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阀及包括该蝶阀的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206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蝶阀及包括该蝶阀的储料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料灌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阀及包括该蝶阀的储料罐。



背景技术:

涂料储料罐是涂料工业中的常用设备,用于盛装涂料生产中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应用广泛。其中带蝶阀的储料罐通常用于粉料的储存和下放,蝶阀包括蝶板、阀体和阀杆,再通过转动阀杆来带动蝶板的转动,当蝶板平面与料流方向垂直时,蝶板堵截料流,当蝶板平面与料流方向平行时,料流从蝶板和阀体之间通过,从而使物料从罐体内排出至下一工序或者直接进行灌装。

现有蝶阀的蝶板边缘设有密封圈,从而实现与阀体之间的密封。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现有的蝶阀为了保持蝶板能够转动,不能使密封圈和阀体之间太过紧密压迫,必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蝶板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蝶板转动过程中难以真正使蝶板平面保持在与料流垂直的平面内,使得蝶板边缘与阀体之间难以紧密连接,从而也降低了蝶板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蝶阀,其解决了现有现有蝶阀边缘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能够提高蝶板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蝶阀,包括阀体、蝶板和阀杆,阀体内形成用于物料通过的流道,蝶板的外缘设有密封垫圈,阀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蝶板转动的上挡缘和下挡缘,分别设于蝶板处于水平位置时的蝶板上方和下方,上挡缘和下挡缘与蝶板抵接的一端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外壁的纵截面向蝶板的方向不断减小;上挡缘和下挡缘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连接腔,空腔和连接腔竖直贯穿上挡缘和下挡缘。

采用上述结构,上挡缘和下挡缘设置在蝶板的上方和下方,当蝶板转动到与上挡缘和下挡缘抵接的位置时,蝶板正好处于水平位置,蝶板边缘的密封垫圈与阀体内壁抵接,从而对蝶板进行限位,使其关闭时准确保持在水平位置。上挡缘和下挡缘与蝶板抵接的一端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外壁的纵截面向蝶板的方向不断减小;使得上挡缘和下挡缘与蝶板的接触面较小,不会因为上挡缘或下挡缘与蝶板的接触面过大而将粉料压在上挡缘或下挡缘与蝶板之间,从而不会进一步导致密封性降低。上述设置有效提高了蝶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为,上挡缘和下挡缘均为半环形,在竖直方向上互补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上挡缘和下挡缘与蝶板之间的接触范围最大,蝶板的四周都受到上挡缘和下挡缘的压力和密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蝶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为,空腔的纵截面向蝶板的方向不断增大。

采用上述结构,空腔内形成喇叭状的开口,形成对物料的导流结构,有利于将蝶板与下挡缘之间的物料从空腔中引导到流道内,防止其堵塞在蝶板和下挡缘之间而破坏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为,蝶板与上挡缘和下挡缘抵接的部分设有弹性垫片。

采用上述结构,弹性垫片的设置使得蝶板与上挡缘和下挡缘压紧时上挡缘和下挡缘能够嵌入弹性垫片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阀杆和蝶板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包括连接在阀杆上的蜗杆、由蜗杆驱动的齿轮、与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以及由第一锥齿轮驱动的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蝶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采用蜗轮蜗杆组件来控制蝶板的开启与关闭,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能对蝶板的开启程度进行定位,更加精确,而且还能减少蝶板在受到流体冲击压力的情况下,蝶板发生细微转动,影响其流量的情况。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组件,可以有效的降低蝶板开启关闭时所需的力,操作更加省力。

进一步优选为,转动组件设于阀体外的连接管内,第二锥齿轮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阀体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壁并连接至蝶板;连接管底部设有向下延伸且开口的导管。

采用上述结构,转动轴与阀体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壁转动连接,必然存在转动缝隙,流道内的粉体可能从该连接处溢出至转动组件处,导管用于将粉体导出到外界从而不会由于粉体积累堵塞在转动组件处从而影响其工作。也减少了由于粉体堵塞在连接管内与下一次传送的物料交叉污染的可能。

进一步优选为,导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瓶。

采用上述结构,收集瓶用于收集粉料,防止其四处洒落。同时收集瓶给导管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界灰尘以及其他杂物进入连接管处污染和破坏传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料罐,能够提高蝶板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储料罐,包括一种蝶阀,还包括罐体、出料管,蝶阀设于出料管上,阀杆与设于出料管外壁上的扳手机构连接,扳手机构包括转盘、操作杆和沿转盘周向设置的若干卡齿,转盘与阀杆固定连接,转盘上设有在转盘平面内转动的安装盘,安装盘与转盘的转轴相同;操作杆铰接于安装盘上并垂直于转盘盘面摆动,操作杆与卡齿卡接。

采用上述结构,摆动操作杆使操作杆卡接到卡齿内,再旋转操作杆使转盘转动,从而转动阀芯实现阀门的启闭。转动安装盘带动铰接杆在转盘盘面内转动,可以使操作杆卡接到不同的卡齿中。因此在旋转蝶板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操作杆更换至合适的施力角度,从而方便了涂料储料罐阀门的开关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卡齿之间形成用于卡嵌操作杆的方形的卡槽,安装盘上设有给操作杆提供卡入卡槽的卡紧力的预紧弹簧。

