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474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涉及作业车辆的技术领域中,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种无人驾驶的大型非公路自卸车。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2900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在作业车辆中设置有停车制动装置的情况下,有可能从停车制动装置的盘片产生摩损粉。此外,外部空间的异物也可能会附着到盘片。因此,需要有能够将产生出的摩损量从停车制动装置顺利地排出、并且能够抑制异物对停车制动装置侵入的技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顺利地排出摩损粉并能够抑制异物侵入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作业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车身框架;电动马达,其由上述车身框架支承;传递动力机构,其包含与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轴,并将上述电动马达产生的动力传递至安装有轮胎的车轮;支承部件,其由上述车身框架支承,并支承上述传动轴能够旋转;以及停车制动装置,其限制上述传动轴的旋转;其中,上述停车制动装置具有:端板,其由上述支承部件支承;活塞,其在与上述传动轴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配置为比上述端板位于上述车轮侧,并能够在上述轴向上移动;轮毂,其在上述轴向上配置于上述端板与上述活塞之间,并与上述传动轴连接;液压缸,其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为比上述轮毂以及上述活塞位于外侧;盘片,其由上述轮毂支承,并配置于由上述端板、上述活塞、上述轮毂、以及上述液压缸规定的内部空间;分离板,其由上述液压缸支承,在上述内部空间中配置为与上述盘片相邻,并且通过上述活塞而能够在上述轴向上移动;第1排出路径,其连接上述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以及第2排出路径,其连接上述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并在上述半径方向上设置为比上述第1排出路径位于外侧;上述第1排出路径设置于上述活塞与上述轮毂之间,上述第2排出路径设置于上述液压缸。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能够顺利地排出磨损粉并能够抑制异物侵入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图2是从+x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行走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马达的冷却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摩损粉排出方法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自卸车(作业车辆)

10车身

11车轮

11f车轮

11r车轮

11t轮胎

14减速机

15制动装置

14a输入轴

18传动轴

20车身框架

21铅垂框架

21f铅垂框架

21r铅垂框架

23下侧梁

24上侧梁

25侧梁

26横梁

30车斗

37枢轴部

40行走装置

43电动马达

43a输出轴

43h马达外壳

45传递动力机构

47连接轴

50悬架装置

51上臂

52下臂

53悬架缸

54连接托架

56驱动装置壳体

57上球形接头

58下球形接头

60连接机构

71冷却鼓风机

72风道部

80轴承

81轴承箱(支承部件)

82油密封件

83油密封件

84联轴器

100停车制动装置

102轮毂

102a旁通流路

102b连接流路

104盘片

106分离板

108端板

110液压缸

110a第2排出路径

112活塞

112a第1部件

112b第2部件

114液压缸板

116防尘密封件

118液压供给装置

120弹簧

201下横梁

202垂直梁

203上横梁

205悬架支承部

207上侧支承部

209开口部

210突出部

211流入口

301第1排出路径

302供给流路

303第1流入路径

304第2流入路径

ax旋转轴

sa内部空间

sb外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组合。此外,有时也可以不使用一部分结构要素。

在下面的说明中,设定xyz正交坐标系,参照该xyz正交坐标系对各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设与规定面内的第1轴平行的方向为x轴方向,与规定面内的与第1轴正交的第2轴平行的方向为y轴方向,和与规定面正交的第3轴平行的方向为z轴方向。

自卸车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1的侧视图。图2是从+x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1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车辆1是在矿山的挖掘现场装载货物并行走的自卸车。自卸车是通过远程操作而无人驾驶的非公路自卸车。自卸车没有设置驾驶室。自卸车包括能够与管控设施通信的通信装置。管控设施将指令信号发送至自卸车来远程操作自卸车。在下面的说明中,作业车辆1称为自卸车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假设自卸车1沿+x方向行走。x轴方向表示自卸车1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表示自卸车1的车宽方向,z轴方向表示自卸车1的上下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自卸车1包括车身10、由车身10支承的车斗30、以及由车身10的车身框架20支承的行走装置40。

