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9588发布日期:2020-12-15 08:1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器专用防尘盖。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的作用是缓冲地面对车辆的振动,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其中,防尘盖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其防止灰尘进入贮油筒内部。减震器在工作的时候,防尘盖上方的缓冲块会向移动抵靠到防尘盖的上方。在实际工况下,减震器在压缩冲程中,由于缓冲块受到的挤压力很大,经常出现缓冲块的下部末端被挤进防尘盖和活塞杆之间的缝隙而造成缓冲块损坏的问题。缓冲块被挤入轴孔内后,缓冲块碎片还容易破坏防尘盖下方的油封,使贮油筒损坏。同时,缓冲块与防尘盖盖顶完全接触,缓冲块与防尘盖之间的空气会会瞬间挤压出去,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3年9月11日,申请号:cn201310108121.3,公告号:cn103291824a)公开了一种涉及减震器的防尘唇,其形成于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来防止异物进入到油封部。上述防尘唇包括从一侧贯穿到另一侧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一端,外周向一侧倾斜而成的楔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沿外周凸出而成的卡挂部,以及在所述楔部与所述卡挂部之间凹陷形成的夹槽。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阻止了缓冲块被挤进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内,但是该防尘盖增设一个防尘唇,使防尘盖的结构变得复杂,防尘盖冲压后,还要与防尘唇装配在一起,制造工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大问题。其一是,现有的一部分防尘盖在使用时缓冲块容易被挤入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使缓冲块和贮油筒损坏的问题。其二是,另一部分防尘盖虽然能防止缓冲块被挤入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但是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的问题。其三是,缓冲块与防尘盖盖顶接触会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避免缓冲块被挤入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而且工作噪音小,结构简单的减震器专用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器专用防尘盖,包括盖顶和盖壁,所述的盖顶和盖壁为整体结构,所述的盖顶上开设有盖顶轴孔,所述盖顶呈向下倾斜的环状凸台结构,所述盖顶的外部还设有通气凹槽。盖顶呈环状凸台结构,盖顶轴孔开设在凸台的上端,凸台的下端与盖壁一体连接,盖顶轴孔四周的盖顶上外表面向外向下倾斜,当缓冲块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相挤压时,缓冲块会由于盖顶的上外表面向外向下倾斜而受到一个向外的分力,从而有效避免缓冲块被挤进减震器专用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内。当缓冲块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相接触时,缓冲块先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上表面相接触,一部分气体被挤处,接着缓冲块再与通气凹槽相接触,挤出剩下的气体,从而避免因为一瞬间将所有气体挤出而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该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结构简单,通过冲压就可以制造出来,不需要其他装配工序,制造工艺简单。

作为优化,所述盖顶轴孔开设在所述盖顶的中心位置,所述通气凹槽以所述盖顶轴孔为中心在周向均布设置。通气凹槽以盖顶轴孔为中心,沿周向均匀设置,可以使缓冲块与防尘盖外表面相接触的时候,盖顶上盖顶轴孔四周的空气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排放,同时也使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造型更加美观。

作为优化,所述盖顶为圆台结构,所述盖壁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盖顶轴孔开设在圆台的上端面上,圆台的上端面形状与盖顶轴孔的形状相同,圆台的下端与盖壁一体连接。现有的大部分贮油筒的造型为类圆柱体结构,但还有小部分贮油筒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防尘盖是与贮油筒相适配,故优化后,直接将防尘盖的结构优选为与类圆柱体结构的贮油筒相适配的形状。

作为优化,所述盖顶的内部设有盖顶散油凹槽,所述盖顶散油凹槽以盖顶轴孔为中心在周向上均匀设置。盖顶的内表面上设置盖顶散油凹槽,并且盖顶散油凹槽以盖顶轴孔为中心在周向上均匀设置,可以方便贮油筒内的油气通过盖顶散油凹槽向四周散发到盖壁处。

作为优化,所述盖壁的内侧设有与盖顶散油凹槽相连通的盖壁散油凹槽。通过与盖顶散油凹槽相连通的盖壁散油凹槽,可以方便油气从盖顶通过盖壁散油凹槽散发出去。避免防尘盖盖壁与贮油筒周向紧密贴合,油气得不到有效散发的问题。

作为优化,所述盖壁的下端设有盖沿,所述盖沿与盖壁为整体结构。防尘盖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防止异物进入贮油筒内,盖设在贮油筒的油封端上,因此业内统称该结构为防尘盖。在生产实践中,贮油筒外部还会设置一个防尘罩,用于减震器的防尘。不设置盖沿,防尘罩与防尘盖固定的时候,防尘罩下端的横截面积较小,防尘罩随着活塞杆运动的时候会极易与活塞杆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噪音。盖壁的下端设置盖沿后,防尘罩下端的横截面积变大,能有效避免减震弹簧盘与活塞杆之间的相互接触,避免产生减震弹簧盘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噪音。同时通过盖沿还能更方便更牢固的固定防尘罩。

