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补偿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948发布日期:2019-04-09 21:5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自补偿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补偿球阀。



背景技术:

阀门的密封问题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阀门的跑、冒、滴、漏现象绝大部分发生在密封位置。球阀是用带圆形通孔的球体作启闭件(阀芯),阀芯随阀杆转动,以实现启闭动作的阀门,球阀的流体阻力小,有具有开关迅捷的优点,因而球阀的适用范围很广。阀杆带动阀芯旋转的同时,使得阀芯与阀座直接进行摩擦,长此以往会造成阀座上的密封件磨损严重,使得阀体与阀座上的密封件之间的产生间隙,从而导致密封性能降低,导致介质的泄漏,另外在浮动球阀领域中,由于需要通过依靠介质的压力来对阀芯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阀芯与阀座之间进行紧密接触,但是介质的压力一旦减小,也会造成导致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也会导致介质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密封性能更稳定,并且具备自补偿功能,使用寿命更长的球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补偿球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杆,所述阀体与阀盖固定连接且形成有用于容置阀芯的容置腔,所述阀体和阀盖上均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流体通道,所述两个流体通道上与容置腔相连通的一端处均设置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设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阀座以及用于阀座磨损后起补偿作用的弹性补偿件,所述阀座包括密封座、与密封座抵触且用于与阀芯密封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密封座与阀芯之间,所述弹性补偿件设置于密封座和密封环槽内壁之间,所述弹性补偿件的一端与密封环槽内壁相抵触,其另一端与阀座相抵触并对阀座施加一与阀杆的转动轴线相垂直的力,该力同时使得阀座与阀芯之间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阀体和阀盖上均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流体通道,并且在两个流体通道上与容置腔相连通的一端处均设置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设有密封组件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介质泄漏,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阀座以及用于阀座磨损后起补偿作用的弹性补偿件,所述阀座包括密封座和用于与阀芯密封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密封座与阀芯之间,密封座主要起支撑和密封作用,通常采用硬质合金制造而成,密封环可以采用耐磨的软性材料制造,所述弹性补偿件设置于密封座和密封环槽内壁之间可以在密封环受到一定磨损后,通过弹性补偿件的弹性能力对磨损的密封环进行补偿,使得密封环继续与阀芯保持抵触,以达到持续密封的作用,使得球阀的密封性更加稳定,球阀更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补偿件为蝶形弹簧,所述密封环槽由其朝向阀芯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和第二密封环槽,所述第一密封环槽和第二密封环槽之间毗邻内壁处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环槽的直径,所述密封座与密封环一同置于第一密封环槽内,所述密封座上还轴向延伸有环状密封凸块,所述环状密封凸块置于与第二密封环槽内,所述蝶形弹簧套设于环状密封凸块上并与第一密封环槽的轴向内壁相抵触,所述环状密封凸块的轴向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环状密封凸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与第二密封环槽轴向内壁相抵触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与第二密封环槽内周壁相抵触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环槽内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密封环槽的轴向内壁充分抵触的第一弹性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蝶形弹簧套设在环状密封凸块上,然后在环状密封块的侧壁以及相对阀体/阀盖的一端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以及所相对应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这样可以使得蝶形弹簧在补偿的过程中不会被介质腐蚀,避免蝶形弹簧因为受到腐蚀其补偿能力大打折扣的问题,同时在第一环槽内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环状密封凸块抵触,另一端与第一密封圈抵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密封圈产生磨损后,阀座即使受到蝶形弹簧的压力而向阀芯做轴向偏移,也能够保证第一密封圈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与第二密封环槽轴向内壁紧密接触,保证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环槽的内周壁上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用于使密封环与阀芯充分抵触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对密封环施加一朝密封环中心方向的力。

采用上述方案,当阀门通道内的介质压力减小时,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弹性件可以对密封环施加一朝密封环中心方向的力,从而使得密封环能够与阀芯紧密接触,避免由于介质对阀芯的压力不足导致介质泄漏,进一步增加了阀门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环上设置有与阀芯抵触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包括与阀芯呈面接触的第一抵触部、与阀芯呈线接触的第二抵触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抵触部和第二抵触部分别与阀芯抵触,并且采用面接触和线接触两种方式可以防止介质内的细小颗粒在阀芯转动过程中进入到接触面上,防止颗粒对密封环进行磨损,双重密封也能够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并且这样的方式相比单一的面接触其摩擦阻力更小,阀芯更容易旋转,减小摩擦也就意味着能够减小磨损,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图1中A不的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阀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自补偿球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芯3、阀杆4,所述阀体1与阀盖2固定连接且形成有用于容置阀芯3的容置腔5,所述阀体1和阀盖2上均设置有与容置腔5连通的流体通道(11,12),所述两个流体通道(11,12)上与容置腔5相连通的一端处均设置有密封环槽6,所述密封环槽6内设有密封组件7,所述密封组件7包括阀座71以及用于阀座71磨损后起补偿作用的弹性补偿件72,所述阀座71包括密封座711、与密封座711抵触且用于与阀芯3密封配合的密封环712,所述密封环712设置于密封座711与阀芯3之间,所述弹性补偿件72设置于密封座711和密封环槽6内壁之间,所述弹性补偿件72的一端与密封环槽6内壁相抵触,其另一端与阀座71相抵触并对阀座71施加一与阀杆4的转动轴线相垂直的力,该力同时使得阀座71与阀芯3之间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补偿件72为蝶形弹簧,所述密封环槽6由其朝向阀芯3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61和第二密封环槽62,所述第一密封环槽61和第二密封环槽62之间毗邻内壁处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槽61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环槽62的直径,所述密封座711与密封环712一同置于第一密封环槽61内,所述密封座711上还轴向延伸有环状密封凸块713,所述环状密封凸块713置于与第二密封环槽62内,所述蝶形弹簧套设于环状密封凸块713上并与第一密封环槽61的轴向内壁相抵触,所述环状密封凸块713的轴向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槽7131,所述环状密封凸块71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7132,所述第一环槽7131内设置有与第二密封环槽62轴向内壁相抵触的第一密封圈8,所述第二环槽7132内设置有与第二密封环槽62内周壁相抵触的第二密封圈9,所述第一环槽7131内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一凹槽71311,所述第一凹槽71311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密封圈8与第一密封环槽61的轴向内壁充分抵触的第一弹性件713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槽6的内周壁上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二凹槽63,所述第二凹槽63内设置有用于使密封环712与阀芯3充分抵触的第二弹性件64,所述第二弹性件64对密封环712施加一朝密封环712中心方向的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712上设置有与阀芯3抵触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包括与阀芯3呈面接触的第一抵触部7121、与阀芯3呈线接触的第二抵触部712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