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动机支架的机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8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发动机支架的机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横梁组件(1)、右横梁组件(2)、第一支架横梁(3)、2个发动机支架(7)和8个减震垫(8);

其中,左横梁组件(1)包括左横梁(11)、左支架连接板(12)、左前盖板(13)、左起吊板(14)、4块左加强板(15)和左后外支撑板(16);左横梁(11)是一个前后贯通、开口向左的方管形钢制一体件,包括依次呈90°连接在一起的上板、竖板和下板;左横梁(11)的各板上设有各类用于安装发动机、散热系统组件的连接孔;左横梁(11)的顶板的中前部设有均匀间隔的4个矩形缺口;左支架连接板(12)是1块呈矩形的钢板;左支架连接板(12)的长度与左横梁(11)的顶板的4个矩形缺口的首尾总长对应;左支架连接板(12)设有与4个矩形缺口的位置对应的4个第一连接孔;左前盖板(13)是1块矩形钢板,其外周形状与左横梁(11)的腔体的形状相配合;左起吊板(14)是设有起吊孔的用于起吊的钢板;左加强板(15)是设有辅助起吊孔的用于起吊及加强连接的钢板;左后外支撑板(16)是1块矩形钢板,其外周形状与左横梁(11)的腔体的形状相配合;左支架连接板(12)焊接在左横梁(11)的顶板中前部,并将4个矩形缺口覆盖,且左支架连接板(12)的前部通过一块分别与左支架连接板(12)、左横梁(11)焊接连接的辅助板加强连接;左前盖板(1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左横梁(11)的前部;左起吊板(14)和4块加强板(14)通过焊接的方式沿铅垂向焊接在左横梁(11)的腔体内,且左起吊板(14)和位于中前部的3块加强板(14)位于左支架连接板(12)的下方从而对左支架连接板(12)支撑;左后外支撑板(16)焊接连接在左横梁(11)的腔体左后外侧面;

右横梁组件(2)是相对于经过机组底座的前后向的中心线的铅垂面完全对称的组件;右横梁组件(2)包括右横梁(21)、右支架连接板(22)、右前盖板(23)、右起吊板(24)、4块右加强板(25)和右后外支撑板(26);

第一支架横梁(3)是一个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的开口向下的钢制板框一体件;

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相对设置,第一支架横梁(3)的两端分别伸出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并与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焊接连接;

发动机支架(7)是钢制焊接件,包括依次呈90°连接在一起的底板(71)、外侧板(72)、顶板(73)和内侧板(74),其中底板(71)、外侧板(72)、顶板(73)和内侧板(74)的长度均与左支架连接板(12)对应;底板(71)设有8个上下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每两个第二连接孔成对设置,且4组第二连接孔的位置与左横梁(11)的顶板的4个矩形缺口的位置对应;外侧板(72)的下部设有6个第一连接方孔(72-1),首尾各1个,中间4个分成2组;外侧板(72)的上部设有5个第二连接方孔(72-2),第二连接方孔(72-2)的大小小于第一连接方孔(72-1);发动机支架(7)还包括4块矩形的下连接板(75),下连接板(75)的形状正好覆盖底板(71)的1组第二连接孔;下连接板(75)上设有与底板(71)的4组第二连接孔对应的8个第三连接孔(75-1);4块下连接板(75)焊接连接在底板(71)的下端面,且各第三连接孔(75-1)与相应的第二连接孔贯通;发动机支架(7)还包括2个支撑件(76),支撑件(76)包括顶支撑板(76-1)、呈90°焊接连接在顶支撑板(76-1)一侧下方的竖支撑板(76-2)以及3块与顶支撑板(76-1)、竖支撑板(76-2)均垂直连接的横支撑板(76-3),其中2块横支撑板(76-3)位于顶支撑板(76-1)的下方首尾两端,另一块横支撑板(76-3)位于顶支撑板(76-1)的下方中央;顶支撑板(76-1)的上方设有2个第四连接孔(76-4);2个支撑件(76)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73)的上方首尾两端,且支撑件(76)的竖支撑板(76-2)靠近内侧板(74)侧,具体来讲,支撑件(76)的3块横支撑板(76-3)、竖支撑板(76-2)的下端均与顶板(73)的上端面焊接;

减震垫(8)采用钟型减震垫;减震垫(8)的菱形上端面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下部位设有开口向下的内螺孔;

4个减震垫(8)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左横梁组件(1)的左支架连接板(12)上;另外4个减震垫(8)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右横梁组件(2)的右支架连接板(22)上;1个发动机支架(7)由其下连接板(75)分别与左横梁组件(1)上的4个减震垫(8)对准并通过紧固件与减震垫(8)连接,另1个发动机支架(7)由其下连接板(75)分别与右横梁组件(2)上的4个减震垫(8)对准并通过紧固件与减震垫(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动机支架的机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架横梁(4)、第三支架横梁(5)、第四支架横梁(6);第二支架横梁(4)、第三支架横梁(5)、第四支架横梁(6)均是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的开口向下的钢制板框一体件;第二支架横梁(4)、第三支架横梁(5)、第四支架横梁(6)的左右向长度一致,且小于第一支架横梁(3)的左右向长度;第二支架横梁(4)、第三支架横梁(5)、第四支架横梁(6)焊接连接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之间;第一支架横梁(3)和第二支架横梁(4)位于同一高度、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之间空间的中前部;第三支架横梁(5)和第四支架横梁(6)位于同一高度、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之间空间的中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动机支架的机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个散热系统支架(91)以及后盖板(92);散热系统支架(91)是用于安装散热系统的钢制支架;后盖板(92)是左右向长度与第二支架横梁(4)一致的且开口向前的方管形钢制一体件;每两个散热系统支架(91)焊接在第三支架横梁(5)和第四支架横梁(6)上;后盖板(92)焊接连接在左横梁组件(1)与右横梁组件(2)最尾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动机支架的机组底座,其特征在于:4个减震垫(8)通过4个螺栓分别穿过相应的左横梁组件(1)的左支架连接板(12)的相应第一连接孔后旋合入相应的减震垫(8)的内螺孔中而安装在左横梁组件(1)上;另外4个减震垫(8)通过4个螺栓分别穿过相应的右横梁组件(2)的右支架连接板(22)的相应第一连接孔后旋合入相应的减震垫(8)的内螺孔中而安装在右横梁组件(2)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