行走装置40具有安装有轮胎11t的车轮11、以及产生用于驱动车轮11的动力的电动马达43。车轮11包括配置于车身框架20的中心的前方的车轮11f、以及配置于车身框架20的中心的后方的车轮11r。车轮11f配置于车宽方向两侧。车轮11r配置于车宽方向两侧。电动马达43设置有4个以分别驱动4个车轮11中的每一个。

车斗30是装载货物的部件。车斗30由于升降缸的动作能够以枢轴部37为中心旋转。通过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车斗30实施倾卸动作,装载于车斗30的货物从车斗30排出。

行走装置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行走装置40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行走装置40具有电动马达43、以及包括与电动马达43的输出轴43a连接的传动轴18和与传动轴18连接的减速机14的传递动力机构45。减速机14的至少一部分与车轮11连接。包括传动轴18和减速机14的传递动力机构45将电动马达43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车轮11。

车身框架20具有对电动马达43进行支承的铅垂框架21。铅垂框架21包括对产生用于驱动车轮11f的动力的电动马达43进行支承的铅垂框架21f、以及对产生用于驱动车轮11r的动力的电动马达43进行支承的铅垂框架21r。铅垂框架21f设置于车身框架20的前部。铅垂框架21r设置于车身框架20的后部。1个铅垂框架21支承2个电动马达43。

如图1所示,铅垂框架21f和铅垂框架21r通过下侧梁23及上侧梁24连接。此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身框架20具有在铅垂框架21下部沿车宽方向配置的一对侧梁25、以及连接一对侧梁25的横梁26。

铅垂框架21具有下横梁201、垂直梁202、以及上横梁203。下横梁201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上横梁203在下横梁201的上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垂直梁202以使下横梁201的端部与上横梁203的端部连接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车斗30由上横梁203支承。

电动马达43具有由车身框架20的铅垂框架21支承的马达外壳43h。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43的马达外壳43h由车身框架20的下横梁201支承。下横梁201是具有内部空间的中空部件。电动马达43的至少一部分被收纳于下横梁201的内部空间。

传动轴18与电动马达43的输出轴43a连接,将电动马达43产生的动力传递至减速机14。

减速机14将通过传动轴18传递来的电动马达43的动力传递至车轮11。减速机14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将高旋转低转矩的电动马达43的旋转力变换成低旋转高转矩的旋转力传递至车轮11。

包括传动轴18以及减速机14的传递动力机构4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车轮11内侧。

行走装置40具有配置于车轮11内侧、用于限制车轮11的旋转的制动装置15。制动装置15是湿式制动器。

此外,行走装置40具有收纳传递动力机构45的至少一部分的驱动装置壳体56。驱动装置壳体56配置于车轮11内侧。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一部分与车轮11连接。减速机14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与传动轴18连接,行星齿轮与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一部分连接。减速机14通过驱动装置壳体56支承车轮11能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14及传动轴18的一部分收纳于驱动装置壳体56。传动轴18的一部分配置于驱动装置壳体56外侧。

行走装置40具有悬架装置50。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架装置50为双a臂式(doublewishbonetype)的独立悬架方式。悬架装置50具有悬架缸53、以及将车身框架20与驱动装置壳体56连接的连接机构60。

悬架缸53将车身框架20与驱动装置壳体5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架缸53的上端部与设置于上横梁203的悬架支承部205连接。悬架缸53的下端部通过连接托架54与驱动装置壳体56连接。悬架缸53吸收或减弱作用于轮胎11t的冲击。

连接机构60以使车身框架20与车轮11分离的方式将车身框架20与驱动装置壳体56连接。由于连接机构60,车身框架20与车轮11以及轮胎11t隔着间隙相对,在车身框架20与车轮11以及轮胎11t之间形成空间。车身框架20与车轮11以及轮胎11t之间的空间是开放到大气空间的开放空间。

