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自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6369发布日期:2020-06-20 14:5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自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自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设备中,从给料装置到出料分切装置,其间存在着许多转动部件,例如给料装置中的原料卷筒、物料传输过程当中的各种传送辊、印刷过程当中用到的如着墨辊、压印滚筒以及印刷完成后的收卷辊。上述转动部件通常与印刷设备的机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为了减少上述转动部件与承印物之间发生刮擦(如承印物与转动辊之间发生相对的滑动摩擦,将会使得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案或文字产生划痕,影响印刷质量),通常机架上会设置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件自主转动。

为了降低转动部件转动时轴承受到的摩擦力,维护人员需要定期对各个轴承添加润滑剂以减少轴承的磨损以及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对于大规模的印刷制品生产厂商而言,上述印刷设备的数量分庞大,转动部件所对应的轴承数量更是难以计数,若要由维护人员定时逐一对上述转动部件对应的轴承加以润滑维护,显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应用当中,印刷设备轴承需要定时由维护人员加以润滑维护,耗费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轴承自润滑装置,能够自主的向轴承供给润滑剂,减少印刷设备中转动部件转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轴承损耗率的同时,降低人工维护的时间和劳动强度。基于上述轴承自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二在于提出一种印刷设备,其转动部件与机床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上述轴承自润滑装置,能够显著的降低印刷设备的能耗,减少人工维护成本及维护时间,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自润滑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机架轴承边侧位置的壳体以及固定在轴承中转动部件端部的导流件;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壳体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壳体内远离所述轴承一侧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储油腔与轴承之间依次设置有多层海绵,其中,多层海绵孔隙大小沿储油腔至轴承方向逐渐减小,远离所述储油腔的海绵与所述导流件相抵接;

所述导流件包括形状大小与转动部件端部相匹配的圆形板材,所述板材朝向所述海绵一侧面上绕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条导流槽,多条所述导流槽自板材中心延伸至板材边缘且深度逐渐增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润滑油集中放置到上述壳体的储油腔中,而后经过多层海绵逐层渗透到上述导流件处,最终经过导流件经轴承边缘的缝隙导入到轴承内部,实现轴承的润滑,上述装置减少印刷设备中转动部件转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轴承损耗率的同时,降低人工维护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整体呈圆筒状且开口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垂直于壳体表面的环形折边,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折边上的环形磁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述环形磁铁可以方便的将壳体固定在机架上,且便于更换以及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磁铁位于所述环形折边远离机架一侧,所述环形折边朝向机架一侧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壳体中的润滑油从壳体与机架相接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板材配置为吸附于转动部件上的圆形磁性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辊的材料多能够被磁铁吸附,利用磁性片可以十分方便的将上述导流件放置到转动部件的端部。同时,上述导流件与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使得上述导流件能够跟随转动部件转动,进而能够将与其相接触的海绵上的润滑油刮到导流槽中,最终流入到轴承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整体呈钝角三角形,所述导流槽的开口边缘与板材表面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截面呈钝角三角形与海绵相接触,利用钝角三角形长边一侧所在面与海绵接触,由于过渡面十分平滑且面积较大,海绵中的润滑油附在上述导流槽侧壁上,而后逐渐的聚集在导流槽底部,减少导流件对海绵的刮擦,同时减缓润滑油流动到导流槽底部的速度,实现长久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注油孔并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注油孔的密封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壳体中的润滑油耗尽后,可以方便的朝向壳体中添加润滑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储油腔内与壳体同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壳体远离其开口一侧抵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多孔网板;

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多孔网板将多层海绵沿壳体轴向部分推出至壳体开口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海绵轻微的推向导流件,使得海绵与导流件的板材发生接触,有利于将海绵中的润滑油传导到轴承中。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海绵中至少设置有一个挡油片,所述挡油片的形状大小为海绵的1/2,且靠近壳体内侧的边缘与海绵边缘相重合。

在实际应用当中,壳体的轴线呈水平放置,润滑油会因为自身的重力作用聚集在海绵的底部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润滑油沿海绵底部流动,润滑油只能利用相邻两层海绵之间的浸润作用进行传导,减缓润滑油的流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润滑油存储在壳体的储油腔中,利用多层海绵减缓润滑油的流速,并且利用导流件将海绵中的润滑油精确的导入到轴承中,减少印刷设备中转动部件转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轴承损耗率的同时,降低人工维护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承自润滑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轴承自润滑装置沿其轴向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轴承自润滑装置沿其中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导流件;3、储油腔;4、海绵;6、导流槽;7、环形折边;8、环形磁铁;9、环形密封圈;10、注油孔;11、密封盖;12、弹簧;13、多孔网板;14、挡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轴承自润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罩设在机架轴承边侧位置的壳体1以及固定在轴承中转动部件端部的导流件2。

