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油封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6552发布日期:2018-12-28 20:3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油封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油封衬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油封是用来封油(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通常包括静密封和动密封。凡是运转体箱内有液体润滑油而又与外部相连接的部位都需要油封。有些是橡胶的,有些是金属的,多数是钢骨橡胶的,如曲轴后油封,变速箱前后油封,左右半轴油封,主减速器前油封,空压机曲轴油封等。

工业设计中,对油封衬套的设计本是作为转动部件中的牺牲品起到对轴保护,发生磨损时,可以方便更换。如果不用衬套,磨损后,更换的是零件,现在更换的是衬套(设计时,就将衬套硬度降低,使其在摩擦副中成为承磨件),因其加工方便,更换成本低,也易换。但在设计或装配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能因为自身缺陷和不足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还可能会存在下列技术问题:机组在运行状态,经常出现漏油、有异响的现象。通过对机组解体检修发现,油封衬套及油封有磨痕,经判断,设备隐患来源于油封衬套与轴配合太松,导致油封衬套在轴上相对滑动或转动,油封衬套径向与轴、油封发生碰撞而产生。此现象严重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导致非计划停车的可能,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环保也有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油封衬套,通过改进油封的固定方式,使油封的锁定更加稳固,衬套与轴之间无相对滑动、转动的趋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改进型油封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套和外衬套,内衬套内壁与转轴外圆周面贴合,且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与外衬套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外衬套上部圆周面均布有多个内螺纹孔,并通过螺钉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为经过调质处理的内六角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孔为三个,每个之间相隔120°。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套与外衬套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平垫。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平垫为聚氯乙烯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外衬套和内衬套均选用304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首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非常容易推广,油封衬套锁紧固定转轴上后,衬套与轴无相对滑动、转动的趋势;固定的油封衬套不会对转轴造成摩擦、磨损、发热等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油封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油封衬套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外衬套、2为内衬套、3为内螺纹孔、4为内六角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改进型油封衬套,包括内衬套2和外衬套1,所述外衬套1和内衬套2均选用304不锈钢。

内衬套2内壁与转轴外圆周面贴合,且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与外衬套1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内衬套2与外衬套1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平垫。所述密封平垫为聚氯乙烯垫圈。

所述外衬套1上部圆周面均布有多个内螺纹孔3,并通过螺钉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螺钉为经过调质处理的内六角螺钉4。所述内螺纹孔3优选的为三个,每个之间相隔120°。当然,也并不限定于采用三个内螺纹孔3,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是四个甚至更多内螺纹孔3,这些内螺纹孔3均采用均等间隔角度即可,均等间隔角度使外衬套1与转轴之间的夹紧力均衡,避免某一面受力不均造成隐患。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先在外衬套1对应的槽内放置聚氯乙烯垫圈,再从端口接入内衬套2,并通过旋转内衬套2,使内外衬套1之间的螺纹啮合并形成稳固的连接方式。再在内衬套2的内壁上涂抹润滑脂,并将整个衬套与转轴连接。最后,再分别拧紧内六角螺钉4,在拧紧过程中,需要做到均衡处理,即先将每个内六角螺钉4拧进三分之二,最后再分别拧到紧固。

油封衬套锁紧固定转轴上后,衬套与轴无相对滑动、转动的趋势;固定的油封衬套不会对转轴造成摩擦、磨损、发热等危害;经改进后因此类问题引起的设备隐患由开车以来的每3个月一次到现在的不再发生;彻底消除了潜在的重大设备隐患,杜绝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车和环保安全事故,设备的长周期运行,对生产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