连接机构60具有基端部与车身框架20连接且前端部与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上部连接的上臂(upperarm)51、以及基端部与车身框架20连接且前端部与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下部连接的下臂(lowerarm)52。上臂51及下臂52分别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延伸。上臂51的基端部由车身框架20支承而能够上下摆动。下臂52的基端部由车身框架20支承而能够上下摆动。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上部与上臂51的前端部连接而能够旋转。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下部与下臂52的前端部连接而能够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臂51的基端部由设置于铅垂框架21的垂直梁202的下部的上侧支承部207支承而能够旋转。下臂52的基端部由设置于下横梁201的端部的下侧支承部208支承而能够旋转。

上臂51的前端部与设置于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上部的上球形接头57连接。下臂52的前端部与设置于驱动装置壳体56的下部的下球形接头58连接。在上球形接头57的上表面固定有连接托架54。连接托架54与铅垂框架21的悬架支承部205通过悬架缸53连接。

若伴随着上臂51及下臂52的摆动车身10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则车轮11与电动马达43的位置关系发生少许错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轴18通过万向节分别与电动马达43的输出轴43a及减速机14的输入轴14a连接。由此,即使车身10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车轮11与电动马达43的错位也会被吸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轴18为在轴线方向上能够伸缩的滑动型。由此,车轮1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时产生的车身框架20与驱动装置壳体56之间的距离变化被吸收。

自卸车1具备停车制动装置100。停车制动装置100在自卸车1的停车时限制车轮11的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停车制动装置100限制传动轴18的旋转从而限制车轮11的旋转。

停车制动装置100配置于由连接机构60形成的车身框架20与车轮11之间。

电动马达的冷却构造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马达43的冷却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电动马达43配置于下横梁201的车宽方向两侧。在下横梁201的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开口部209。电动马达4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开口部209。电动马达43的马达外壳43h与车身框架20的下横梁201固定。

在下横梁20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突出部210。突出部210从下横梁201的内部空间的内表面朝向电动马达43突出。突出部210在马达外壳43h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电动马达43的马达外壳43h的一部分由突出部210支承。

在下横梁20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流入口211。流入口211设置于下横梁201的上部。在下横梁201的上方配置有冷却鼓风机71。冷却鼓风机71能够向电动马达43送出作为冷却用气体的冷却空气。从冷却鼓风机71送出的冷却空气经由流入口211供给到下横梁201的内部空间。

经由流入口211从冷却鼓风机71供给到下横梁201的内部空间的冷却空气流入一对电动马达43之间的风道部72以后,朝向电动马达43流动。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入电动马达43与下横梁201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将电动马达43的马达外壳43h的外表面冷却以后,经由马达外壳43h与开口部209之间的间隙,流出到下横梁201外部。此外,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入马达外壳43h内部,将电动马达43的固定件及可动件等冷却以后,经由设置于马达外壳43h的至少一部分的间隙,流出到马达外壳43h外部。

停车制动装置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100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所示,停车制动装置100是配置于旋转轴ax的周围的部件。如图6所示,电动马达43的输出轴43a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马达外壳43h的内部。电动马达43的输出轴43a与传递动力机构45的传动轴18通过连接轴47连接。此外,连接轴47及传动轴18可以视为一体。

传动轴18通过轴承80由支承部件81支承而能够旋转。支承部件81支承传动轴18能够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支承部件81固定于马达外壳43h。支承部件81通过马达外壳43h由车身框架20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81是收纳用于支承传动轴18能够旋转的轴承80的轴承箱。在下面的说明中,支承部件81称为轴承箱81。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箱81包括第1罩构件81a以及第2罩构件82b。

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在轴承80的一方设置有油密封件82而另一方设置有油密封件83。油密封件82及油密封件83将连接轴47与轴承箱81之间密封。

