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用挡水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354发布日期:2018-12-18 21:0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轮毂轴承用挡水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轴承用挡水环。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安装在车辆的轮轴上,主要起着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作用,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车轴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由于车辆行驶时,车轮所溅起的灰尘、泥浆以及泥水会侵入轮毂轴承,尤其路况较差地段,更使轮毂轴承容易被污染,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在轮毂轴承之间都需要安装密封圈。

现有的轮毂轴承如图1所示,由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2至轴承外圈1端面要保证较大的安全间隙,来容纳变形量,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由此容易造成较多的泥水冲击密封圈,从而增加轴承密封失效的几率,严重时,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密封效果、提高轮毂轴承使用寿命的轮毂轴承用挡水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毂轴承用挡水环,包括设置在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间隙处的金属骨架及耐磨非金属层,所述金属骨架套设在轴承外圈端部,所述耐磨非金属层套设在所述金属骨架上,耐磨非金属层向间隙内延伸,耐磨非金属层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

为了便于装配,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骨架的截面呈L型,L型金属骨架的第一端面套设在轴承外圈上,第二端面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相平行。

为了便于装配,作为优选,所述耐磨非金属层套设在所述第二端面上,耐磨非金属层的外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凸起部,耐磨非金属层的内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第二凸起部。

为了防止耐磨非金属层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的弯角过渡处出现过盈配合,所述耐磨非金属层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的弯角过渡处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轮毂轴承用挡水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间隙处安装挡水环,可以大大减小轴轮密封工作面与外圈端面的间隙,从而有效避免大量的外部泥水冲击;提升了密封效果,耐磨非金属层又保证了必要的安全间隙;

2、挡水环与密封圈相互独立,即使在物流或使用中挡水环由于外部碰撞导致变形,也不会影响密封圈本身的性能;

3、挡水环使用性能要求较低,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轮毂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毂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轴承外圈,2.轮毂轴承轴轮,3.间隙,4.金属骨架,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5.耐磨非金属层,51.第一凸起部,52.凹槽,53.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所示,一种轮毂轴承用挡水环,设置在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与轴承外圈1端面之间的间隙3处,包括金属骨架4及耐磨非金属层5,所述金属骨架4套设在轴承外圈1端部,所述耐磨非金属层5套设在所述金属骨架4上,耐磨非金属层5向间隙3内(即图示方向向下)延伸,耐磨非金属层5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

所述金属骨架4的截面呈L型,L型金属骨架4的第一端面41套设在轴承外圈1上,第二端面42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相平行。

所述耐磨非金属层5套设在所述第二端面52上,耐磨非金属层5与第二端面52之间采用卡接结构,耐磨非金属层5的外端(即图示中的顶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凸起部51,耐磨非金属层5的内端(即图示中的底端)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第二凸起部53,所述耐磨非金属层5上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的弯角过渡处设置有凹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