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1552发布日期:2020-05-22 17: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时,车轮与路面接触,凸凹不平的路面的凸凹不平会引起车轮的振动,振动会传递至车身,进而影响乘车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如何减小车身的振动以提高乘车乘坐舒适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常在车轮与车身之间设置减震器,减震器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以及防尘罩;缸体的底端与车轮连接,活塞设置在缸体的内部,活塞杆由缸体的顶端穿设在缸体内,且活塞杆的底端与活塞连接,缸体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活塞杆的顶端由密封盖上的轴孔穿出且与车体连接;防尘罩包括防尘管以及固定板,防尘管套设在缸体和活塞杆的外侧,固定板设置在活塞杆的顶端且固定板与防尘管的顶端连接以密封防尘管的顶端;防尘管与缸体的外壁之间的缝隙较小,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杂质与活塞杆接触。汽车行驶时,车轮发生振动,进而使缸体与活塞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缸体内的阻尼油经活塞上的阻尼孔流过,在阻尼油流经阻尼孔时,与阻尼孔之间发生摩擦,以减小传递至活塞的振动力,进而减小车体所受到的振动力,提高乘坐舒适性。

然而,位于缸体的内的阻尼油会发生气化,形成气态的阻尼油,气态的阻尼油会经活塞杆与密封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防尘罩内,在防尘罩内液化以形成液态的阻尼油,液态的阻尼油由防尘罩下部流出,影响汽车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器及汽车,以解决气态的阻尼油会经活塞杆与密封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防尘罩内,在防尘罩内液化以形成液态的阻尼油,液态的阻尼油由防尘罩下部流出,影响汽车的装饰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底端与车轮连接的缸体、底端穿设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以及防尘罩;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车体连接;所述防尘罩包括管体、散发体以及固定板;所述管体套设在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杆的外侧;所述散发体的内部设置有散发腔,所述散发体上沿平行于所述活塞杆中心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散发体沿平行于所述活塞杆中心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活塞杆由所述第一开口穿入到所述散发腔内,所述管体的顶端与所述散发体连接且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罩设在所述散发体的顶端,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散发体上沿垂直于所述活塞杆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朝向所述车体的前部设置,所述第四开口背离所述车体的前部设置。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开口的截面面积。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口的外侧罩设有迎风罩,所述迎风罩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防尘孔。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迎风罩与所述散发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第四开口的外侧罩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防尘孔。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第一防尘孔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防尘孔为条形孔。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出风罩与所述散发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管体与所述散发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减震器,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所述缸体之间密封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减震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及汽车,在活塞杆上设置防尘罩,防尘罩包括套设在缸体和活塞杆外侧的管体、设置在管体顶端的散发体;散发体内具有散发腔,散发体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活塞杆的顶端由第一开口穿入到散发腔内,且由第二开口穿出,散发体的顶端设置与活塞杆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封闭第二开口;在散发体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三开口朝向汽车的前部设置,第四开口背离汽车的前部设置,汽车行驶时,来自车体前部的空气经第三开口灌入到散发腔内,使得散发腔内的空气以及由缸体内气化的阻尼油经散发腔上的第四开口流出,避免了气态的阻尼油在散发腔和管体内液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中散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中迎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中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缸体;

20、活塞杆;

30、管体;

40、散发体;

401、第一开口;

402、第二开口;

403、固定板;

404、散发腔;

405、第三开口;

406、第四开口;

407、迎风罩;

408、出风罩;

4071、第一防尘孔;

4081、第二防尘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的装配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中散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中迎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中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底端与车轮连接的缸体10、底端穿设在缸体10内的活塞杆20、以及防尘罩;活塞杆20的顶端与车体连接;防尘罩包括管体30、散发体40以及固定板403;管体30套设在缸体10和活塞杆20的外侧;散发体40的内部设置有散发腔404,散发体40上沿平行于活塞杆20中心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开口401,散发体40沿平行于活塞杆20中心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口402;活塞杆20由第一开口401穿入到散发腔404内,管体30的顶端与散发体40连接且管体30与第一开口401连通,固定板403与活塞杆20的顶端连接,且固定板403罩设在散发体40的顶端,以封闭第二开口402;散发体40上沿垂直于活塞杆20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第三开口405和第四开口406,第三开口405朝向车体的前部设置,第四开口406背离车体的前部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器还包括设置在缸体10内的活塞以及填充在缸体10内的阻尼油,活塞杆20的底端与活塞连接,活塞将缸体10内部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阻尼油充满上腔体和下腔体,在活塞上设置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阻尼孔;当车轮发生振动时,会驱动与车轮连接的缸体10振动,与此同时使得缸体10与活塞之间的发生相对运动,上腔体内的阻尼油经阻尼孔流入到下腔体内,或者下腔体内的阻尼油经阻尼孔流入到上腔体内,阻尼油流经阻尼孔时,会与阻尼孔之间的发生摩擦,进而减小了传递至活塞的振动力,以减小车体受到的振动力,增强乘坐舒适性。

具体的地,在活塞杆2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外螺纹,车体上设置有连接螺母,通过连接外螺纹与连接螺母之间的配合实现活塞杆20与车体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管体30的截面形状与缸体10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合理的设置管体30的截面尺寸,使得管体30的内壁与缸体10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尽可能的减小,进而避免外界的灰尘经管体30与缸体1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管体30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管体30与缸体10之间密封连接;以进一步阻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经管体30与缸体1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管体30内。