停车制动装置100设置于轴承箱81外侧。另外,停车制动装置100也可以设置于马达外壳43h。在这种情况下,马达外壳43h成为支承部件。

停车制动装置100具有:由轮毂102支承的盘片104、由液压缸110支承的分离板106、由轴承箱81支承的端板108、相对于液压缸110能够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活塞112、固定于液压缸110的液压缸板114、以及将活塞112与液压缸板114之间密封的防尘密封件116

端板108通过螺栓与轴承箱81固定。此外,端板108通过销与液压缸110固定。端板108以环绕旋转轴ax的方式设置。

活塞112包括:第1部件112a,其以与分离板106接触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部件112b,其与液压缸板114之间形成用于配置防尘密封件116的间隙。活塞112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为比端板108位于车轮11侧(车宽方向外侧)。如图7所示,活塞112(第1部件112a)是以环绕旋转轴ax的方式配置的圆环状部件。

轮毂102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于端板108与活塞112之间。轮毂102与传动轴18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轮毂102通过联轴器84与连接轴47及传动轴18固定。

盘片104由轮毂102支承。如图7所示,盘片104是以环绕旋转轴ax的方式配置的圆环状部件。盘片104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

分离板106由液压缸110支承。如图7所示,分离板106是以环绕旋转轴ax的方式配置的圆环状部件。分离板106通过活塞112能够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分离板106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分离板106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为与盘片104相邻。分离板106配置于盘片104之间。分离板106的至少一部分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配置在比盘片104处于外侧。

液压缸110支承分离板106。液压缸110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为比轮毂102及活塞112位于外侧。液压缸110通过端板108固定于轴承箱81。此外,液压缸110也可以通过端板108固定于马达外壳43h。

液压缸板114通过螺栓固定于液压缸110。液压缸110与液压缸板114可以视为一体。在固定于液压缸110的液压缸板114与活塞112之间设置有防尘密封件116。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电动马达43动作,则输出轴43a、连接轴47、以及传动轴18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若连接轴47旋转,则固定于该连接轴47的联轴器84、轮毂102、以及盘片104与输出轴43a、连接轴47、以及传动轴18一起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即,输出轴43a、连接轴47、传动轴18、联轴器84、轮毂102、以及盘片104是基于电动马达43的动作而旋转的旋转体。

另一方面,马达外壳43h、轴承箱81、分离板106、端板108、液压缸110、活塞112、以及液压缸板114是即使电动马达43动作也不旋转的固定体。

活塞112通过由液压供给装置118提供的油的压力而在与中心轴ax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液压供给装置118将油供给到活塞112与液压缸110之间的空间,若液压作用于活塞112,则活塞112以从分离板106分离的方式移动。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1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表示液压没有作用于活塞112时的停车制动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112与液压缸板114之间配置有弹簧120。弹簧120产生使活塞112向分离板106靠近的弹性力。

如图8所示,在液压没有作用于活塞112时,活塞112基于弹簧120的弹性力而以向分离板106靠近的方式移动。若活塞112以向分离板106靠近的方式移动,则分离板106发生位移,如图8所示,多个分离板106与多个盘片104相接触。由此,抑制盘片104的旋转。通过抑制盘片104的旋转,限制包括输出轴43a、连接轴47、传动轴18、联轴器84、轮毂102、以及盘片104的旋转体的旋转。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停车制动装置100在基于液压供给装置118的液压供给动作已被停止时,限制传动轴18的旋转。

另一方面,在由液压供给装置118供给了液压的情况下,活塞112以从分离板106分离的方式移动。若活塞112以从分离板106分离的方式移动,则分离板106发生位移,如图6所示,多个分离板106与多个盘片104分离。由此,基于停车制动装置100的制动被解除。