作为优化,还包括防尘圈,所述防尘圈位于盖顶轴孔内,防尘圈上开设有与盖顶轴孔同轴线的圈轴孔。圈轴孔与盖顶轴孔同轴线设置。防尘圈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可以在周向上对活塞杆抱紧,更加有效的防止液体和灰尘进入贮油筒内部,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圈轴孔内设有向外延伸的防尘凸部。防尘凸部,相当于是一个从内往外的单向阀门,通过防尘凸部,既可以方便贮油筒内部的油气从内往外散发出来,又能有效防止外部的液体和粉尘进入贮油筒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盖顶呈环状凸台结构,盖顶轴孔开设在凸台的上端面上,凸台的下端与盖壁一体连接,盖顶轴孔四周的盖顶上外表面向外向下倾斜,当缓冲块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相挤压时,缓冲块会由于盖顶的上外表面向外向下倾斜而受到一个向外的分力,从而有效避免缓冲块被挤进减震器专用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内。当缓冲块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相接触时,缓冲块先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上表面相接触,一部分气体被挤处,接着缓冲块再与通气凹槽相接触,挤出剩下的气体,从而避免因为一瞬间将所有气体挤出而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该减震器专用防尘盖不仅能有效避免缓冲块被挤入防尘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并且工作噪音小,结构简单,上述所有结构都为整体结构,结构简单,仅通过冲压工艺就可以制造出来,不需要其特装配工艺。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盖增设防尘唇用以防止缓冲块挤入活塞杆和防尘盖之间的缝隙里,但是需要额外的装配工序。减震器专用防尘盖优化后,通过盖顶散油凹槽和盖壁散油凹槽还能更有效的散发贮油筒内部产生的油气。增设具有防尘凸部的防尘圈后,可以使贮油筒内部的油气散发出去,又能阻止液体和灰尘进入贮油筒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图6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盖顶1;盖顶轴孔11;通气凹槽12;盖顶散油凹槽13;盖壁2;盖壁散油凹槽23;盖沿3;防尘圈4;防尘凸部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器专用防尘盖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5、图7所示,减震器专用防尘盖包括盖顶1、盖壁2、盖沿3和防尘圈4。盖顶1呈圆形环状凸台结构,盖壁2呈空心圆柱体结构,盖壁2一端一体连接盖顶1另一端一体连接盖沿3。盖沿3用于连接防尘罩。盖顶1的上端面中心开设有盖顶轴孔11,盖顶1上盖顶轴孔11外侧的上外表面呈向外向下倾斜,凸台的下端与盖壁2一体连接。盖顶1的上表面向外向下倾斜,当缓冲块作用在减震器专用防尘盖上的时候,会受到一个向外的分力,从而避免缓冲块被挤进减震器专用防尘盖和活塞杆之间的缝隙里。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五条通气凹槽12,上述五条通气凹槽12以盖顶轴孔11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发散设置。现有的防尘盖,当缓冲块和防尘盖相挤压时,由于防尘盖的上表面平整,气体瞬间全部挤出,噪音较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专用防尘盖当缓冲块与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盖顶1相接触的时候,先与盖顶的上表面接触,挤出一部分气体,再与通气凹槽接触,挤出剩下的气体,可有效降低噪音。

如图2、图4、图5、图7所示,减震器专用防尘盖的盖顶1内表面上开设有五条盖顶散油凹槽13,上述的盖顶散油凹槽13以盖顶轴孔11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发散设置。盖壁2上开设有与盖顶散油凹槽13相连通的盖壁散油凹槽23。贮油筒内部的油气可以通过盖顶散油凹槽13和盖壁散油凹槽23快速的散发到外面,可以更有效的散发贮油筒内部产生的油气。

如图3、图6所示,减震器专用防尘盖还设有防尘圈4,防尘圈4紧邻盖顶1的内表面设置,位于盖壁2的内部。防尘圈4上与盖顶轴孔11相对于的位置开设有圈轴孔41,圈轴孔41与盖顶轴孔11同轴线设置。圈轴孔41内设有向外延伸的防尘凸部44,防尘凸部44与活塞杆相配合相当于是一个单向阀门,使贮油筒内部的油气可以散发出去,但是外部的粉尘和液体无法通过防尘凸部44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进入贮油筒内。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