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704发布日期:2019-11-09 00:12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支撑架的杆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焊接、铆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通过焊接或铆接连接的杆件,由于杆件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或铆钉产生不可逆转的物理变化,导致这类杆件连接之后难以拆卸;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的杆件,由于螺钉和螺栓均是通过内、外螺纹之间配合连接,既能对杆件进行固定,又方便拆卸。

对于杆件形状为方管的支撑架来说,方管之间常出现位置连接关系为十字连接,若采用焊接或铆接,使十字连接的方管不易拆卸;若采用螺钉或螺栓连接,方管之间形成叠加放置的状态,多个方管不能固定在一个平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且使多个方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的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第三方管和连接片;

所述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平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方管的端面与第二方管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的端部和第二方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管的端面、连接片与第二方管的端面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方形容纳槽,所述第三方管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所述第三方管靠近连接片的一侧壁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连接片上对应所述螺纹通孔位置设有安装孔,螺丝依次穿过安装孔和螺纹通孔将第三方管安装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方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的端部和第二方管的端部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连接片组成横杆组件,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之间设有连接杆,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和连接杆共同形成支撑架。

进一步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中的一个横杆组件上表面设有突出部。

进一步的,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的支撑架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之间,框架的上方设有一呈方形板状结构的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第三方管和连接片,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平行且同轴设置,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使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对第三方管起限位作用,第一方管端部、连接片和第二方管端部形成一容纳槽,通过螺丝将连接片与第三方管连接固定在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第三方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且呈十字连接状态,从而使整体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外观美观且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支撑框架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支撑框架拆分开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支撑框架安装有抽屉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支撑架;10、横杆组件;101、突出部;11、第一方管;12、第二方管;13、第三方管;131、螺纹通孔;14、连接片;141、安装孔;15、连接杆;

2、框架;3、顶板;4、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平行且同轴设置,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第一方管端部、连接片和第二方管端部形成一容纳槽,通过螺丝将连接片与第三方管连接固定在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第三方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且呈十字连接状态。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第三方管和连接片;

所述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平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方管的端面与第二方管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的端部和第二方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管的端面、连接片与第二方管的端面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方形容纳槽,所述第三方管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所述第三方管靠近连接片的一侧壁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连接片上对应所述螺纹通孔位置设有安装孔,螺丝依次穿过安装孔和螺纹通孔将第三方管安装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第三方管和连接片,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平行且同轴设置,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使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对第三方管起限位作用,第一方管端部、连接片和第二方管端部形成一容纳槽,通过螺丝将连接片与第三方管连接固定在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第三方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从而使整体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外观美观且便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方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均水平设置,第三方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连接片和第二方管组成的横杆组件与第三方管呈十字连接状态,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的端部和第二方管的端部焊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的端部和第二方管的端部焊接,使第一方管、连接片和第二方管依次固定的连接,形成横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连接片组成横杆组件,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之间设有连接杆,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和连接杆共同形成支撑架。

从上述描述可知,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和数个横杆组件之间的连接杆共同形成支撑架,支撑架可承载抽屉。

进一步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中的一个横杆组件上表面设有突出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中的一个横杆组件上表面设有突出部,突出部对置放于支撑架上的抽屉起限位作用,具体是与抽屉的抽拉一侧相反的另一侧起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的支撑架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之间,所述框架的上方设有一呈方形板状结构的顶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的支撑架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之间,框架的上方设有一呈方形板状结构的顶板,形成整体支撑框架,顶板作为桌面使用并辅助固定整体支撑框架。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用于支撑架1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11、第二方管12、第三方管13和连接片14;所述第一方管11和第二方管12平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方管11的端面与第二方管12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连接片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11的端部和第二方管1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管11的端面、连接片14与第二方管12的端面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方形容纳槽,所述第三方管13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所述第三方管13靠近连接片14的一侧壁设有螺纹通孔131,所述连接片14上对应所述螺纹通孔131位置设有安装孔141,螺丝依次穿过安装孔141和螺纹通孔131将第三方管13安装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11、第二方管12和第三方管13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从而使整体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外观美观且便于拆卸。

所述第一方管11和第二方管12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方管13竖直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11、连接片14和第二方管12组成的横杆组件10与第三方管13呈十字连接状态,结构稳定。

所述连接片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11的端部和第二方管12的端部焊接,使第一方管11、连接片14和第二方管12依次固定的连接,形成横杆组件10。

所述第一方管11、第二方管12和连接片14组成横杆组件10,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10之间设有连接杆15,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10和连接杆15共同形成支撑架1,连接杆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的相对侧焊接,形成四边形的支撑架1,支撑架1可承载抽屉4。

上述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10中的一个横杆组件10上表面设有突出部101,突出部101对置放于支撑架1上的抽屉4起限位作用,具体是与抽屉4的抽拉一侧相反的另一侧起限位作用。

上述的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的支撑架1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2之间,横杆组件10的两端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进行固定,框架的上方设有一呈方形板状结构的顶板3,支撑架1、框架2和顶板3组合形成整体支撑框架,顶板3作为桌面使用并辅助固定整体支撑框架,组成整体支撑框架的杆件材料均为铁,顶板3材料为木材,使整体支撑框架的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第三方管和连接片,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平行且同轴设置,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使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对第三方管起限位作用,第一方管端部、连接片和第二方管端部形成一容纳槽,通过螺丝将连接片与第三方管连接固定在容纳槽内;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均水平设置,第三方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使第一方管、连接片和第二方管组成的横杆组件与第三方管呈十字连接状态,结构稳定;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组件与连接两个横杆组件的连接杆形成支撑架,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呈上下分布的支撑架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之间,框架的上方设有一呈方形板状结构的顶板,支撑架、框架和顶板组合形成一整体支撑框架;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第三方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使整体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外观美观且便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