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34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器拉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拉杆。



背景技术:

现有变速器拉杆普遍采用一体式结构,变速器拉杆的长度不可调节,从而使得变速器拉杆的通用性不强;同时,由于变速器拉杆的长度不可调节,在装配时,如图1所示,需要调整变速器拉杆11的螺柱13与变速器摇臂12上长条形孔的配合位置,然后再用螺母14将变速器拉杆11的螺柱端和变速器摇臂12的长条形孔端压紧在一起,才能实现档位的调整,从而使得变速器拉杆11与变速器摇臂12之间的安装较为复杂;且在使用中,螺母14的压紧力有限,使得变速器拉杆11与变速器摇臂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低,从而使得螺柱13较容易在长条形孔中发生滑动,导致档位错乱,甚至无法换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拉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拉杆的通用性不强,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的安装较为复杂、连接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器拉杆,其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以及调节螺母,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用于与拉丝相连,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拉杆的连接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拉杆的安装端上设置有用于与变速器摇臂相连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穿过所述变速器摇臂的圆孔与紧固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调节螺母的螺纹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销与所述安装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其还包括开口销,所述安装端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销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连接销上远离所述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径向通孔,所述环形挡板位于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螺纹段之间;所述连接销上远离所述螺纹段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端的中心孔并通过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开口销相配合;所述环形挡板用于与所述安装端上远离所述开口销的一侧相挡接。

优选地,其还包括第一减振圈,所述第一减振圈套装在所述中心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圈与所述连接销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安装凸起,所述第一减振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安装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圈为工字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开口销与所述安装端之间设置有垫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端的内孔中设置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内设置有万向扣;所述塑料套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限位翻边,所述塑料套的另一端与后盖相连,所述后盖与万向扣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万向扣上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拉丝的连接球头相配合的球形开口槽,所述球形开口槽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限位面,所述塑料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锥形限位面相配合的挡接面。

优选地,所述塑料套与所述内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振圈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减振圈相贴合的限位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变速器拉杆,其通过调整调节螺母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配合位置,然后再用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进行锁紧,就能够实现对变速器拉杆的长度的调整,从而能够方便地实现对档位的调整,也使得变速器拉杆的通用性得到了提高;且,此时不需调整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连接处的配合位置,只需将连接销的螺纹段穿过变速器摇臂的圆孔与紧固螺母相配合即可实现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的安装,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同时,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采用的连接销穿过圆孔后再锁紧的装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螺柱易在长条形孔中滑动而导致的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发生档位错乱和无法换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拉杆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拉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变速器拉杆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

11、变速器拉杆12、变速器摇臂13、螺柱14、螺母

21、第一拉杆22、第一锁紧螺母31、第二拉杆

32、第二锁紧螺母41、调节螺母42、环形防错凹槽51、连接销

52、环形挡板53、第一减振圈54、衬套55、开口销56、垫片

61、塑料套62、万向扣63、弹簧64、后盖65、第二减振圈

66、喇叭形孔67、球形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拉杆,其包括第一拉杆21、第二拉杆31、第一锁紧螺母22、第二锁紧螺母32以及调节螺母41,第一拉杆21的第一端用于与拉丝相连,第一拉杆21的第二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锁紧螺母22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第二拉杆31的连接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锁紧螺母32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第二拉杆31的安装端上设置有用于与变速器摇臂相连的连接销51,连接销51上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穿过变速器摇臂的圆孔与紧固螺母相配合;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调节螺母41设置在第一锁紧螺母22与第二锁紧螺母32之间,调节螺母41的螺纹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配合。可以优选,第一外螺纹为右旋螺纹,第二外螺纹为左旋螺纹,此时相应地,第一锁紧螺纹22的螺纹孔为右旋螺纹,第二锁紧螺纹32的螺纹孔为左旋螺纹,调节螺母41的螺纹孔中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一端为右旋螺纹,其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一端为左旋螺纹;因调节螺母41的螺纹孔中螺纹的旋向不一样,为避免装错,提高安装效率,调节螺母41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防错标识,如图4所示,可以优选在调节螺母41上靠近第二锁紧螺母32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环形防错凹槽4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拉杆,其通过调整调节螺母41与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31的配合位置,然后再用第一锁紧螺母22和第二锁紧螺母32进行锁紧,就能够实现对变速器拉杆的长度的调整,从而能够方便地实现对档位的调整,也使得变速器拉杆的通用性得到了提高;且,此时不需调整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连接处的配合位置,只需将连接销51的螺纹段穿过变速器摇臂的圆孔与紧固螺母相配合即可实现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的安装,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同时,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采用的连接销51穿过圆孔后再锁紧的装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螺柱易在长条形孔中滑动而导致的变速器拉杆与变速器摇臂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发生档位错乱和无法换挡的可能性。

具体地,连接销51与安装端可以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连接销51和第二拉杆31的更换和维修。

如图3所示,该变速器拉杆还可以包括开口销55,安装端为圆环形结构,连接销5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挡板52,连接销51上远离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径向通孔,环形挡板52位于径向通孔与螺纹段之间;连接销51上远离螺纹段的一端穿过安装端的中心孔并通过径向通孔与开口销55相配合;环形挡板52用于与安装端上远离开口销55的一侧相挡接,从而通过径向通孔与开口销55的配合,以及环形挡板52与安装端的挡接而较好地实现了连接销51与安装端的可拆卸连接。

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振动的传递,该变速器拉杆还可以包括第一减振圈53,第一减振圈53可以套装在中心孔中。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圈53与连接销51之间设置有衬套54;衬套5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安装凸起,第一减振圈53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安装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安装槽。通过衬套54的设置,能够较好地避免连接销对第一减振圈53造成损坏,同时第一减振圈53与衬套54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且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快捷。

为了能够起到更好地减振效果,第一减振圈53可以为工字型结构,这样在第一减振圈套53装入中心孔中后,还能够对环形挡板52、开口销55与安装端之间的接触面处进行减振。

具体地,开口销55与安装端之间可以设置有垫片56,从而能够较好地避免开口销55对第一减振圈53造成的损坏。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可以为圆环形结构,第一端的内孔中可以设置有塑料套61,塑料套61内设置有万向扣62;塑料套61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限位翻边,塑料套61的另一端与后盖64相连,后盖64与万向扣6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万向扣62上远离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拉丝的连接球头相配合的球形开口槽67,球形开口槽67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限位面,塑料套6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锥形限位面相配合的挡接面。通过此技术方案,后盖64与塑料套61安装后弹性件将被压缩,确保万向扣62的上端与塑料套61连接紧密,在安装时只需将拉丝的连接球头直接卡入万向扣62的球形开口槽67中即可,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同时只需调整连接球头与球形开口槽67的配合位置,就能够调整变速器拉杆与拉丝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使得变速器拉杆的两端连接部件的相位角得到调整,进而能够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调整,使得该变速器拉杆的通用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可以理解的是,该弹性件可以为弹簧63;后盖64与塑料套61之间可以焊接连接;为了使拉丝的连接球头能够有更大的转动范围,塑料套61上远离后盖64的一端可以为喇叭形孔66,喇叭形孔66的大端口远离后盖64,喇叭形孔66的小端口靠近后盖64,小端口的内壁与球形开口槽67的外壁相贴合。

为了进行较好地缓冲,塑料套61与内孔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减振圈65。

具体地,第二减振圈65可以为工字型结构;后盖64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二减振圈65相贴合的限位面,从而能够对环形限位翻边、后盖64与第一端之间进行缓冲,同时后盖64上具有与第二减振圈65相贴合的限位面也能够提高塑料套61与第一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