上述壳体1整体呈圆筒状且其开口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环形折边7,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壳体1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件。优选的,为了便于将上述壳体1固定在机架上,上述环形折边7垂直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采用环形磁铁8。上述环形磁铁8沿环形折边7设置且位于上述环形折边7远离所述机架一侧,利用环形磁铁8的吸附力将壳体1固定在机架侧壁上。上述环形磁铁8可以与壳体1固定连接,也可以在将壳体1放置到机架上时临时将环形磁铁8套在环形折边7上。

上述壳体1的开口直径不小于机架上轴承外圈直径大小,使得壳体1能够完全罩住上述轴承侧壁。

如图2所示,壳体1内远离轴承一侧设置有储油腔3,壳体1内位于储油腔3与轴承之间依次设置有多层海绵4,其中,多层海绵4孔隙大小沿储油腔3至轴承方向逐渐减小,远离储油腔3的海绵4与导流件2相抵接。

上述储油腔3用于存储润滑油等流体状润滑剂,利用多层海绵4可以减缓上述润滑油从储油腔3流到轴承处的流动速率。并且,多层设置的海绵4还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避免颗粒状杂质进入到轴承中影响轴承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上开设有注油孔10并连接有用于密封注油孔10的密封盖11。当壳体1中的润滑油耗尽后,可以方便的朝向壳体1中添加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导流件2包括形状大小与转动部件端部相匹配的圆形板材,板材朝向海绵4一侧面上绕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条导流槽6,多条导流槽6自板材中心延伸至板材边缘且深度逐渐增加。

由于上述板材与转动部件,如转动辊的端部相连接,因此上述板材会随着转动部件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海绵4中的润滑油逐渐的刮到导流槽6中。由于导流槽6自板材的中心朝向板材的边缘延伸设置,使得进入到导流槽6中的润滑油最终会流到轴承的侧壁缝隙处,最终进入到轴承内部。

由于上述作为导流件2的板材会发生转动,因此,也能够使得聚集在壳体1底部位置(工作时上述壳体1的轴向呈水平放置,此处底部位置是指壳体1在水平放置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较低的位置)的润滑油在最靠近轴承的一层海绵4中分布均匀。

为了避免壳体1中的润滑油从壳体1与机架相接处流出,环形折边7朝向机架一侧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圈9,上述密封圈可采用软木材料制成。

对于上述导流件2,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件2板材配置为吸附于转动部件上的圆形磁性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部件,如转动辊的材料多能够被磁铁吸附,利用磁性片可以十分方便的将上述导流件2放置到转动部件的端部。同时,上述导流件2与转动部件固定设置,使得上述导流件2能够跟随转动部件转动,进而能够将与其相接触的海绵4上的润滑油刮到导流槽6中,最终流入到轴承中。优化的,为了避免过多的润滑油被刮入到上述导流槽6中,导流槽6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整体呈钝角三角形,导流槽6的开口边缘与板材表面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面。截面呈钝角三角形与海绵4相接触,利用钝角三角形长边一侧所在面与海绵4接触,由于过渡面十分平滑且面积较大,海绵4中的润滑油附在上述导流槽6侧壁上,而后逐渐的聚集在导流槽6底部,减少导流件2对海绵4的刮擦,同时减缓润滑油流动到导流槽6底部的速度,实现长久润滑。位于导流槽6中的润滑油,在板材转动时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上述润滑油不断的导向板材的边缘位置。

优化的,壳体1内部位于储油腔3内与壳体1同轴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与壳体1远离其开口一侧抵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多孔网板13,当弹簧12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多孔网板13将多层海绵4沿壳体1轴向部分推出至壳体1开口外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12的弹力,将海绵4轻微的推向导流件2,使得海绵4与导流件2的板材发生接触,有利于将海绵4中的润滑油传导到轴承中。

在实际应用当中,壳体1的轴线呈水平放置,润滑油会因为自身的重力作用聚集在海绵4的底部位置,为了避免润滑油沿海绵4底部流动,优选的,多层海绵4中至少设置有一个挡油片14,挡油片14的形状大小为海绵4的1/2,且靠近壳体1内侧的边缘与海绵4边缘相重合,上述方案使得润滑油只能利用相邻两层海绵4之间的浸润作用进行传导,减缓润滑油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将润滑油集中放置到上述壳体1的储油腔3中,而后经过多层海绵4逐层渗透到上述导流件2处,最终经过导流件2经轴承边缘的缝隙导入到轴承内部,实现轴承的润滑,上述装置减少印刷设备中转动部件转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轴承损耗率的同时,降低人工维护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