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用拨叉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46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变速器用拨叉轴。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输出机构,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路况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因此需要一种变速装置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由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组成,一般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套设在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以及同步器等。当驾驶员根据路况需要改变汽车速度时首先需要进行挡位切换,通过挡位拨块驱动拨叉轴轴向移动;在拨叉轴上固定有拨叉,并通过拨叉使变速箱内的齿轮实现分离或啮合,实现挡位变化,为了适应变速箱内的齿轮以及其他部件排布,挡位拨块大部分为折弯的,但是挡位拨块折弯角度以及位置难以准确控制,导致拨叉轴运行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拨块弯曲角度准确的变速器用拨叉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变速器用拨叉轴,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侧面设有一凸块,所述的凸块连接有拨块,所述的凸块顶部设有若干第一插接片,所述的拨块底部设有若干与第一插接片相配的第二插接片,所述的第一插接片与相邻的第二插接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插接片与相邻的第二插接片焊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插接片与第二插接片通过至少一个销钉依次穿过第一插接片、第二插接片实现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插接片与第二插接片均为3片并依次间隔排布。

优选的,所述的凸块顶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的拨块底部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配的凹槽。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用拨叉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拨叉轴分体,通过凸块、拨块以及主体组成拨叉轴,由于凸块和拨块通过第一插接片和第二插接片配合组成,即避免了弯曲,且通过工装等可以将凸块、拨块分别固定在预设角度之后再进行第一插接片和第二插接片之间的固定,能较大精度的保证拨块折弯角度以及位置,且所述的第一插接片与相邻的第二插接片固定连接,保证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器用拨叉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主体;2、凸块;3、拨块;4、第一插接片;5、第二插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用拨叉轴,包括主体1,所述的主体1侧面设有一凸块2,所述的凸块2连接有拨块3,所述的凸块2顶部设有若干第一插接片4,所述的拨块3底部设有若干与第一插接片4相配的第二插接片5,所述的第一插接片4与相邻的第二插接片5固定连接,通过将拨叉轴分体,通过凸块2、拨块3以及主体1组成拨叉轴,由于凸块2和拨块3通过第一插接片4和第二插接片5配合组成,即避免了弯曲,且通过工装等可以将凸块2、拨块3分别固定在预设角度之后再进行第一插接片4和第二插接片5之间的固定,能较大精度的保证拨块3折弯角度以及位置,且所述的第一插接片4与相邻的第二插接片5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所述的第一插接片4与相邻的第二插接片5焊接来实现固定连接,保证了结构强度,且不需要额外的部件,或者可以通过依次穿过第一插接片4、第二插接片5的销钉来固定,结构稳定受力均衡。所述的第一插接片4与第二插接片5均为3片并依次间隔排布,受力均匀且3片加工较为简单。

所述的凸块2顶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的拨块3底部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配的凹槽,即第一插接片4和第二插接片5不布满凸块2的顶部以及拨块3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定位块以及凹槽,多重校准,且降低了安装困难程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