采用上述结构,方形的卡槽以及与方型卡槽配合的卡接部使得卡槽和卡接部之间为面接触,卡接部和卡槽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施力过程中操作杆比较不容易因为施力方向不平行于转盘盘面的原因而从卡槽中脱出。预紧弹簧用于给操作杆提供卡入卡槽的卡紧力,将操作杆的卡接部抵紧在卡槽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力过程中因为施力方向不平行于转盘盘面而使操作杆从卡槽中脱出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挡缘和下挡缘对蝶板转动过程提供限位作用,使其关闭时准确保持在水平位置,提高密封性;2、空腔的外壁的纵截面向蝶板的方向不断减小;使得上挡缘和下挡缘与蝶板的接触面较小,不会因为上挡缘或下挡缘与蝶板的接触面过大而将粉料压在上挡缘或下挡缘与蝶板之间,从而不会进一步导致密封性降低;3、弹性垫片的设置使得蝶板与上挡缘和下挡缘压紧时上挡缘和下挡缘能够嵌入弹性垫片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4、采用蜗轮蜗杆组件来控制蝶板的开启与关闭,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能对蝶板的开启程度进行定位,更加精确,而且还能减少蝶板在受到流体冲击压力的情况下,蝶板发生细微转动,影响其流量的情况;5、导管用于将溢出至转动组件处的粉体导出到外界从而不会由于粉体积累堵塞在转动组件处从而影响其工作;6、扳手机构的结构设置使得在旋转蝶板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操作杆更换至合适的施力角度,从而方便了涂料储料罐阀门的开关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简示图,示出了蝶阀、转动组件和扳手机构的连接关系;

图3是实施例的蝶阀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凸3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示出了蝶阀、转动组件和扳手机构的连接关系;

图6是实施例的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出了扳手机构的结构;

图7是实施例的扳手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出料管;3、阀体;31、蝶板;311、密封垫圈;32、阀座;321、连接管;322、安装座;33、阀杆;34、上挡缘;35、下挡缘;36、空腔;37、连接腔;38、弹性垫片;41、蜗杆;42、齿轮;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45、转动轴;46、导管;47、收集瓶;5、转盘;51、安装柱;52、限位件;53、凸缘;54、卡齿;55、卡槽;6、安装盘;61、立柱;62、销轴;7、操作杆;71、卡接部;8、预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涂料储料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出料管2和蝶阀,蝶阀包括阀体3,阀体3外设有阀座32。阀座32包括与出料口轴向垂直设置的圆柱形连接管321以及设于连接管321的轴向端面上的圆环形的安装座322。阀体3内设有蝶板31和阀杆33,阀杆33设于连接管321内,阀杆33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蝶板31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安装座322上的扳手机构连接。

结合图2-图4,阀体3内形成用于物料通过的流道,蝶板31的外缘设有密封垫圈311并与阀体3内壁抵接。阀体3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蝶板31转动的上挡缘34和下挡缘35,分别设于蝶板31处于水平位置时的蝶板31上方和下方。上挡缘34和下挡缘35均为半环形,在竖直方向上互补设置。上挡缘34和下挡缘35与蝶板31抵接的一端开设空腔36,空腔36的外壁的纵截面向蝶板31的方向不断减小且空腔36的纵截面向蝶板31的方向不断增大。上挡缘34和下挡缘35上设有与空腔36连通的连接腔37,空腔36和连接腔37竖直贯穿上挡缘34和下挡缘35。蝶板31与上挡缘34和下挡缘35抵接的部分设有弹性垫片38。

结合图2和图5,转动组件设于连接管321内,包括连接在阀杆33上的蜗杆41、由蜗杆41驱动的齿轮42、与齿轮42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43以及由第一锥齿轮43驱动的第二锥齿轮44连接。第二锥齿轮44上设有转动轴45,转动轴45穿过阀体3和连接管321之间的连接壁并连接至蝶板31。连接管321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并与外界连通的导管46。导管46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瓶47。

结合图6和图7,阀杆33与设于出料管2外壁上的扳手机构连接,扳手机构包括圆形的转盘5、安装盘6和操作杆7。转盘5盘面与安装座322贴合且转盘5与阀杆33固定连接。转盘5中心处的轴向端面上设有突出转盘5的圆柱形的安装柱51,安装盘6套接在安装柱51外并以安装柱51为轴转动连接。安装柱51上设有防止安装盘6从安装柱51上轴向脱出的限位件52。

转盘5的外缘周向上设有沿轴向端面突出的凸缘53,凸缘53在外缘周向上的长度占据转盘5圆周的1/4。凸缘53上均匀设置有卡齿54,卡齿54之间形成方形的卡槽55。

安装盘6为扇形设置,其圆心角为90°,安装盘6的两个半径所在的侧壁与凸缘53抵触。安装盘6中心处的轴向端面上设有突出安装盘6的两根立柱61,两根立柱61之间连接有用于安装操作杆7的销轴62。操作杆7铰接于销轴62上并能以销轴62为轴心在垂直于转盘5盘面的平面内摆动。操作杆7与安装盘6之间连接有预紧弹簧8,操作杆7的一端为卡接部71,卡接部71为方形。预紧弹簧8处于不受力的位置时,卡接部71正好卡入卡槽55内且此时操作杆7的长轴方向与转盘5盘面平行。预紧弹簧8设于销轴62远离卡接部71的一侧,压动操作杆7远离卡接部71的一端,预紧弹簧8压缩蓄力,卡接部71从卡槽55中脱出,转动操作杆7使安装盘6沿转盘5盘面转动,从而可以将卡接部71卡入另一个卡槽55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