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测站自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9931发布日期:2018-07-27 21:1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户外测站的自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当中空圆锥体与中空圆柱体端面刚性接触时,由于圆锥体与圆柱体的加工和组装都不能保证二者同心,因此接触时只能是点接触或有限的线接触,不能实现有效密封,另外,当圆锥体与圆柱体在移动靠近时,不能准确控制二者的接近距离,或者存在接触间隙没靠紧,或者超过行程造成破坏。

为了保证变形监测智能测站系统的户外无人值守机械平台在野外设站时,在普通野外自然条件下的正常工作,保护关键贵重设备的使用和安全,急需解决上述密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户外测站的自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户外测站自密封结构,包括上连接板、摆动座、十字轴、十字板,在所述上连接板上固定具有中心通孔的摆动座,所述摆动座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有具有同轴通孔的连接件,十字轴穿过十字板,所述十字轴的其中1轴穿过连接件的同轴通孔,使上连接板与十字板连接且上连接板可绕该轴旋转,所述十字轴的另1轴穿过立柱的悬臂支撑上的两孔,使悬臂支撑与十字板连接且上连接板能绕该轴旋转,且所述两个旋转轴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连接板下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直线轴承,在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穿过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孔,且能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簧轴套,所述簧轴套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连接板,并可在上连接板中上下移动,在所述簧轴套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簧轴套设置多个。

进一步的,遮蔽罩的锥罩固定在上连接板上,所述弹簧的复位作用使遮蔽罩的下连接板的端面紧密盖合在外筒体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外筒体为圆锥形收口,所述外筒体与遮蔽罩通过双层密封圈实现端面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遮蔽罩设置在立柱的悬臂支撑上,所述外筒体的上端面与所述遮蔽罩的下端面在非工作状态时端面接触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轴由4个穿过十字板的半轴构成,每2个半轴共轴线构成1轴,两轴线相互垂直交叉成十字。

进一步的,在所述十字板上设置有防止伸缩轴掉出的限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野外设站时,在现有加工技术和现场组装条件下,可以实现外筒体与遮蔽罩在不同心不同轴的情况下的关闭密封问题,有效保障在观测站非工作状态时,遮蔽罩与上下移动的外筒体密闭,保证在普通野外自然条件下的正常工作,保护关键贵重设备的使用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户外测站启闭罩非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户外测站启闭罩工作状态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智能测站系统的户外无人值守的启闭罩如图1-2所示,内筒体1固定在基座平台4上,外筒体2套装在内筒体1外面,立柱5安装在基座平台4上,在立柱5内设置有观测墩支撑柱21,立柱5与观测墩支撑柱21中空隔绝,避免干扰设置在观测墩支撑柱21上的监测站智能监控系统的相关设备,立柱5上设置有导轨,在外筒体2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滑块,滑块设置在导轨中并能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沿着导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外筒体2上下运动,遮蔽罩3设置在立柱5的悬臂支撑28上。

圆锥形收口的外筒体2的上端面与圆柱形的遮蔽罩3的下端面在非工作状态时端面接触密封,从而实现外筒体2的密闭。外筒体2和遮蔽罩3之间通过双层密封圈实现自适应端面密封。

如图3-5所示,遮蔽罩3的锥罩11固定在上连接板8上,锥罩11与下连接板12不固定,起遮雨和外观装饰作用,在上连接板8下方设置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内设置有直线轴承14,在下连接板12上设置有伸缩轴15,伸缩轴15穿过直线轴承14的内孔和十字板10的轴孔,且能上下移动,同时,直线轴承14能让伸缩轴15的上下移动从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特别是在下连接板12受到外筒体2关闭时的向上冲击而产生的不平衡力时,单向的滑动摩擦可能导致伸缩轴15卡死;在下连接板12上还设置有簧轴套16,簧轴套16的另一端穿过上连接板8,并可在上连接板8中上下移动,在簧轴套16上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位于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12之间。当下连接板12向上移动时会挤压弹簧17,由于弹簧17的复位作用可以使遮蔽罩3的下连接板12的端面更紧密地盖合在外筒体2的上端面,同时,簧轴套16还能起到约束下连接板12的旋转自由度的作用,簧轴套16可设置多个,可平衡弹簧17的回弹力。

上述下连接板12和伸缩轴15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当外筒体2上升时冲击下连接板12,首先是遮蔽罩3的下连接板12与外筒体2的上端面通过双层密封圈接触,然后,下连接板12向上移动直接带动伸缩轴15向上移动,因此可以缓冲外筒体2上升时的冲击。

具有中心通孔的摆动座29固定在上连接板8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伸缩轴15也穿过该中心通孔,摆动座29可以与上连接板8焊接为整体结构,也可通过螺栓连接,摆动座29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有具有同轴通孔的连接件30,连接件30与摆动座29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为了防止伸缩轴15从遮蔽罩3掉出,在十字板10上设置有限位螺母18。

遮蔽罩3通过十字轴9和十字板10设置在立柱5的悬臂支撑28上,十字轴9穿过十字板10,十字轴9是由4个穿过十字板10的半轴构成,每2个半轴共轴线构成1轴,两轴线相互垂直交叉成十字,十字轴9的其中1轴穿过摆动座29上的连接件30的同轴通孔,这样,上连接板8与十字板10连接,且上连接板8可绕该轴旋转,而十字轴9的另1轴穿过立柱5的悬臂支撑28上的两孔,这样悬臂支撑28与十字板10连接,且上连接板8又能绕该轴旋转,且两个旋转轴相互垂直,形成复合旋转运动,这样,十字板10的作用就使遮蔽罩3有了2个旋转自由度,自动适应与外筒体2接触面平齐,在现有加工技术和现场组装条件下,可以实现外筒体2与遮蔽罩3在不同心不同轴的情况下的关闭密封问题,有效保障在观测站非工作状态时,遮蔽罩3与上下移动的外筒体2密闭。

实际运行中,当外筒体2密闭上升时,外筒体2密闭上锥口面挤压下连接板12,下连接板12受力向上移动,从而缓冲外筒体2上升时的冲击;上连接板8具有的2个旋转自由度,自动适应与外筒体2接触面平齐,实现外筒体2与遮蔽罩3在不同心不同轴的情况下的关闭密封问题;当下连接板12向上移动时,弹簧17压缩,由于弹簧17的复位作用,其给下连接板12提供一个向下的推力,从而使下连接板12更紧密地盖合在外筒体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