摩损粉排出方法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摩损粉排出方法进行说明。由于盘片104与分离板106的接触,有可能产生摩损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冷却鼓风机71提供的作为冷却空气的气体,产生出的摩损粉被从停车制动装置100排出。此外,由于从冷却鼓风机71提供的气体,能够抑制异物对停车制动装置100的侵入。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100的摩损粉排出方法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由端板108、活塞112、轮毂102以及液压缸110规定有内部空间sa。盘片104及分离板106配置于内部空间sa。

停车制动装置100具有连接内部空间sa与外部空间sb的第1排出路径301、以及连接内部空间sa与外部空间sb的第2排出路径110a。外部空间sb是车身框架20与车轮11以及轮胎11t之间的大气空间。

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第2排出路径110a设置为比第1排出路径301位于外侧。

第1排出路径301设置于活塞112与轮毂10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排出路径301包括设置于活塞112与轮毂102之间的间隙。

第2排出路径110a设置于液压缸1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排出路径110a包括设置于液压缸110内部的内部流路。

第2排出路径110a设置于液压缸110的下部。第2排出路径110a的内径比活塞112与轮毂102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大。

活塞112相对于轮毂102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由于在活塞112与轮毂102之间形成有间隙,活塞112能够顺利地移动。活塞112与轮毂102的间隙的尺寸足够小,以使内部空间sa的气体流出到外部空间sb而使外部空间sb的异物无法侵入内部空间sa。

由于盘片104与分离板106的接触而产生出的摩损粉经由第2排出路径110a从内部空间sa被排出到外部空间sb。

如图9所示,自卸车1具有设置于轴承箱81与端板108之间的供给流路302、以及连接供给流路302与内部空间sa的第1流入路径303。

第1流入路径303设置于端板108与轮毂10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入路径303包括设置于端板108与轮毂102之间的间隙。

第1排出路径301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为比第1流入路径303位于车轮11侧(车宽方向外侧)。

从冷却鼓风机71送出的气体通过马达外壳43h的内部到达轴承箱81。在轴承箱81中设置有第2流入路径304。第2流入路径304将来自冷却鼓风机71的气体提供至供给流路302。从冷却鼓风机71送出并通过了马达外壳43h的内部的气体,经由第2流入路径304被提供至供给流路302。从冷却鼓风机71提供的气体经由供给流路302以及第1流入路径303被提供至内部空间s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流入路径304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为比第1流入路径303位于外侧。因此,经由第2流入路径304被提供至供给流路302的气体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内侧流过以后,经由第1流入路径303被提供至内部空间sa。

从第1流入路径303被提供至内部空间sa的气体,流过内部空间sa之后,从第1排出路径301被排出到外部空间sb。由于在第1排出路径301中气体从内部空间sa向外部空间sb流动,能够抑制外部空间sb的异物经由第1排出路径301侵入内部空间s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轮毂102的内部设置有旁通流路102a。旁通流路102a的流入口面向供给流路302,旁通流路102a的流出口配置于内部空间sa中的第1排出路径301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来自供给流路302的气体没有全部被提供至盘片104。来自供给流路302的气体的一部分通过第1流入路径303被提供至盘片104,来自供给流路302的气体的一部分没有被提供至盘片104而是流经旁通流路102a。由此,能够抑制过多的气体被提供至盘片104。由于没有提供过多的偏向一边的气体到盘片104的一部分,所以能够抑制因提供了过多的气体而导致的盘片104的异常振动。

第1流入路径303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设置于内部空间sa的端部。因此,从第1流入路径303被提供至内部空间sa的气体有可能无法充分遍及多个盘片10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轮毂10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旁通流路102a与内部空间sa的连接流路102b。连接流路102b的流出口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设置于内部空间sa的中央部。由于流经旁通流路102a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经由连接流路102b被提供至内部空间sa,因此冷却空气能够充分遍及多个盘片104。

