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4745发布日期:2018-12-21 20:3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刹车调整臂的作用是对制动器制动间隙进行调整,是指对制动器摩擦副元件制动鼓和制动衬片之间的间隙进行的调整。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的制动会导致制动元件的不断磨损,致使制动鼓与蹄片之间的间隙不同程度的增大,导致踏板行程加长、制动气室推力下降、制动滞后和制动力降低等。为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维持踏板行程的相对稳定和各制动器之间工作均衡,需对制动间隙进行调整,起到调节和控制制动功能和灵敏度的功能。

现有的刹车调整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内部润滑效果不足,蜗轮蜗杆之间易磨损,影响使用寿命;蜗杆或蜗杆传动中会产生轴向窜动现象,影响性能;此外其结构强度也需要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性能更加可靠、结构强度高的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环形安装部和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部上设有相连通的蜗轮安装孔和蜗杆安装孔,环形安装部和连接臂的连接端上还设有蜗杆轴安装部,蜗杆轴安装部上设有与蜗杆安装孔连通的蜗杆轴安装孔,蜗杆轴安装部上还设有与蜗杆轴安装孔连通的定位孔,环形安装部上还设有与蜗轮安装孔连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有注油堵头,注油堵头包括与注油孔螺纹连接的金属外衬套和置于金属外衬套内的橡胶块,橡胶块的轴心上设有十字型槽孔,蜗轮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注油孔连通的环形储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用于安装弹簧钢珠等定位组件,用于限制蜗杆轴的轴向窜动,环形储油槽可以增加蜗轮安装孔的储油量,且润滑油可以更好的沿着环形储油槽流动至蜗轮的外周壁上,增加蜗轮与蜗杆之间的润滑效果,减小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注油堵头在不使用时,十字型槽孔会影响橡胶块自身弹性而闭合起到密封作用,当需要注油时,注油器的尖端插入十字型槽孔内进行注油,采用上述结构,注油时不再需要拆卸部件,方便使用,且金属外衬套的端面上开设一字槽,便于金属外衬套的旋拧,使得注油堵头整体可以置于注油孔内,不会相对注油孔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臂的宽度由远离环形安装部的一端至靠近环形安装部的一端呈逐渐增加,连接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斜向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与环形安装部相连接,斜向过渡部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加强筋、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加强筋,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上还设有置于连接孔两侧的台阶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臂的宽度由远离环形安装部的一端至靠近环形安装部的一端呈逐渐增加,确保连接臂受力均匀,也能够增加连接臂与环形安装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便于使用,连接臂呈Z字形,第一加强筋可以增加斜向过渡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加强筋可以增加斜向过渡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孔用于连接固定,台阶槽便于连接适配,增加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安装部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用于固定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正对蜗杆两端面的钢珠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珠安装孔内安装钢珠,钢珠可与蜗杆两端面相抵触,对蜗杆起到轴向定位作用,避免使用中蜗杆产生轴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轴安装部上设有与环形安装部连接的第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加强筋可以增加蜗杆安装部与环形安装部之间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实施例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实施例图1中注油堵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环形安装部,2-连接臂,3-蜗轮安装孔,4-蜗杆安装孔,5-蜗杆轴安装部,6-蜗杆轴安装孔,7-定位块,8-注油堵头,9-金属外衬套,10-橡胶块,11-十字型槽孔,12-储油环槽,13-第一连接部,14-斜向过渡部,15-第二连接部,16-连接孔,17-第一加强筋,18-第二加强筋,19-台阶槽,20-固定孔,21-钢球安装孔,22-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前左刹车调整臂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环形安装部1和连接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部1上设有相连通的蜗轮安装孔3和蜗杆安装孔4,环形安装部1和连接臂2的连接端上还设有蜗杆轴安装部5,蜗杆轴安装部5上设有与蜗杆安装孔4连通的蜗杆轴安装孔6,蜗杆轴安装部5上还设有与蜗杆轴安装孔6连通的定位孔7,环形安装部1上还设有与蜗轮安装孔3连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有注油堵头8,注油堵头8包括与注油孔螺纹连接的金属外衬套9和置于金属外衬套9内的橡胶块10,橡胶块10的轴心上设有十字型槽孔11,蜗轮安装孔3的内壁上设有与注油孔连通的环形储油槽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7用于安装弹簧钢珠等定位组件,用于限制蜗杆轴的轴向窜动,环形储油槽12可以增加蜗轮安装孔3的储油量,且润滑油可以更好的沿着环形储油槽12流动至蜗轮的外周壁上,增加蜗轮与蜗杆之间的润滑效果,减小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注油堵头8在不使用时,十字型槽孔11会影响橡胶块10自身弹性而闭合起到密封作用,当需要注油时,注油器的尖端插入十字型槽孔11内进行注油,采用上述结构,注油时不再需要拆卸部件,方便使用,且金属外衬套9的端面上开设一字槽,便于金属外衬套9的旋拧,使得注油堵头8整体可以置于注油孔内,不会相对注油孔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臂2的宽度由远离环形安装部1的一端至靠近环形安装部1的一端呈逐渐增加,连接臂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斜向过渡部14和第二连接部15,第一连接部13设有连接孔16,第二连接部与环形安装部1相连接,斜向过渡部14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的第一加强筋17、与第二连接部15连接的第二加强筋18,第一连接部13的外壁上还设有置于连接孔16两侧的台阶槽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臂2的宽度由远离环形安装部1的一端至靠近环形安装部1的一端呈逐渐增加,确保连接臂2受力均匀,也能够增加连接臂2与环形安装部1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便于使用,连接臂2呈Z字形,第一加强筋17可以增加斜向过渡部14与第一连接部13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加强筋18可以增加斜向过渡部14与第二连接部15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孔16用于连接固定,台阶槽19便于连接适配,增加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安装部1上设有若干固定孔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20用于固定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安装孔4的孔壁上设有正对蜗杆两端面的钢珠安装孔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珠安装孔21内安装钢珠,钢珠可与蜗杆两端面相抵触,对蜗杆起到轴向定位作用,避免使用中蜗杆产生轴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轴安装部5上设有与环形安装部1连接的第三加强筋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加强筋22可以增加蜗杆安装部与环形安装部1之间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