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可调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55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偏心可调管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是偏心可调管件。



背景技术:

管道施工时,有时会碰到管道小幅错位的情况,而且管压等因素使得此情况不能用软管对接,如果直接对管道进行返工,很容易延误工期,如何解决,是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偏心可调管件,能对错位的两根管道进行硬管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偏心可调管件,所述管件包括承台和面盖;承台内设连接腔;所述承台的一端处以可旋转结构固定面盖,另一端处设置第一接管;所述面盖背离承台的端面的侧部处设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均与连接腔相通,当面盖在承台端面处旋转时,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所述承台与第一接管一体成型。

所述面盖以水密结构固定于承台端面处旋转。

所述面盖呈圆形,面盖下方设有与面盖垂直的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在面盖上呈放射形分布。

所述连接腔与第一接管的连接部位呈锥形过渡。

所述第一接管设于承台端面的侧部。

所述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均为圆管;第一接管为输出管;第二接管为输入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件包括承台和面盖;承台内设连接腔;所述承台的一端处以可旋转结构固定面盖,另一端处设置第一接管;所述面盖背离承台的端面的侧部处设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均与连接腔相通,当面盖在承台端面处旋转时,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该设计通过位置可变的第一接管、第二接管来对错位管道进行对接,而且通过连接腔来缓冲管道内物质的流动冲力,使得本产品适用于排水管道、通风管道和地漏,而且适配的错位距离可通过面盖的旋转实现无级可调的兼容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盖背离承台的端面的侧部处设有第二接管;所述面盖以水密结构固定于承台端面处旋转;所述面盖呈圆形,面盖下方设有与面盖垂直的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在面盖上呈放射形分布;第二接管为输入管;该设计强化了面盖的抗冲击力,而且能通过肋板分散水流或气流的冲力,从而提升错位管之间的连接密封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承台与第一接管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腔与第一接管的连接部位呈锥形过渡;第一接管为输出管;该设计能缓解水流或气流的冲力,提升错位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示意图;

图中:1-第二接管;2-面盖;3-承台;4-第一接管;5-连接腔;6-连接腔与第一接管的连接部位;7-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偏心可调管件,所述管件包括承台3和面盖2;承台3内设连接腔5;所述承台3的一端处以可旋转结构固定面盖2,另一端处设置第一接管4;所述面盖2背离承台3的端面的侧部处设有第二接管1;所述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1均与连接腔5相通,当面盖2在承台3端面处旋转时,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1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所述承台3与第一接管4一体成型。

所述面盖2以水密结构固定于承台3端面处旋转。

所述面盖2呈圆形,面盖2下方设有与面盖2垂直的加强肋板7;所述加强肋板7在面盖2上呈放射形分布。

所述连接腔5与第一接管4的连接部位6呈锥形过渡。

所述第一接管4设于承台3端面的侧部。

所述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1均为圆管;第一接管4为输出管;第二接管1为输入管。

实施例:

在施工中遇到错位管道需要连接,且不能使用软管时,先把本产品的第一接管4以过渡连接硬管与错位管道的输入管口相接,再旋转面盖2以调整第二接管1的位置,使第二接管1能以另一根以过渡连接硬管与错位管道的输出管口相接,即完成对两根错位管道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