”,专利名称“一种双弹簧减震器”,在挡位钮6 上端活塞杆1 中端套有一个下端设有挡位槽51 的挡位套5,与挡位套5 相对应的反冲弹簧7 以及在反冲弹簧7 内的加强弹簧8 作用下连接着一端活动插接在活塞杆1 内、另一端外伸的加强筋2 上端连着的上连接头31 下端的顶帽32。通过双弹簧的弹力变形起到一个缓冲减震的作用,但这种双弹簧的设置就极易让弹簧与筒体外表面之间出现摩擦,从而让弹簧或筒体出现磨损,也会因摩擦的产生而出现异响;而且反冲弹簧与加强弹簧之间并没有相应的隔离设计,在长时间的使用时极易使反冲弹簧或加强弹簧产生移动的情况,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降低使用者对减震器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内弹簧与筒体之间的摩擦,并避免内弹簧或外弹簧出现滑移错位的情况,有效提高使用者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的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包括筒体、活塞杆、外弹簧、内弹簧与护罩,所述筒体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调整座、弹簧垫圈与定位垫圈,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塑料圈,且塑料圈的一侧连接有压边,塑料圈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定位垫圈包括内垫圈与外垫圈,及设置在内垫圈与外垫圈之间的隔离垫,且定位垫圈的中间设置有圈孔,内弹簧位于内垫圈与护罩之间,外弹簧位于外垫圈与护罩之间,且塑料圈位于内弹簧的中央,内弹簧位于外弹簧的中央。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有下吊环,筒体的中央连接有调整钮,调整钮与调整座相互配合,让使用者能够通过调整钮对调整座进行调节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护罩的外侧连接有上吊环,护罩的内侧与活塞杆相连,且护罩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块,让缓冲块能够增加该减震器的缓冲效果,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筒体配合连接,让该减震器能够进行减震缓冲。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圈位于筒体中央定位垫圈的左侧,且塑料圈包裹筒体,使得塑料圈能够很好的将筒体进行包裹,从而对内弹簧与筒体进行隔离,避免内弹簧与筒体之间出现摩擦的可能,塑料圈上的压边位于内弹簧与内垫圈之间,使得内弹簧能够很好的对塑料圈压紧固定,避免塑料圈出现脱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定位垫圈包括内垫圈与外垫圈,且内垫圈与外垫圈之间设置有隔离垫,且定位垫圈的中间设置有圈孔,而内弹簧位于内垫圈与护罩之间,外弹簧位于外垫圈与护罩之间,使得内弹簧与外弹簧之间能够被隔离垫,而定位垫圈能够很好的为筒体的中央,避免了内弹簧与外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滑移错位的情况,提高该减震器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性能;而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塑料圈,且塑料圈一侧设置有压边,塑料圈的中央设置有通孔,让塑料圈能够有效的将筒体进行包裹,从而将内弹簧与筒体进行隔离,避免内弹簧与筒体之间出现摩擦的情况,从而防止内弹簧与筒体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提高使用者对该减震器的使用性能与使用效果,并且避免摩擦情况的发生也有效的降低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提高该减震器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中塑料圈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中定位垫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包括筒体1、活塞杆12、外弹簧4、内弹簧5与护罩2,所述筒体1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调整座7、弹簧垫圈71与定位垫圈72,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塑料圈6,且塑料圈6的一侧连接有压边61,塑料圈6的内部设置有通孔62,所述定位垫圈72包括内垫圈722与外垫圈724,及设置在内垫圈722与外垫圈724之间的隔离垫723,且定位垫圈72的中间设置有圈孔721,内弹簧5位于内垫圈722与护罩2之间,外弹簧4位于外垫圈724与护罩2之间,且塑料圈6位于内弹簧5的中央,内弹簧5位于外弹簧6的中央。

所述筒体1的一端连接有下吊环11,筒体1的中央连接有调整钮73,调整钮73与调整座7相互配合,让使用者能够通过调整钮73对调整座7进行调节移动。

所述护罩2的外侧连接有上吊环21,护罩2的内侧与活塞杆12相连,且护罩2与活塞杆12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块3,让缓冲块3能够增加该减震器的缓冲效果,活塞杆12的另一端与筒体1配合连接,让该减震器能够进行减震缓冲。

所述塑料圈6位于筒体1中央定位垫圈72的左侧,且塑料圈6包裹筒体1,使得塑料圈6能够很好的将筒体1进行包裹,从而对内弹簧5与筒体1进行隔离,避免内弹簧5与筒体1之间出现摩擦的可能,塑料圈6上的压边61位于内弹簧5与内垫圈722之间,使得内弹簧5能够很好的对塑料圈6压紧固定,避免塑料圈6出现脱落的情况。

该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改变以往常规双弹簧减震器中只设计有内弹簧5与外弹簧4,而没有将内弹簧5与筒体1进行隔离,也没有将内弹簧5与外弹簧4进行限位隔离的方法;通过筒体1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定位垫圈72、弹簧垫圈71与调整座7,并让塑料圈6包裹筒体1,使得筒体1贯穿塑料圈6中央的通孔62,而塑料圈6一侧的压边61则位于内弹簧5与定位垫圈72中的内垫圈722之间,而内弹簧5一端则位于护罩2内侧,另一端位于塑料圈6的压边61上,使得内弹簧5能够将塑料圈6进行固定,避免塑料圈6出现滑移脱落的可能,而外弹簧4一端位于护罩2内侧,另一端位于定位垫圈72的外垫圈724上,使得塑料圈6能够将内弹簧5与筒体1之间进行隔离,内弹簧5与外弹簧4之间能够通过定位垫圈72上的隔离垫723进行隔离,避免了内弹簧5与筒体1表面之间出现摩擦的可能,也避免内弹簧5或外弹簧4出现移动、错位的情况;防止内弹簧5与筒体1之间因设计间隙过小而出现摩擦的问题,避免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提高该减震器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所述弹簧垫圈71的作用则便于使用者对内弹簧4与外弹簧5的工作行程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定位垫圈包括内垫圈与外垫圈,且内垫圈与外垫圈之间设置有隔离垫,且定位垫圈的中间设置有圈孔,而内弹簧位于内垫圈与护罩之间,外弹簧位于外垫圈与护罩之间,使得内弹簧与外弹簧之间能够被隔离垫,而定位垫圈能够很好的为筒体的中央,避免了内弹簧与外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滑移错位的情况,提高该减震器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性能;而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塑料圈,且塑料圈一侧设置有压边,塑料圈的中央设置有通孔,让塑料圈能够有效的将筒体进行包裹,从而将内弹簧与筒体进行隔离,避免内弹簧与筒体之间出现摩擦的情况,从而防止内弹簧与筒体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提高使用者对该减震器的使用性能与使用效果,并且避免摩擦情况的发生也有效的降低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提高该减震器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