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轴承单元以及用于制造车轮轴承单元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97375发布日期:2019-06-22 01:2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车轮轴承单元以及用于制造车轮轴承单元的方法与流程
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车轮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内圈的车轮轴承单元。两个内圈通过弹簧钢制成的夹环固定在一起,用于传递装配和拆卸力。在车轮轴承单元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空间中,布置塑料环,该塑料环将o形环压入两个内圈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其密封。后者对于油润滑轴是必需的,并且组装即昂贵又麻烦。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实现一种更有效的结构方式。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得以解决,而本发明的优选扩展设计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内圈的车轮轴承单元。建议,所述车轮轴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部分环或环,该部分环或环有助于将两个内圈形状配合地固定在一起并且密封在第一内圈与第二内圈之间存在的间隙区域,所述部分环或环直接布设在所述间隙区域旁。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有效且特别坚固的结构方式。特别地,可以实现可靠的固定以及同时可靠地密封所述内圈之间的间隙。另外,特别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节省部件,这带来了成本优势。附图说明通过以下附图说明给出进一步的优点。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含许多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相宜地单独考虑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组合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轴承单元的轴向截面;图2表示在制造车轮轴承单元时的一个状态;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轴承单元的替代实施例的轴向截面;图4示出了在制造后述情况的车轮支承单元时的第一种状态;图5示出了在制造该车轮轴承单元时的第二种状态;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轴承单元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轴向截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轴承单元的轴向截面,其具有第一内圈10、第二内圈12和外圈22。在运行期间,第一组滚动体24在内圈10和外圈22上滚动,而第二组滚动体26在内圈12和外圈22上滚动。此外,车轮轴承单元具有环14,两个内圈特别是在组装时形状配合地彼此固定在该环14上。为此目的,环14具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突出到第一内环10的凹槽18中并且抵靠在凹槽18的边界上并抵靠在凹槽18的槽底上。此外,环14的一个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并且突出到第二内圈12的凹槽20中并且抵靠在凹槽20的边界和凹槽20的槽底上的环形凸起有助于所述形状配合的固定。在上述运行过程中,滚动体组围绕着车轮轴承单元的对称轴旋转。环14设计为相对于该对称轴是旋转对称的。此外,环14一体式地构成并且设置在间隙区域16上,该间隙区域16在内圈10,12的相互面对的端面上直接布置,使得该环由于其几何形状和形状配合地固定该间隙区域(该间隙区域围绕对称轴延伸超过360°)的几何设计结构,而特别是相对于油完全密封。因此,第一与第二内圈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密封。该环由金属制成并且在由中空圆柱形板材制造车轮轴承单元时利用工具28被压紧到所述两个凹槽中(图2)。在一些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可以例如通过轧制、校准、压力变形、摆动、热成型或卷曲固定在内圈上。车轮轴承单元可以是卡车或轨道车辆的一部分。在图3至图6中,示出了一些替代的实施例。基本上相同的部件、特征和功能在原则上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编号。然而,为了区分这些实施例,字母“a”,“b”等被添加到图4-6中的实施例的附图标记。以下描述基本上限于与图1和图2中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中关于保持相同的部件,特征和功能可以参考图1和图2中对实施例的描述。图3示出了车轮轴承单元的一种替代的实施例。环14a具有两个环形凸起,两个环形凸起分别突伸到两个内圈10a、12a的凹槽18a,20a中,由此一起实现形状配合地固定所述内圈。两个环形凸起仅抵靠在凸起啮合在其中的那个凹槽的相应边界的一部分上。图4和图5示出了所述实施例的制造步骤。首先,环14a在其具有两个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突起的状态插入所述内圈中,使得内圈之间的间隙被环14a覆盖(图4)。随后,借助于工具28a,在环14a上径向向外施加压力,使得先前朝径向向内指向的凸起被向外挤压,并且产生了已经结合图3描述的朝径向向外的凸起。图6示出了具有环14b的车轮轴承单元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环14b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凸起,如前述实施例中那样,凸起不全面积地抵靠在内圈的两个凹槽的边界上或这些凹槽的槽底上。环14b可以例如通过弯曲金属板环制成。附图标记清单10内圈12内圈14环16间隙区域18凹槽20凹槽22外圈24滚动体组26滚动体组28工具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轴承单元,其具有第一内圈(10)和至少一个第二内圈(12)。建议,所述车轮轴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部分环或环(14),该部分环或环(14)有助于将两个内圈形状配合地固定在一起并且密封在第一内圈与第二内圈之间存在的间隙区域(16),所述部分环或环直接布设在所述间隙区域(16)旁。技术研发人员:L.埃德尔曼;D.纳米斯洛;M.舒勒;J.臧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斯凯孚公司技术研发日:2018.08.08技术公布日:2019.0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