第1流入路径303及连接流路102b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设置为比盘片104位于内侧。在自卸车1行走时,盘片104与传动轴18一起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由于盘片104的旋转,从第1流入路径303及连接流路102b流入内部空间sa的气体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流动。因此,气体能够充分遍及直到盘片104的外边缘部。另外,在内部空间sa中,由于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生成从内侧朝向外侧的气体流动,内部空间sa的摩损粉因该气体的力量而朝向液压缸110移动。此外,内部空间sa的摩损粉还由于因传动轴18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朝向液压缸110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内部空间sa中生成的气体流动以及离心力的协同效应,在内部空间sa中从盘片104或分离板106产生的摩损粉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移动。

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移动的内部空间sa的摩损粉,经由设置于液压缸110的第2排出路径110a被排出到外部空间sb。存在于内部空间sa的摩损粉与气体一起从内部空间sa被排出到外部空间sb。此外,由于在第2排出路径110a中的从内部空间sa流到外部空间sb的气体的力量和离心力,能够抑制外部空间sb的异物经由第2排出路径110a侵入内部空间sa。

作用以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盘片104及分离板106设置于由端板108、活塞112、轮毂102、以及液压缸110规定的内部空间sa中的情况下,由于在活塞112与轮毂102之间设置有第1排出路径301,在液压缸110设置有第2排出路径110a,因此在内部空间sa中产生出的摩损粉经由第2排出路径110a顺利地被排出到外部空间sb。此外,由于在第1排出路径301生成的气体流动以及在第2排出路径110a生成的气体流动,抑制了外部空间sb的异物经由第1排出路径301以及第2排出路径110a侵入内部空间sa。

此外,由于活塞112相对于轮毂102以及液压缸110在与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因此通过在活塞112与轮毂102间形成间隙,使得活塞112能够顺利地移动。此外,由于活塞112与轮毂102间的间隙的尺寸足够小,所以能够在第1排出路径301中维持从内部空间sa向外部空间sb的气体流动的同时抑制异物从外部空间sb侵入内部空间sa。

此外,第2排出路径110a设置于液压缸110,该液压缸110在相对于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于内部空间sa外侧。因此,由于气体流动以及离心力的协同效应,内部空间sa的摩损粉经由第2排出路径110a顺利地被排出到外部空间s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提供来自冷却鼓风机71的气体的供给流路302设置于轴承箱81与端板108之间,连接供给流路302与内部空间sa的第1流入路径303设置于端板108与轮毂102之间。由此,能够有效利用从冷却鼓风机71提供给电动马达43的气体,将气体提供至内部空间sa,并在内部空间sa中生成气体流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入路径303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设置为比盘片104位于内侧。因此,可以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从内侧向盘片104提供气体。一旦在自卸车1行走时盘片104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则从第1流入路径303流入到内部空间sa的气体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流动。因此,气体能够充分遍及直到盘片104的外边缘部。由于在内部空间sa中生成的气体流动以及离心力的协同效应,能够使摩损粉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移动,并使其从第2排出路径110a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来自冷却鼓风机71的气体提供至供给流路302的第2流入路径304设置于轴承箱81,该第2流入路径304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为比第1流入路径303位于外侧。因此,经由第2流入路径304被提供至供给流路302的气体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内侧流过以后,经由第1流入路径303被提供至内部空间sa,在内部空间sa中在相对于旋转轴ax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流动。通过采用这种流路结构,能够将来自冷却鼓风机71的气体吸入内侧,此外,能够实现停车制动装置100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压缸110(液压缸板114)与活塞112之间设置有防尘密封件116。由此,能够在使活塞112顺利地移动的同时抑制异物侵入内部空间sa。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卸车1,是在4个车轮11分别设置有电动马达43的四轮驱动方式。也可以在车轮11f或车轮11r设置有电动马达43。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卸车1也可以是四轮转向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卸车1是无人驾驶的无人驾驶非公路自卸车。也可以是在自卸车1设置有驾驶室,由搭乘在该驾驶室的驾驶员操作的有人驾驶非公路自卸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车辆1是具有车斗30的自卸车。作业车辆1也可以是不具有车斗30的车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