具体地,可以在管体30靠近底端的内壁设置密封圈,密封圈与缸体10的外壁接触,以密封管体30内壁与缸体10外壁之间的缝隙;密封圈可以为橡胶圈。

值得注意的是,合理的设置管体30的轴向长度,以保证在管体30随活塞杆20移动时,管体30的底端始终与缸体10接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管体30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管,或者管体30为主要由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质构成的非金属管。

本实施中的散发体4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散发体40可以呈柱状、球状等规则形状,当然散发体40也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散发体40内部的散发腔404的形状也可以有多种,例如:散发腔404可以呈柱状、球状等规则形状,当然散发腔404也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第一开口401设置在散发体40上沿平行于活塞杆20中心线方向的底端,第二开口402设置在散发体40上沿平行于活塞杆20中心线方向的顶端,活塞杆20的顶端由第一开口401穿入到散发腔404内,并且由第二开口402穿出,以便于活塞杆20的顶端与车体连接。散发体40通过设置在散发体40顶端的固定板403与活塞杆20连接;固定板403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活塞杆20连接,以在活塞杆20相对与缸体10移动时,带动散发体40移动;散发体40与固定板40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个可实现的方式中,固定板403可以呈圆板,在固定板403的侧壁上形成固定外螺纹,相应的,在第二开口402的侧壁上形成固定内螺纹,通过固定内螺纹与固定外螺纹配合实现固定板403与散发体40之间的连接;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板403罩设在第二开口402上,以封堵第二开口402,并且固定板403通过固定螺栓与散发体4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管体30与散发体4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管体30的顶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散发体40的底端连接,并且管体30与第一开口401连通;当然管体30与散发体40之间还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管体30与散发体40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管体3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散发体4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口405朝向车体的前部设置,以在汽车行驶时,来自车体前部的空气经第三开口405灌入到散发腔404内;第四开口406背离车体前部设置,在来自车体前部的空气经第三开口405灌入到散发腔404内的同时,散发腔404内的空气经第四开口406流出。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减震器的工作过程为:汽车行驶时,车轮发生振动,会驱动与车轮连接的缸体10振动,与此同时使缸体10与活塞之间的发生相对运动,上腔体内的阻尼油经阻尼孔流入到下腔体内,或者下腔体内的阻尼油经阻尼孔流入到上腔体内,阻尼油流经阻尼孔时,会与阻尼孔之间的发生摩擦,进而减小了传递至活塞的振动力,以减小车体受到的振动力,增强乘坐舒适性。在上述过程中,缸体10内的阻尼油会发生气化,形成气态的阻尼油,气态的阻尼油经活塞杆20与缸体10之间的缝隙逸出到散发腔404内,车体前部的空气经第三开口405灌入到散发腔404内,使得散发腔404内的空气以及气态阻尼油经第四开口406流出,及时的将气态的阻尼油排出,以免阻尼油在散发腔404和管体30内液化。

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器,在活塞杆20上设置防尘罩,防尘罩包括套设在缸体10和活塞杆20外侧的管体30,设置在管体30顶端的散发体40,散发体40内具有散发腔404,散发体40上设置第一开口401和第二开口402,活塞杆20的顶端由第一开口401穿入到散发腔404内,且由第二开口402穿出,散发体40的顶端设置与活塞杆20连接的固定板403,固定板403封闭第二开口402;在散发体40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口405和第四开口406,第三开口405朝向汽车的前部设置,第四开口406背离汽车的前部设置,汽车行驶时,来自车体前部的空气经第三开口405灌入到散发腔404内,使得散发腔404内的空气以及由缸体10内气化的阻尼油经散发腔404上的第四开口406流出,及时的将气态的阻尼油排出,避免了气态的阻尼油在散发腔404和管体30内液化。

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口405的截面面积大于第四开口406的截面面积。可以增大灌入到散发腔404内空气体积,以加快散发腔404内的空气流速,使得散发腔404内的气态阻尼油快速的经第四开口406流出。

具体地,为了便于描述,以散发体40呈三棱柱状为例,散发体40的底端与管体30连接,散发体40的顶端与固定板403连接;散发体40的散发侧面朝向车体的前部设置,第三开口405设置在散发侧面上;第四开口406设置在与散发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的交界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口405的外侧罩设有迎风罩407,迎风罩407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防尘孔4071。设置在迎风罩407上的第一防尘孔4071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第三开口405内,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由第三开口405进入到散发腔404内。

具体地,迎风罩407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散发体40固定连接,或者迎风罩407通过铸造或者注塑的方式与散发体40一体成型,当然,迎风罩407还可以通过粘接胶与散发体4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迎风罩407与散发体40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第一防尘孔4071堵塞时,将迎风罩407由散发体40上拆卸下来,进而清洗迎风罩407或者更换迎风罩407。

迎风罩407与散发体4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有多种,例如:迎风罩407与散发体4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当然迎风罩407与散发体40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四开口406的外侧罩设有出风罩408,出风罩408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防尘孔4081。设置在出风罩408上的第二防尘孔4081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第四开口406内,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由第四开口406进入到散发腔404内。

具体地,出风罩408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散发体40固定连接,或者出风罩408通过铸造或者注塑的方式与散发体40一体成型,当然,出风罩408还可以通过粘接胶与散发体4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尘孔4071的截面呈圆形,第二防尘孔4081为条形孔。

具体地,出风罩408与散发体40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第二防尘孔4081堵塞时,将出风罩408由散发体40上拆卸下来,进而清洗出风罩408或者更换出风罩408。

出风罩408与散发体4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有多种,例如:出风罩408与散发体4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当然出风罩408与散发体40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减震器。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